第195頁
貴族們說話都很有水平,列舉出黎地的軍民軍民百姓,還用上了對比手法。
五月的朝歌惠風和暢,黎地百姓卻擠在黎城中,在戎狄圍攻下,瑟瑟發抖。
是朝廷對不住他們啊!
殺了黎侯,又調來姜文煥,他們苦啊!
若不是黎虞深謀遠慮,行堅壁清野之策,黎地百姓必定葬送在戎狄屠刀之下啊!
群臣默不作聲。
紂王有錯,姜文煥有錯,朝臣們也有錯。
良久,商容打著圓場:「黎虞之父雖有過錯,但其本人忠義,不忘忠君愛國之事,行堅壁清野,使軍民免遭戎狄毒手,臣認為,不若將姜郡守調回,重新封黎虞為黎侯……」
大臣們也都誇起黎虞來,如果不是黎虞,以姜文煥的風格,肯定做不到這種地步,戎狄來攻,他姜文煥就是再勇,也無法讓百姓逃出生天,到時候……朝中上下都難辭其咎。
而且重新封黎虞為黎侯,也能緩和些紂王與諸侯貴族們的關係。
設立郡縣本就為諸侯們詬病,一雙雙眼睛都盯著黎地呢!
若是諸侯們趁此發難,紂王必然遭人責難,威信大減。
子受不禁點頭,自己的計劃很成功,姜文煥不錯,黎虞更不錯,如果沒有黎虞,還襯托不出姜文煥這麼坑姐夫。
聞仲冷哼一聲,道:「此事暫時擱置,當務之急,是如何處理入侵的戎狄。」
這時貴族不吭聲了,戎狄才是大麻煩。
放任他們攻城?兩支西戎部族,如果真給他們攻破了怎麼辦?
姜文煥……說實話,朝臣們沒看過封神演義,已經懷疑起姜文煥的能力,除了子受不擔心外,大家都憂心不已。
那派出援軍?
似乎也不太妙,戎狄不善攻城,可他們善野戰,若是在曠野上遭遇援軍,他們一定會放棄攻城,直接攻打援軍。
聞仲道:「為今之計,唯有讓黎地附近諸侯分多路出兵,若是戎狄久攻不下,定會四下劫掠,到時候附近諸侯所屬,也無法倖免,他們必然願意出兵相阻。」
楊任愁緒如麻:「只靠諸侯?朝廷無法支援嗎?」
魯雄搖頭:「朝廷並非是不想支援,可實在不便,確實只能靠附近諸侯了……」
紂王本就因執意任用姜文煥而遭到非議,如果朝歌不出兵支援,而是依靠諸侯,非議之聲就會更大,黎地軍民也會對紂王更加不信任。
可沒辦法啊!
子受嘆了口氣道:「這次卻是朕失算了,好在姜文煥武藝不俗,朕雖不敢說他能打敗戎狄,可至少也能守下城池,最起碼到了最後的關頭,他絕不會退縮。」
姜文煥……
群臣面面相覷。
紂王咋還相信姜文煥啊?
難道真是姜皇后吹了枕邊風?
人人都可以想像到接下來的局面,戎狄會想盡辦法攻城,而朝歌作壁上觀,諸侯就算出兵,這場守城戰,也不一定討得好。
西戎各部族可不是土方、于越這種部族,一點都不好惹。
畢竟他們半耕半牧,與西邊諸侯也有來往,絕不只是擅長野戰。
而且姜文煥一套操作,不僅黎城軍民之心盡失,又因城池被圍,更容易使得軍心浮動,幸好還有黎虞,黎侯一脈素有威望,又有堅壁清野之策收攏人心,倒不至於意志崩潰。
城,的確可守,可就算守下來了,多半也和姜文煥沒關係,姜文煥也只能灰溜溜跑回朝歌,說不定朝歌也沒有容身之處,只能再跑回東伯侯府中。
甚至還會牽連著陛下挨罵。
人群中的崇侯虎,更擔心諸侯的問題,他就是諸侯,很清楚諸侯的想法。
姜文煥無能不要緊,這次恐怕還要拖累紂王受人攻訐,本來因為平定東夷、百越叛亂,而不敢鬧騰的諸侯們,只怕又要動小心思了。
子受將群臣臉上的難色盡收眼底,這次昏庸值多半成了。
果然還是用諸侯提供昏庸值更靠得住啊!
「既然已有決策,傳朕命令,遣快馬命黎地附近諸侯出兵,勢必將戎狄驅逐出我大商之境!」
快馬得了命令,連夜往趕,可跑著跑著,原路返回了。
……
第156章 捷報捷報~
黎地距離朝歌,只有一條路,還是黎侯今年朝賀時整平的。
往年賀禮都是些輕便之物,一年也就一次,路況怎麼樣,倒也無所謂,所以沒人修整,跑到哪兒是哪兒。
可今年改成了花石綱,紂王還特別挑剔,為防不滿,諸侯們都是一車車拉石頭。
石頭比奇珍異寶大得多,需要的車輛多,對路況要求更高。
又因為特別重,走得慢,這年頭郊外野獸多,容易遇上危險,所以很多諸侯都是走出領地後,與其他諸侯的車隊匯合,再一條路走到朝歌。
這一切都成了伯夷修路的基礎,諸侯把路線都給劃定好了,還進行了初步修繕,太方便了!
朝歌的傳令兵就是從黎地來的,與戰事結束之後的黎地傳令兵相熟,又正好走在一條路上,兩者沿著路走了一半,碰巧碰上了。
「捷報!捷報!」倆傳令兵氣喘吁吁回到朝歌,沿途大喊:「黎郡大捷,戎狄大敗!黎郡大捷!」
黎郡的事,因為尤渾不斷散布消息,朝歌百姓早有耳聞。
不是戰事嚴峻嗎?怎麼大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