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68頁

    自己手下騎兵有數,父王不可能派出援軍。鏖戰時間越長,對他越是不利。

    大王子固然愛聽好話,又有些剛愎自用,終歸沒有笨到極點,對危險總能有點預期。這種情況下,他已經生出退意,回復使者,打算按照吐谷渾王的意思,儘速同漢兵休戰。

    問題是,他想休戰就能休戰?

    到別人家裡跑馬,順便殺人放火、搶劫財物,如今說句不想打,就想拍拍屁股走人?世上沒有這麼便宜的事!

    賠償?

    照樣不行!

    吐谷渾王知曉事情無法善了,給大王子下令的同時,派人給桓漢遞送國書,主動放下身段,頗有求和之意。

    看到這份國書,桓容冷笑一聲,直接丟到一邊,連回信都懶得寫。

    謝安和王彪之非但沒有勸說,反而一起表示:陛下做得對,就該這麼幹!

    兩人之前勸阻桓容親征,不代表反對同吐谷渾的戰爭。

    事實正相反,對於桓石秀以牙還牙、針鋒相對之舉,兩人舉雙手贊成。

    隨駕的士族郎君求戰心切,知曉吐谷渾王遞送國書,有主動求和之意,難免心中焦急,唯恐天子點頭,失去征戰沙場的機會。

    好在桓容壓根不理對方請求,堅持之前的決定,御駕親征,打到吐谷渾丟盔棄甲、徹底沒脾氣為止!

    太元元年八月,御駕抵達漢中。

    梁州刺使率兵備邊,出征吐谷渾,州治所官員大半隨行,留下兩三人處理州政,遇不決之事遞送汶山,交刺使當面。

    御駕抵達時,城內百姓正籌集軍糧,路邊皆是堆滿的大車。

    戰鬥持續將近三月,朝廷軍餉尚未送到,大軍所需的糧餉全出自府庫。

    州內糧庫將要見底,恐不能支應,百姓聞訊,開始自發籌糧。城內的豪強紛紛解囊,糧商也不吝嗇,第一批籌集的軍糧,足夠大軍支撐到十月。

    一車車的糧食布匹送到州治所,職吏和散吏正忙著清點,造冊後遣人送去前方戰場。

    桓容的隊伍沒有進城,僅派人通知城內。

    知曉御駕經過,治所官員頓時眼前一亮,顧不得其他,立即上馬飛馳出城。

    留守的官員請見天子,一為告罪,言御駕至漢中,身為臣子未能恭迎,實是不該;二來,就為城內籌集的糧餉。

    “數月鏖戰,漢中青壯多被徵召,御北的將兵和壯丁不能輕易調動,如無他法,只能以婦人和老人送糧。”

    職吏言辭懇切,聲音沙啞。

    因數月忙碌,熬油費火,人瘦得有些脫相。臉頰向內凹陷,眼底掛著青黑。知道他是累的,不知道的,見他這副樣子,八成以為是病入膏肓。

    桓容當場點頭,調兩隊騎兵及豫州青壯護送軍糧。

    “謝陛下!”

    職吏伏身在地,久久不起。

    桓容喚了兩聲,未見有任何反應。甲士上前查看,發現人已經昏迷過去。

    “疲累所致,需好生休養。”

    得醫者回報,桓容既是感動,又有幾分震撼。召其他職吏詢問,知曉昏倒之人出身漢中,家族為當地豪強,曾遭胡賊屠戮,僅剩他這一支,自此恨透了鮮卑和羌人。

    出仕之後,凡事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從未有半點馬虎。

    桓石秀帶兵出征,特地將他留下,就是出於對他的信任,並言:“有公在,身後安矣。”

    桓容問話時,謝安等人皆在駕前,包括隨駕眾人,都受到不小的觸動。

    告辭州內官員,御駕繼續前行。

    八月底,大軍終於抵達汶山郡。

    彼時,桓石秀正帶兵邀戰,追擊一股吐谷渾騎兵,誓要將其徹底剿滅。

    劉牢之被從建康調來,一路快馬加鞭,在汶山追上聖駕。滿面風塵,還沒來得及休息,就被桓容召至御前,商議邊界戰事。

    看過輿圖,知曉桓石秀追襲向西,劉牢之當即眉頭一皺,抱拳請命,請帶兩千人前往接應。

    “臣疑此間有詐。”

    “道堅是說,吐谷渾會設下伏兵?”

