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沈釉摸了摸下巴:「你要大辦的話我還能蹭你個場地占個便宜……」孔均收了不少徒弟,最近沈釉這裡也來了村長介紹的孩子們當學徒,沈釉就打算把嚴掌柜之前介紹的兩個學徒嚴堅成和盧志給轉正了,正式收為徒弟。
這兩個孩子自打過來就勤勤懇懇的,看得出都是老實人,值得信任。
——其實最得沈釉真傳的還是碾子,可惜他和孔均有著師徒名分,沈釉也不好再收他為徒了。
想了想,沈釉還是打算給碾子開個後門:「雖說碾子在說書這一道是沒什麼天賦了,但還是要給他一個名分,這次就一起拜你為師吧。」
反正說來說去,都是他沈釉的門人。
孔均剛剛獲得了一點要當人師父的喜悅,又不得不接受多了兩個師弟的事實。好在沈釉一直強調,門派不同各算各的,心裡才舒服了一些。
不過說到門派……孔均精神一震,向沈釉發出建議:「師父,我覺得咱們也得起個響亮的門派名稱了!」
這年頭的說書人和廚子本來就有派系之分,比如張樹葉的師父李書王,因為名氣大了,門下弟子都稱為「李派」傳人,此外如今還享有盛名的還有「梁派」梁麻子和「馬派」馬老饞,都是表演風格較為鮮明的著名說書人。
按理說他們這一派最出名的是孔均,也該起個「孔派」,可孔均太知道自己的斤兩了,沒有他師父的指點與教導,他什麼都不是!因此眼巴巴的看著沈釉,希望能成為「沈派」傳人。
沈釉對這麼彎彎繞繞倒沒那麼清楚,還以為是像DYS那樣起一個社團、班子的名稱。就算他清楚了,也沒臉把自己的姓掛在上頭,畢竟這些也不是他原創的,都是摘取了巨人肩膀上的果實,真論起來他理論大於實踐,真要battle可能還不如日益精進的孔均。
沈釉——從乾鍋記就可以看出是個起名廢——絞盡腦汁,最後決定還是賦予這個門派真正意義上的祖師爺名字吧:「不如就叫『戲劇學院派』吧。」
感謝老師,感謝相聲愛好者台詞課老師,沒有你們的教導,也沒有我今天的成就。
孔均:「…………??」
啥玩意?
學院不難理解,如今很多書院也被稱作學院,可以理解為師學習本領之意。戲劇又是個啥?
沈釉這才想起來,這個時代戲曲還沒有成系統呢。宋代才首次出現「戲曲」的概念,不過那時的戲可不像京劇、評劇、豫劇等那麼成熟,而是「南戲」、「雜劇」,又被稱作雜戲。
直到明清時期地方戲曲和京劇才較為成熟,後達到空前繁榮。
但這話跟孔均一時半會兒也解釋不清,沈釉便道:「戲劇就是多種藝術形式混雜,我腦海中還有許多想法,不止拘泥於說書。」
說到藝術,孔均就興奮了,雖然這個名字古里古怪又那麼長,但既然是師父取的一定有他的道理!
但是!!
做菜那個派系絕不可以比自己的派系名字好聽!孔均嫉妒的想。
沈·起名廢·釉再次陷入沉思。藝術相關派系可以叫戲劇學院派,廚藝總不能叫新東方派或者藍翔派吧……
而菜系派別一般是以地方為冠名的,比如魯菜、川菜……沈釉因為個人口味喜好,做川菜湘菜比較拿手,但雖然這個時代還沒出現這兩種菜系,沈釉這個常坪城人也不好擅自起那麼遠的名字啊?
孔均還在一旁煽風點火:「不如叫辣菜吧。師父是我見過的把辣味和茱萸運用得最妙的人了,這特色獨一無二!」
從碾子、穗子、穀子……等人的名字也看得出,孔均在起名方面也是沒什麼天賦的。
但沈釉居然還認真思考了:想起村長幫他種下的辣椒,等收穫了豈不更是獨家一份?把特色直接放在名字上,一目了然,多好!
雖然好像有點怪怪的……
但沈釉並沒有多想,也懶得再動腦子,隨便就採納了孔均的主意:「那就叫辣菜吧。」不然他可能圖省事直接叫乾鍋派……
於是在嚴堅成和盧志不在場的情況下,他們派系的名字就這樣被定下來了。
沈釉直到晚上窩在林景珩懷裡進入賢者時間,才忽然靈光一閃:辣菜不是網上慣用的拉踩諧音嗎?作為一個藝人居然沒想起來,真是穿書太久偶像失格!
沈釉憂傷的想,從這個名字上,就感覺到了這個派系將來會掀起血雨腥風了呢……
作者有話要說:
之前調整大綱停更了幾天,非常抱歉!我會勤奮的補上來的!
希望我再也不要寫著寫著就脫綱了……TAT
第37章 拜師
孔均對此事上心非常, 回去就請人算了個黃道吉日,決定就在乾鍋記舉行拜師儀式。又請了不少城裡有名望、有地位的體面人來做見證——他現在時常去府中給女眷說書,在街上也有些名氣, 算是能和本地鄉紳說得上話了,大部分人都願意給他這個面子, 就是自己不去, 也會派管家送上一份賀禮。
其中也包括了上一次見證他拜師的嚴掌柜,還有孫師爺等人, 唯獨沒有按照說書人的規矩,給本地說書人發邀請,給徒弟們弄個什麼「保師」、「引師」。
畢竟梁子早就結下了,沈釉教導得表演方式又自成一派,不需要和同行探討交流, 孔均也是硬脾氣,不稀罕和他們示好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