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51頁

    五人這才發現草稿上整整齊齊的羅列著解法,一題歸一題,中間還特別貼心的空出一部分以給人區分開來。

    五人心中感動,連忙拱手行禮道:“多謝黎先生。”

    黎寶璐微微點頭,收拾了東西離開。

    求知廊里還有其他先生在為學生解答疑問,看到黎寶璐皆微微一點頭便又繼續埋頭難題之中,或指點學生,或與學生討論。

    黎寶璐直接走到男院那邊的辦公室,問到顧景雲還未來書院不由微微蹙眉,不是說大朝會一結束就來書院嗎,怎麼還沒來?

    因為大朝會還沒結束啊。

    此時太和殿裡,朝臣們已經換了一種狀態,大家已經不站著了,而是乾脆的席地而坐,前面擺著矮桌,倆人一桌的吃午飯。

    已近未正(14點),他們卻才開始吃午飯,但就算腹中飢餓也沒能堵住他們的嘴,而是一邊吃一邊跟持反對意見的同僚吵架,有兩個差點抄起自己的飯碗砸過去。

    還是皇帝見狀不對,在龍椅上輕咳一聲道:“民生艱難,國庫空虛,殿內損毀的東西朕只怕都湊不齊了。”

    於是兩個差點拿自個飯碗互砸的官員立即乖乖的收回手,該為繼續打嘴仗。  

    顧景雲淡定的在一片口水中捧了一碗湯喝,這是內侍剛把湯送上來時他眼疾手快趁著還未被眾人的口水污染時搶到的一碗,剩下的在大家邊吃邊打嘴仗時便放棄了。

    太子在台階上看得著急,這大朝會都開了一上午了,還一點結論也沒有,先生他怎麼能只喝湯不吃東西呢?

    之前還覺得他的潔癖沒什麼,反正他們這樣的人家這一點小小的潔癖並不難滿足,可現在再看太子卻覺得這潔癖果然是病。

    顧景雲在一片口水中後退,直找了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才重新坐下,然後掏出荷包,將裡面藏的點心吃了,然後就靠在柱子上看大家打嘴仗。

    其實勝負已經出現傾向,內閣權勢是大,但六部人多,加上御史台有半數的人在幫腔,又有皇帝作為後盾,所以內閣即便拉攏了不少人依然呈現了敗勢。

    顧景雲對此很滿意,嘴角微微一勾,除了最開始出來據理力爭外他便不再開口了。

    彭丹正坐在顧景雲的斜對面,他一抬頭就看到了顧景雲臉上的微笑,瞬時氣得肝都疼了。

    他都不明白顧景云為何要這麼做,這件事雖然是皇帝提出來的,但從今日他突然出現在大朝會上,且上午在朝堂上的那一番舌戰群儒來看,此事就是他主導的。  

    更讓彭丹憋屈的是內閣中也並不統一,秦信芳和歐陽竟然都贊同此事,而六部中本屬於他的人也被顧景雲說動,反過來站在了他的對立面。

    彭丹還能維持現在沉著的表情已經是忍功了得了。

    ☆、493.第493章 放權

    坐在龍椅上的皇帝見大家都吃得差不多了便放下筷子,沒吃飽的群臣也不敢再吃,連忙停箸看向上首。

    太子一揮手當即有內侍上前將矮桌和飯食都撤下,群臣正要站起,皇帝便壓了壓手道:“諸卿坐著吧。”

    大家占了半天早累得不要不要的,聞言立即躬身道謝,“謝陛下。”

    這一次大朝會開得太久,皇帝也很累了,他掃視了全場一眼,嘆息道:“朕在潛邸四十餘年,自成年後出宮開府,凡臣下結黨懷奸,貪污受賄,夤緣請託,欺罔蒙蔽,陽奉陰違,假公濟私,面從背非,種種惡劣之習,皆朕所深知灼見。故朕欲澄清吏治,又安民生,兩年來殫精竭力,於公私毀譽之間,分別極其明晰,曉諭不憚煩勞,務期振數十年之頹風,以端治化之本。志願雖宏,但朕身體之差並不能支撐。”

    皇帝低頭看著眾卿,起身走下龍椅,扶著太子走到階前,伸手問道:“朕危矣,諸卿可願助朕?”  