    “臣不敢十分肯定。”劉牢之正色道,“凡事不怕一萬隻怕萬一。如有埋伏,兩千騎兵足夠接應,確保大軍脫身。如果沒有,亦能隨桓刺使追襲,助大軍一臂之力。”

    “好。”

    桓容點頭,當場發下軍令。

    劉牢之抱拳領命,親往營中點齊將兵。

    典魁許超留在御駕前守衛,無意隨軍出襲。隨行的禿髮孤被劉牢之點出,率領五百禿髮部騎兵,加入馳援的隊伍。

    桓容走出大帳,親為騎兵壯行。

    八月的烈陽下,旌旗招展,號角聲響徹雲端。

    兩千騎兵匯成一股洪流,向西奔涌而去。

    桓容站在高處,目送騎兵馳遠,下令全軍休整,明日天亮拔營,繼續西進。

    “陛下,前方戰事未明,貿然進兵恐非良策。”王彪之擔心道。

    “非也。”桓容搖搖頭,翻出吐谷渾王的國書,遞給面帶疑色的王彪之,笑道,“吐谷渾王送來這份國書,分明是在告訴我,吐谷渾邊界不會增兵。此時不能速戰速決,等他反應過來,想要取勝怕會更難。”

    吐谷渾王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送來國書求和,無異於告訴桓容,他對兒子挑起戰事不滿,一心想要休戰,九成不會派兵支援。

    仔細思量之後,桓容以為,這個機會很難再有,送到跟前的便宜不占白不占。瞻前顧後,任憑機會從眼前溜走,可是要遭天譴的。

    王彪之尚有幾分遲疑,謝安則同他想法一致。

    君臣三人商討片刻,王彪之品出味道,態度瞬間一變,對於出兵之事,比桓容謝安都要積極。按照他的意思,不是戰勝就算,最好能將這萬餘吐谷渾兵全部吞下。

    “吐谷渾人擅冶煉,打造的兵器不遜我朝,彎刀之類更勝一籌。”王彪之認真道。

    背後之意,將這支軍隊拿下,順便搜羅一下工匠,對我朝軍隊的發展大有裨益。即使沒有工匠,為鹽場添些勞動力也好。

    歐氏族人手藝精湛,終歸不能大批量生產。集合到南地的匠人手藝有高有低,且多數敝帚自珍,隨著朝廷開辦學院,情況才漸有好轉。

    對於國內百姓,轉不過彎來不能強迫,只能等對方自己想通。

    吐谷渾人則不然。

    被漢軍拿下,就此成為俘虜,不想被送進鹽場或是直接咔嚓掉,有什麼本事自然要使出來,用來換自己一命。

    “吐谷渾人擅長打造兵器?”桓容眼前一亮,很有幾分驚訝。對於這件事,他還真不曉得。

    “然。”王彪之和謝安同時點頭。

    “吐谷渾出身東胡,與慕容鮮卑系出同脈。統轄之地有礦山,黃金、銅鐵俱有。治下羌人和雜胡尤擅打造兵器,其國內貴族皆佩金,尋常婦人亦佩金花。”

