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52頁

    “今歲糧食歉收,糧價又高,我知諸位家中都少谷麥,一日兩餐都是粥水,青壯也未必能吃飽。”

    “城外正在熬粥,家家戶戶都可去領!”

    散吏的話說得直白,甚至有幾分粗糙。

    偏偏是這種語言最能讓人相信。

    如果按照朝廷官文的樣式張貼告示,城內眾人未必會明白,反而會心生疑慮,對即將接手此地的桓漢官員很是不利。

    桓沖麾下戰事順利,發兵彭城的謝玄和郗融卻遇上麻煩。

    彭城曾為秦璟駐地,此後為秦玦駐守,城內將兵各個精悍。百姓亦能開弓she箭,上馬作戰。

    自漠南戰事結束,秦玦即帶兵返回彭城。隨著兩國的關係發生變化,彭城的防守愈發嚴密。

    秦玦上表秦璟,請征當地青壯。得到許可之後,迅速張貼告示,陸續有州內青壯應徵,分發皮甲兵器,準備面對即將到來的戰事。

    增補兵源之外,秦玦下令加固彭城、下邳及沛郡三地城防。

    如漢軍來攻,三地可如犄角之勢,互相支應,共為防禦。

    謝玄和郗融率北府軍由陸上進攻,很快被秦軍斥候發現。秦玦嚴令部將不許出戰,牢牢守住城池,牽制漢軍兵力。

    同時,派人給豫州的秦玸送信,嚴守潁川,預防漢軍聲東擊西。

    交戰之初,雙方就陷入拉鋸。

    秦軍占據地利,漢軍則有兵力優勢。一時之間,誰也奈何不了誰。

    并州刺使投漢,本欲帶兵南下,對彭城兩面夾擊。不料想,冀州刺使突然發兵,聲稱要討逆。

    隨著戰事進行,并州刺使漸漸發現,冀州刺使未必如表面上忠於長安,背後或許另有盤算。只是戰況激烈,彼此膠著,一時之間猜不出對方真意,唯有壓下莫名的念頭,集中全力應戰。

    從七月底到九月初,隨著漢軍北上,秦國境內的并州、冀州以及荊、豫、徐三州先後燃起戰火。

    戰事不斷加劇,凡軍隊交鋒之地,百姓要麼從軍,要麼拖家帶口南逃。尤其是戰事最激烈的徐州,近乎亂成一鍋粥。

    與此同時,秦國的軍隊攻入漢中,同桓石秀和桓石民率領的漢軍交鋒。

    秦玖駐於朔方城,提防有賊寇趁機南下。

    秦玓受封大都督,領兵攻襄陽。

    一年之前,這裡曾是兩國天子的會盟之地。現如今,整座襄陽城被大軍包圍,隨時可能被碾成齏粉。

    桓石秀身披鎧甲,親自出戰。

    秦玓沒料到,在兵力對比如此懸殊的情況下,守城的將領竟會當面迎戰。

    雙方甫一交鋒,秦軍就發現不對。

    漢軍列出戰陣,貌似聲威赫赫,實則卻不堪一擊,觸之即潰。跳蕩兵還能戰上兩合,隊主以上完全是虛晃一槍,掉頭就跑。

    秦軍上下都點懵。

    這情況,是不是有哪裡不對?

    追還是不追?

    眼見漢軍就要跑沒影,秦玓濃眉緊蹙,為防其中詐,下令暫時收兵。

    第一日的戰鬥,就這樣虎頭蛇尾的結束。

    眾將回到營盤,坐于帥帳之內,齊齊望向大都督,都不太明白,對方葫蘆里究竟賣的是什麼藥。

    “梁州刺使素有英名,其智非凡。此間必定有詐,不可不防!”一名參軍出言。

    參軍所言正是眾人心中所想。

    然而,對於桓石秀的目的,眾人卻是莫衷一是,說什麼的都有。討論到最後,也沒能討論出什麼像樣結果。

    秦玓轉向隨大軍出征的張廉,道:“伯考可有計較?”

