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19頁

    宋稻花解釋道,“這尊像,就是聖上啊!”

    “現在很多人都在家裡供奉聖上,保佑糧食豐收、保佑子孫讀書中舉、保佑女兒能找到一個好的上門女婿……”

    宋山竹:!!!

    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

    女皇知道自己被賦予了這個功能嘛!

    宋山竹心中想到,這雖然不是什麼傳統的宗教,供奉的也不是什麼傳統的神仙……但怎麼也不能被算進邪教吧?

    .

    在高產的、種植周期也不算很長的土豆、紅薯和玉米的襯托下,宋稻花格外嫌棄西紅柿。

    一開始宋稻花也不喜歡辣椒,但是在辣椒長成之後,宋稻花吃了幾次宋山竹炒的酸辣土豆絲之後,再也不嫌棄辣椒了。

    宋稻花和宋小荷都不太能吃辣,宋山竹炒得微辣,兩人都吃得滿頭大汗,嘴唇發紅,但是不能吃辣偏偏還很愛吃辣,一邊擦著臉上的汗一邊吃。

    因此,宋稻花如今唯一不喜歡的,只有院子裡的西紅柿了。

    “不就是一顆顆的小果子嗎?怎麼長得這麼慢?這都種下多長時間了,怎麼還是青青黃黃的,都不見紅。”

    宋稻花從書中的內容,知道西紅柿變紅之後,才是真的成熟了。

    又過了小半個月,院子門口種的西紅柿終於開始變紅了,一株株西紅柿,像是掛滿了紅色的小燈籠一樣,長得分外喜人。

    宋家三個人每天進進出出的時候,院子門打開,附近的鄰居和路過的行人,經常能看到院子門口種著的西紅柿。

    西紅柿還沒紅的時候,沒人注意,但等到西紅柿紅了之後,宋家的門開始頻頻被敲響。

    附近的鄰居和宋稻花根本不認識的陌生面孔,都端著花盆而來,“你們家的這個紅果子,可以賣給我一株嗎?我家老太太要過壽了,這個紅彤彤的真喜慶,我送一盆給老太太。”

    “能賣給我兩棵嗎?我想在堂屋裡擺一對兒,一左一右,這樣紅彤彤的果子,用白瓷花盆種上,一定好看,和冬天裡白瓷瓶插紅梅差不多。”

    宋山竹:……她覺得差很多。

    來宋家想要買西紅柿的人很多,但大家都是端著花盆來的,都想要一株一株的買,買回家當做裝飾,當做擺設,沒有一個人是想論斤買來吃的!

    宋山竹一開始還對來買西紅柿的人介紹,說這個是可以吃的,既能當蔬菜,可以炒蛋、可以做湯,也能當水果,洗乾淨直接吃,或者切開之後撒上白糖吃,味道都很好。

    但即使宋山竹詳細地解釋了,很多人也依舊有所顧忌,“這麼紅……不會有毒吧?”

    “顏色這麼鮮艷,能吃嗎?你看那些毒蘑菇,越是鮮艷越是毒性大!吃了會死人的!”①

    “這麼好看的果子,幹嘛非要吃了呢?紅果配綠葉,多好看啊,吃了多可惜。誰家還缺一口菜吃了?”

    宋山竹:……她和古代人對西紅柿的定位,似乎有很大的差別。

    宋山竹十分費解地詢問宋稻花和宋小荷,“西紅柿很好看嗎?”

    原本十分嫌棄西紅柿的宋稻花,態度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好看啊!”

    “那麼多人都一株株地買回去,長輩做壽買兩株,兒子娶媳婦買兩株,堂屋擺著好看買兩株……大家都覺得好看啊,紅果配綠葉,一顆顆果子圓滾滾沉甸甸,多吉利多喜慶啊!”

    宋山竹:……宋稻花根本是因為西紅柿能賣出價錢,才覺得西紅柿好看的吧。

    不過很快,隨著院子門口的西紅柿一株株地賣出去,地里剩下的西紅柿越來越少,西紅柿賣出的價格也越來越高。

    到了最後,一株西紅柿,竟然賣出了兩隻老母雞的價錢!

    宋山竹頓時不執著於向大家推銷西紅柿的美味了,什麼酸酸的、甜甜的、汁水充沛、酸中帶甜的味道,宋山竹再也不提了!

    西紅柿嘛……大家願意吃就吃,願意擺在屋裡欣賞就擺在屋裡欣賞嘛……

    用來欣賞的東西,現在竟然比用來吃的東西更能賣出價錢!

    宋山竹有些感慨地想到,說明現在很多家庭的小日子,過得非常不錯嘛!

    宋稻花現在開始後悔,沒有在自家的院子裡多種一些西紅柿了。她哪裡知道西紅柿雖然不是糧食不能扛餓,但是能賣出高價啊!

    賣西紅柿的錢,能買多少糧食啊!

    別說糧食了,都能再養一群小母雞和一隻小公雞了。

    宋稻花在堂屋裡供奉的聖上的神像下面,除了供奉玉米、紅薯和土豆,又摘了一顆西紅柿放在一起,供奉的同時還默默念叨,“聖上保佑我們家的西紅柿年年能種好,年年都能賣出好價錢……”

    宋山竹:……不知道聖上會不會每天打噴嚏。

    .

    當初種西紅柿的時候,家裡誰也沒有想到,西紅柿竟然是最能賣出價錢的。

    宋稻花用賣西紅柿的錢,真的為家裡添了一群小母雞和一隻小公雞,還讓放假回家的宋承信搭了一個豬圈,養了一隻小豬仔。

    家裡幾人更沒有想到的是,宋家竟然因為西紅柿而出名了,第一次在別人家見到像盆栽一樣擺著的西紅柿的人,都會好奇地問上一句,“這是什麼?從哪裡來的?”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1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