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5頁

    一名著玄色深衣,頭戴葛巾,年約二十許的青年立在屏風前,端正行晚輩禮。

    青年身姿瀟灑,面容俊美。眉飛入鬢,猶如墨染;朗目有神,仿如燦星。言行舉止醞藉風流,恰如玉樹臨風。

    “家君同使君親厚,玄得使君擢用,素日多有教導,感懷在心。今特前來拜會,行晚輩之儀。”

    桓容行到門外,聲音恰好入耳。

    隔著門扉,僅能見到青年挺拔背影。走進室內,同青年正面見禮,桓容猛然間明白,為何世人均稱“謝家郎君舉世無雙”。

    這樣的身材長相,又是才高八斗,更能統兵千萬,到底是生來打擊人還是打擊人?由此及彼,想到謝玄的幾個堂兄弟,以及那位神人謝安,桓容頓感頭大如斗。

    東晉是門閥士族發展的頂峰,“王與司馬共天下”絕不只停留在表面。

    陳郡謝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此時無不人才濟濟,堪稱高富帥集中營,單拎一個出來都是秒殺級別。

    王、謝擰成一股繩,聯合擁立皇室的士族外戚,專為和桓大司馬掰腕子打擂台。即便如此,表面上仍落於下風。

    想到這裡,桓容不得不心生敬畏。

    桓大司馬當真是英雄!

    第五章 吃虧

    謝玄同桓容曾有一面之緣。

    桓容在會稽郡求學,曾拜訪過汝南周氏大儒。當時謝玄也在,只是未同桓容當面,故而桓容並不記得。

    兩人見禮之後,謝玄提及此行主要目的。

    “後日上巳節,請禕弟往青溪一聚。如容弟康愈,亦請同行。”

    桓容沒有馬上點頭,而是轉向屏風後,徵求南康公主意見。

    南康公主有些猶豫。

    往年上巳節,桓氏郎君曾經受邀。

    世子桓熙才具不高,於曲水流觴時做不出詩,字也拿不出手,被人當面背後嘲笑,隔年再不肯前往。即便受邀也會找藉口推卻。寧肯跟著桓大司馬駐軍,也不肯再和建康這些高門子弟打交道。

    桓濟和桓歆倒是好些,但同王、謝等高姓仍有相當差距。

    三人腹中好歹有些文墨,尚且如此。以桓禕的才智,連陪襯都牽強。

    此番謝玄主動上門邀請,以桓溫和謝奕當年的交情,實在不好當面拒絕。只不過,地點不是城外名山,而是改在青溪,實在值得推敲。

    隔著立屏風,南康公主陷入了沉思。

    不能怪南康公主多想。

    謝奕、謝安曾在桓溫帳下任職,謝奕更同桓溫親厚,兩家的關係尚算和睦。但在謝安為弟奔喪,期滿改任吳興太守,由此被徵召入朝,一路高升之後,兩家的關係再不復往日。

    桓溫上表辭錄尚書事,貌似主動放權,實則留有後手。

    桓大司馬移鎮姑孰,桓豁和桓沖卻取代兄長,分別掌管荊、江二州。長江上游重郡和險要之地仍握在桓家手裡,在朝中的權柄更勝往昔。

    說白了,換湯不換藥。

    桓大司馬跺跺腳,東晉朝廷都要抖三抖。

    為兒孫前程,殷康欲同桓氏結親。可惜被意外破壞,只能通過郗超求到桓溫面前,希望能削減南康公主的火氣。

    庾氏同桓氏多年對立,庾皇后不頂用,說不動太后出面。娶了桓氏女的庾友一支,又同庾希向來不和,根本不願幫忙。庾希想要擺脫困境,求到謝氏和王氏跟前,貌似也合情合理。

    南康公主是晉明帝的長女,經明帝、成帝、康帝、穆帝、哀帝,直至今上六朝,父親、兄弟、侄子都是皇帝,見多宮廷鬥爭,陰謀詭計,魑魅魍魎。

    整個東晉之內,除了褚太后,她是對政治最敏感的女人。

    謝玄話剛出口,背後的意思就被猜中。

    邀請桓禕是真,臨時起意邀請桓容也是真。究其根本,怕是要藉機緩和幾家關係。只要桓禕和桓容不追究,肯在南康公主面前說幾句好話,庾家的困境可解三四分。

    何況,南康公主的生母同出庾氏,即便早年因事決裂,誓言再不往來,更視庾希父子為仇,這樣的台階送到面前,多少也會考慮幾分。

    來之前,謝玄曾與叔父長談。

    以謝氏郎君的性格,實在看不上庾攸之,但又不能置之不理。

    “桓元子早有除庾氏之心。”

    庾氏是外戚代表,早年也曾手握重權,同桓溫分庭抗禮。

    庾希至今仍握徐、兗二州,庾邈更是會稽王參軍,鐵桿的擁護晉室。僅是南康公主出氣也就罷了,如果桓溫趁機動作,以此事為切入口,牽連怕會不小。

    “鮮卑太宰有疾,幼主在位,臣屬心思各異,慕容氏內部必將生亂。”

    “氐人出了雄主,遠勝之前昏君。”

    “如苻堅發兵犯燕,我朝可安穩數年。若朝廷內部生亂,怕會立即引來禍患。”

    故而,庾氏需要保住,至少現在不能出差錯。

    如此一來,明明看庾攸之不順眼,謝玄也不得不將事情攬下。

    國將生亂,家何存焉?