    張廉思量一番,道:“仆以為,此事有兩種可能。”

    “伯考快講!”

    “其一,梁州兵力不足,對方故布疑陣,實為拖延戰事,等待援軍。”

    此言一出,有不少將領點頭。

    “其二,是在他處設下埋伏,引我軍前去。”

    對於這種說法,僅有少數人表示贊同。

    原因很簡單,襄陽城被秦軍包圍,一舉一動都在秦軍的眼皮子底下,並不適合設置伏兵。

    費盡力氣,秦軍根本不入圈套,豈不是百忙一場?

    以桓石秀的頭腦,理應不會做出這樣的蠢事。

    聽過張廉的分析,帳中又陷入沉默。

    最後,秦玓採納張廉的建議,派出大批斥候,搜索襄陽城附近,凡是稍有可能的設伏地點,都要嚴查幾回。

    秦軍兵多將廣,聲勢浩大。漢軍兵力不足,桓石秀從最初就收縮防禦,只要不過襄陽城,秦軍斥候幾乎暢行無阻。

    秦軍定計,翌日派出斥候,並選精銳夜襲襄陽城。

    不承想,桓石秀行事出乎預料,再次出城邀戰。

    見秦軍大營前高掛免戰牌,當即有漢兵到營前叫罵。等到秦軍出營列陣,罵得正歡的士卒立即收聲,掉頭就跑。

    一切仿佛昨日重演,兩軍擺開陣勢,秦軍衝鋒,漢軍飛跑,壓根不同對方接戰。

    有秦軍將領追到城下,兜頭就是一陣箭雨,偏偏沒什麼準頭,連點皮都沒擦破。

    “戰”後收兵回營,眾將再次沉默。

    這到底是這麼回事?

    耗費力氣跑著玩嗎?

    是夜,秦軍按計劃夜襲。

    漢軍似早有預料,城頭火把林立。城池四周遍設拒馬,每隔二十步就插有火把,並有篝火熊熊燃燒。

    整座襄陽城被燈火包圍,城牆都像在發光。

    秦軍傻眼,銜在口中的軟木登時掉落。

    亮成這樣還怎麼夜襲?

    第三百一十九章 生擒一

    襄陽城外,秦軍知曉事不可能, 得軍令, 迅速退回大營。

    當夜, 凡是參與夜襲的將兵,都是輾轉反側, 睜眼到天亮。打了一輩子的仗,這樣的守城策略還是頭回見!

    奇怪歸奇怪,可當真有用。

    翌日, 大營內的氣氛略有些低迷, 漢軍偏又準時賺點前來邀戰。

    十餘人一字排開, 舉著鐵皮圈成的喇叭齊聲叫罵,一波累了再換一波, 聲音越來越大, 沒有停歇的時候。

    遇上這種情形, 神仙也會憋不住火氣。

    實在受不了, 諸將紛紛請戰。

    秦玓搖頭,嚴令緊閉營門, 不許任何部將出戰, 違者軍法懲處。

    “斥候未歸來之前, 不可貿然接戰。”

    如果漢軍真的怯站, 自然要一鼓作氣攻入襄陽。

    問題在於, 壓根不是那麼回事!