    隨著謝安的講述,對比鋪開的輿圖,桓容的眼睛越睜越大。

    此時的吐谷渾,和唐時吐蕃轄地部分重合,卻壓根屬於不同的民族,風俗習慣等方面也有不用。

    這個民族的發展和文化有其獨到之處,就如打造兵器的手藝,在同時代堪稱一流。

    “難怪。”桓容低暔一聲。

    難怪桓石秀髮來戰報,吐谷渾軍隊戰力不凡,非大軍不可輕下;難怪氐秦強盛時,乾脆利落打下張涼,卻遲遲沒有對吐谷渾下手。

    同樣的,秦氏入主長安,先逐氐人後驅柔然,如今又出兵三韓,誓要將慕容鮮卑的殘餘勢力消滅得一乾二淨。對盤踞在側的吐谷渾,卻始終沒太大的動作,甚至有幾分安撫之意。

    看著輿圖,腦中轉過幾個來回,桓容突然發現,自己之前所想過於簡單。

    能在亂世中立足,真沒幾個簡單人物。

    這個民族能在亂世崛起,直至唐時才被吐蕃所滅,絕非他印象中的好對付。有強悍的騎兵,配合一流的武器,即便有各種各樣的短板,也是不容小覷。

    如果辟奚年輕十歲,這場戰鬥的結果還很難說,甚至打不打得起來都是未知數。

    現如今,英雄白髮,幾個兒子沒繼承到親爹的智慧,一手好牌生生打爛,上趕子給桓容送菜。不牢牢抓住機會,都對不起天賜良機!

    心思急轉,桓容用力握拳,想要捶在桌上,中途急剎車,捶在了右手掌心。

    “機會難得,必要一戰而下!”

    謝安和王彪之心領神會,同時拱手,沉聲應諾。

    當日,大軍養精蓄銳,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決戰。

    劉牢之率兵西馳,終於追上桓石秀的大軍。

    如之前所料,吐谷渾的確在山谷設下埋伏。桓石秀帶兵追襲,非是魯莽行事,而是早有謀算,準備以身為餌,來一場反包圍。

    劉牢之的到來,無異於如虎添翼。

    兩人沒有客套,直接拋開繁文縟節,當面鋪開輿圖,圈出幾處埋伏地點,對後軍做出調整,只等到火光一起,立即裡應外合,將這支騎兵全部拿下。

    “御駕已至汶山。”離營之前,劉牢之對桓石秀道。

    桓石秀點點頭,目送劉牢之背影,視線重新落回輿圖之上,手指一下下點著桌面,十分有規律。

    天子親征,這支吐谷渾軍隊必須剿滅。至於領兵的吐谷渾大王子,正該綁到御前,為官家的功績添上一筆。

    太元元年,八月底

    漢兵同吐谷渾伏兵遭遇。

    吐谷渾將領以為勝券在握,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狹長的山谷間騰起陣陣濃煙,包圍圈外又響起號角聲和喊殺聲。

    “是漢兵!”

    吐谷渾將領選擇這處山谷,就因為地形特殊,既能包圍漢兵又能發揮出自身優勢。哪裡想到,千算萬算,沒算到對方還有援兵!

    心知大事不妙,將領當機立斷,下令吹響號角,趁著包圍圈沒有合攏向西撤退,壓根不敢戀戰。

    到了碗裡的鴨子還想飛?

    桓石秀在內,劉牢之在外,兩者同時發力,吐谷渾兵赫然發現,前後退路都被堵死。包圍圈沒有合攏,不過是漢兵使的詭計,給自己設出套圈,誘自己出逃!

    事到如今,想要活命,唯有一條路可選。

    “殺!”

    吐谷渾將領高舉彎刀,率先沖向堵住前路的漢兵。

    受他鼓舞,慌亂的隊伍重整旗鼓,抓緊韁繩,猛踢馬腹,向漢兵直衝而去。

    嘶吼聲中,煙塵滾滾。

    刀槍相擊,鏗鏘刺耳。

    飛馳的騎兵迎面撲來,似銳器相擊,剎那之間,慘叫聲淹沒在喊殺聲中,血光沖天而起。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6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