    讓謝安叔侄沒想到的是,桓溫同樣盯著北邊,暫時沒有動手的打算。在郗超幫殷康說項時,親筆寫就書信一封,不只提到殷氏,順帶連庾氏也提了兩句。

    南康公主接到書信,沒有當場發怒算是奇蹟。

    如今謝玄當面,思量個中因由,腦中接連閃過數個念頭,最後定下心來,乾脆順水推舟。

    甭管那老奴打什麼主意,也無論謝氏有何計較,庾攸之她絕對不饒!背後暗算的兩個妾生子,休想不付半點代價就平安脫身!但在現下,哪怕看在謝奕的面上,她也不會為難謝玄。

    念及早年,不是那位狂司馬四處拉人飲酒,逼得桓大司馬往她屋裡躲,都未必會有桓容。

    再者說,謝玄親自上門,也是表明態度。上巳節日,謝家郎君定會看顧,不致出現差池。

    再三考量之後,南康公主在屏風後點頭。

    上巳節日,桓禕可往青溪。

    桓容則要看情況,傷情沒有反覆便可出門。但也明言,如果身體不適,不許在外久留,務必儘早歸來。

    “謝阿母。”

    桓容心喜。

    穿來一個月,走出房門的次數屈指可數。能離開府門,看一看建康城,當真是不容易。

    事情辦妥,謝玄起身告辭。

    桓容跟著起身。

    兩人對面而立,桓容發現自己僅到對方下巴,不由得暗地磨牙。

    這樣的差距著實令人心酸。

    桓容主動相送,言談之間,謝玄知其性情,不禁笑意暢然。

    兩人走過廊下,同樣是深衣廣袖,俊彥無雙,引得婢僕爭相駐足,無不臉紅耳熱。

    “上巳節當日,我在烏衣巷口候賢弟。”謝玄側身說道。笑容灑落,俊逸卻不凌厲,只讓人覺得舒服。

    桓容鄭重謝過,目送謝玄離去,心下頗有感觸。其他人無法評論,但南康公主、李夫人和謝玄,果真是名不虛傳。

    謝玄離開不久,南康公主終於“紆尊降貴”,請殷夫人和諸女郎至東客室。

    地屏風撤去,殷夫人行臣禮,七名女郎隨殷夫人福身。

    南康公主面如冰霜,同之前判若兩人。勉強還禮,請殷夫人起身,對殷氏女郎則視而不見,任由她們晾在當場,既尷尬又委屈。

    “阿姊,”李夫人跪坐在南康公主身側,手捧一杯湯茶,送至公主面前,柔聲道,“小娘子嬌弱。”

    “嬌弱?”南康公主冷哼一聲,“去做比丘尼,定就不嬌弱了。”

    殷夫人垂眸,掩去一絲怒色。

    如此放下身段,且有桓大司馬書信,南康公主竟還不依不饒?

    殷氏女郎們面色煞白。

    如果公主咬住不放,自己真要去做尼姑不成?

    “罷。”震懾目的達到,南康公主接過湯茶,許殷氏女郎起身。

    小娘子們咬住嘴唇,不肯讓淚珠滾落,齊聲應諾,跪坐到殷夫人之下。

    桓容提心上巳節,本想和南康公主說話,不料被婢僕攔住,言是有外姓女眷,公主特地吩咐,不許郎君入內。

    “殷家人?”

    “回郎君,正是。”

    桓容眼珠子轉轉,到底沒架住好奇心,從窗口望了一眼。

    殷氏六娘恰好側首,見窗旁有俊俏郎君一閃而過,委屈立時化作怒氣,咬牙暗道:縱然權傾朝野,兵家子依舊是兵家子,不守規矩,粗野不堪!

    滿足過好奇心,桓容沒有多留,轉身離開。

    行經途中,好奇詢問桓禕身在何處。謝玄來訪,主要請的又是桓禕,後者不該不露面。

    “四郎君早在半個時辰前離府。”

    “阿兄出去了?”

    桓容驚訝挑眉。算一算時間,是和自己分開後就走了?

    “可說去了哪裡?”

    “回郎君,奴不知。”

    婢僕搖頭,顯然不肯多說。

    桓容心下存疑,正要再問,被迎面走來的阿楠打斷。

    桓容被公主喚走後,阿谷對小童耳提面命,直言不能伺候好郎君,將另有人取而代之。

    小童驚嚇不小,唯恐被從桓容身邊攆走,自此下定決心,對郎君寸步不離,睡覺也要留在床腳。

    如此一來,阿谷滿意了,桓容研究玉珠的計劃被迫延後,平添不少麻煩。

    “郎君。”

    阿楠走到近前,恭聲請桓容回房休息。

    看著小童忐忑的樣子,桓容陡生罪惡感。

    “這就回去。”

    桓容折返內室,無奈的上榻休息。被他惦記的桓禕,此刻已離開烏衣巷,正駕車穿過青溪里,停在庾家門前。

    駕車的僕從收起鞭子,躍下車板。

    桓禕沒有下車,令僕從上前叫門,自報桓氏。得知庾攸之閉門不見客,乾脆站在車板上,高聲道:“庾攸之,我要同你講理!”

    別看桓禕天性愚鈍,既不能文也不能武,嗓門卻是異於常人。刻意揚聲之下,半條街都被驚動。

    庾攸之得信,氣得砸了漆盤,推開侍坐的美婢,提劍就要殺出。

    “誰也休想攔我,我定要教訓這痴子!”

    關在家中數日,被伯父壓著看書寫字,庾攸之早不耐煩。得知桓禕找上門,鬱悶和怒氣一股腦發作,恨不能將他一劈兩半。

    堂堂庾氏,竟被一個痴子欺辱至此?!

    不料想,剛剛走出房門,就被兩名健仆攔下。

    “郎君,郎主有令,不許您外出。”

    “讓開!”

    庾攸之剛服過寒食散,渾身燥熱。怒氣不得發泄,雙眼赤紅,當即暴怒。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