    幾日觀察下來,背後明顯藏有陰謀。忍不住怒氣,莽撞行事, 恐令大軍陷入困境。

    長安傳來飛報,漢軍水陸並進,一路由桓沖率領,由姑孰北上,深入荊州。現已下汝陰、新蔡兩郡;一路由謝玄和郗融率領,正攻徐州。

    因有秦玦提前布防,在彭城牽制住漢軍三萬兵力,使得漢軍無法再進。

    然而,并州起兵投漢,冀州貌似忠心,實則另有盤算。青州左右搖擺,如果投向桓漢,徐州未必能支撐多久。

    秦玓看過輿圖,心下十分清楚,自己能否攻下襄陽,對整個戰局至關重要。

    攻下襄陽之後,大軍可順勢拿下整個漢中,繼而東伐魏興,下南鄉,再破義陽,同秦玸合兵,直襲建康。

    如此一來,恐後路被斬斷,攻入荊州和徐州的漢軍必當回援。

    長安再調大軍南下,不僅能扭轉戰局,甚至能一戰殲滅漢軍主力,拿下整個建康。

    這麼做風險委實不小。

    秦玓以身做餌,稍有不慎,就將埋骨南地。反過來說,如果計劃不能順利實行,漢軍不上鉤,他連做餌的機會都沒有。

    不能儘速打下襄陽,幾萬大軍被困在此地,必會貽誤戰機。

    若是情況更糟些,漢軍行動迅速,沿汝水北上,繼新蔡之後拿下襄城,勢必會突破荊州防禦,威脅長安。

    屆時,同豫州合兵成為泡影,整個戰況都將對秦軍不利。

    思及此,秦玦堅定決心,對部將的請戰之語充耳不聞,只等斥候回稟。

    一天過去,兩天過去。

    到第三天,斥候奔馳回營,上稟主帥,遍尋襄陽城外,未見有漢軍設伏的蹤跡。

    “如此,必是城內兵力不足,桓石秀故布疑陣,以計策拖延我軍,等待援軍抵達!”

    帳中諸將早被漢軍激怒,知曉斥候之言,紛紛請戰。

    謀士雖有顧慮,如此氣氛下卻不好直言。

    秦玓沒有立刻拍板,而是詢問張廉,此事該當如何。後者沉吟片刻,贊同出兵。

    “當留後軍守衛大營,提防漢軍派人襲營。”

    “此言有理。”

    秦國本就缺糧,如果被漢軍襲營成功,燒毀輜重,在長安調撥糧糙之前,恐要在當地籌糧。這個口子一開,再想收攏就不是那麼容易。

    “傳令,明日卯時出戰,滅漢兵,下襄陽,生擒桓石秀!”

    “諾!”

    軍令下達,整座營盤立刻行動起來。

    諸將各自點兵,戰馬嘶鳴,兵器閃爍寒光,空氣中都充斥著戰意。

    輜重被妥善看管,營地外的柵欄再次加固。

    留下守營的將士得嚴令,不得有半點疏忽。明日出征的將兵則是摩拳擦掌,只望能出一口憋了許久的惡氣。

    或許是察覺到秦軍的氣氛不對,這一日,漢軍到營前邀請,罵了半個多時間就糙糙了事,未像之前一樣,不罵足兩個時辰絕不罷休。

    是夜,襄陽城內外依舊燈火通明。城頭的守衛愈發嚴密,城門前的火堆架高兩米。

    火光中,數架床弩被推上城頭,另有士卒在腰間綁著粗繩,由城頭慢慢爬下,繞過城門,眨眼的功夫就消失不見。

    桓石秀站在城頭,眺望秦軍大營,身上的斗篷被風鼓起,現出猩紅的內里。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說話間,桓石秀側過頭,看向身邊一名做術士打扮的男子,問道,“道心以為如何?”

    男子撫須笑道:“桓使君盡可放心,仆夜觀天象,明日有大風。”

    “好。”

    桓石秀朗聲一笑,單手按上石磚,再望向秦軍大營所在,不見平日裡的恣意慵懶,仿如磨礪數年、終得出鞘的寶劍,剎那寒光逼人。

    凡劍鋒所指,必當血光飛濺。

    寅時末,天仍漆黑,不見半點光亮。

    秦軍大營內已是人喧馬嘶。

    伙夫紛紛埋鍋造飯,麥香和肉湯的香氣融合在一起,瀰漫在空氣中,飄散整座大營。

    卯時正,天剛蒙蒙亮,一陣腳步聲響起,嘈雜的聲音逐漸變得整齊有序。

    天光大亮,將士用過飯食,騎兵上馬,步兵列陣,出營直攻襄陽。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5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