    群臣立即轉身面向皇帝跪下,俯身道:“臣等願為陛下效勞,死而後已!”

    皇帝緊緊地扶住太子的手,透過大門看著殿外蔚藍的天空道:“朕提議權下六部,加強監察並非是為了君王偷閒享樂,而是為了更好的治理大楚,諸卿的憂慮朕知道,若後人懶怠,諸卿皆有上書彈劾帝王之權,只要有理有據,爾當聽著。”

    最後一句話卻是對太子說的。

    太子跪在皇帝腳邊,恭聲道:“兒臣遵旨,請父皇下諭警告後人。”

    皇帝聞言微微點頭,偏頭看向史官。

    史官連忙跪下道:“臣已記載,退朝後便可頒下諭旨。”

    “朕的身體欠安,變革之事便全權交由太子,出此外,但凡國事須得先經過太子,太子不決之事再呈報給朕,彭卿,秦卿,由你二人領著內閣及六部協助太子。”

    彭丹再不願變革,此時也不得不咬牙低頭應下,“臣等遵旨。”

    殿下跪著的朝臣聞言有人歡喜有人悲,但還是歡喜的偏多,剛才大家雖然吵鬧不休,但其實主張變革之人已占了大半,而皇帝剛才更是明確表態要變革。  

    反對的人也找不出什麼好理由了,顧景雲說了,現在的變革不如說是規範各部權責,按制恢復。

    畢竟現在被內閣占去的許多職權本就屬於六部,只不過百年來潛移默化之下大家已經習慣向內閣稟報而已,

    而皇帝也說了,他身體不好,太累了,不能再批閱那麼多的奏章,過問那麼多的國事,所以需要下放一定權柄,只處理一些重大國事,難道他們還能硬逼著皇帝拖著病體處理國事嗎?

    交給內閣五位閣老?

    這話誰敢說?

    那這天下到底是皇帝的還是內閣的?

    要知道內閣是皇帝智囊團的存在,本意是在皇帝處理國事時有不決,不懂之處可詢問內閣,最初內閣是沒有決斷的權利的。那些奏章本來應該是由皇帝自己批覆的。

    但內閣發展到現在,他們不僅可以篩選奏章呈遞上去,還可以批覆一些奏章。先帝時,內閣更是可以在國家大事上夾紙以批覆,只需交由陛下再看一眼便可按照內閣的意見批覆下發,相當於內閣可以代替皇帝發言,所以內閣權勢很大,黨爭同樣也很嚴重。

    先帝在位時奪嫡之爭愈演愈烈,內閣也四分五裂,彭丹是當今,當時太子的人,而其他三位內閣除了禮部尚書歐陽中立外,其餘兩位則是四皇子的人。  

    黨爭到最後已經沒有所謂的正義,法律,君臣禮儀,而完全是對方贊成的我便反對,對方反對的我便贊成,完全不顧百姓的爭權奪利。

    皇帝沒想過裁撤內閣,但他的確很厭惡黨爭,所以才將吏治放第一位,他溫和慣了,想的是徐徐圖之,所以登基兩年來他沒有大刀闊斧的改革,也沒有找四皇子一系的人算帳。

    但他時間不多了,自個的兒子自個了解,太子比他更厭惡黨爭,而且因為性格和年齡擺在那裡,太子行事手段肯定會比他更為激烈。

    顧景雲的提議既能讓他從繁忙的政事中解放出來,也能趁機整頓吏治,還可以藉此鍛鍊太子,讓政權平穩的朝他過渡。

    所以皇帝在猶豫了兩天,又詢問過太后後果斷的在大朝會上丟下了這個炸彈,他要把政權全部交給太子,由其監國,自己就退居幕後養病了。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51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