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85頁

    得知大軍已拿下高昌全境,正派人繞過焉耆,試著同龜茲接觸,桓容不免有些詫異。

    “龜茲同焉耆有舊怨。”桓嗣解釋道,“焉耆人擅用彎刀,擅使弓箭,且有一支西來的軍隊,以盾結圓陣,戰法特殊。”

    “鎮惡本不欲立即出兵,焉耆卻截殺幽州商隊和西域商隊,更驅逐派去的查問之人。”

    “故而,鎮惡決意聯合龜茲出兵,將焉耆一舉攻破。讓出半數利益,力求速戰速決,再圖後事。”

    桓容頷首,別的可以商量,敢截殺幽州商隊,這點絕不能忍!

    “焉耆為何突然截殺商隊,鎮惡可曾來信說明?”

    沒親眼見過漢兵,總該從商隊的口中聽過。

    焉耆不是什麼大國,卻是多數商隊必經之地。本該借西域商路復甦之機大發橫財,偏要上趕子找死,真是讓人費解。

    桓嗣搖搖頭,道:“此事臣也曾問過,鎮惡信中言,乃是當地酋首聽信逃亡氐人之言,以為漢兵數月遠征,人疲馬乏,方才駐兵高昌沒有繼續西進。當下已是強弩之末,不足為懼。故而,酋首不顧身邊人勸阻,一意孤行。”

    桓容默然無語,最終得出結論:這人百分百腦袋進水了。

    桓嗣點頭表示,可以這麼理解。

    “攛掇他的氐人呢?”

    “據悉,隨焉耆兵劫掠商隊,搶得財物之後,已盡數往北逃去。之前進獻的氐女也不知去向。”說到這裡,桓嗣不禁眼角微抽。

    凡是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焉耆王被氐人坑了,而且坑得不淺。

    桓容再度無語。

    真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世界真奇妙。

    縱觀歷史,當真比後世的故事話本要精彩百倍。

    第二百六十五章 返回建康

    所謂不作不死,作死到一定境界, 神仙都沒法挽救。

    焉耆王正為實例。

    明明被氐人坑了, 跌得著實不輕。事實擺在眼前, 群臣苦苦相勸,他卻像是鑽了牛角尖, 依舊死不悔改。非但沒有放低姿態,反而愈發囂張,將龜茲派來的使者也趕了回去。

    龜茲和焉耆本有舊怨, 這次派人來, 無非是兔死狐悲, 擔憂桓漢拿下焉耆,下一個目標就會是自己。

    哪承想, 焉耆王腦袋進水, 死活聽不進勸, 反將好心當作驢肝肺, 死活不回頭。

    使者受此大辱,豈能善罷甘休。回國一番哭訴, 龜茲王勃然大怒。

    不識好心是不是?

    好!

    戰場上見!

    這個時候, 龜茲王不再有什麼兔死狐悲之感, 採納臣下建議,寫成國書送往高昌,並修書一封,請桓石虔代為上呈桓容。

    “請呈大漢天子,小國仰慕漢家文化已久,願年年覲見,歲歲納貢。”

    信中還表示,桓漢可在龜茲境內設商所,驛站也可。不過,前者龜茲不插手,後者卻要兩國共管。

    國書送到高昌,桓石虔正同謝玄等人商討進兵路線。看過龜茲王的私信,不免道:“龜茲王確是聰明人。”

    謝玄笑而不語,目光依舊盯在輿圖上,似對新增的區域十分滿意。

    王獻之心情不甚美好。

    拿下高昌全境,他本可上奏朝廷,請回建康一段時日,暫與家人團聚。再不見上一面,兒子怕會真不認識自己。

    結果倒好,焉耆主動挑事!

    其中固然有氐人的挑撥,但如果焉耆王真是個聰明人,他人再挑撥也無用!說白了,這位怕是早看著商隊眼紅,等著機會下手。

    “鼠目寸光之輩,好言相勸實為無用。當以雷霆之勢破其王都,震懾鄰國宵小!”

    王獻之這番話相當不客氣,卻也挑明事實。

    焉耆王明顯準備一條道走到黑,打死不回頭。甭管是誰,都沒法將他拉回來。與其浪費口舌時間,不如乾脆利落,早打早了,他也好上請朝廷回家探親。

    西征大軍上下,思念家中的絕不只他一個。

    桓石虔原計劃駐兵高昌,本有意請朝廷再征新兵,許老兵回家探親。如今卻不得不改變計劃。

    命令下達之後,軍中氣氛一度緊張。不是想違背命令,而是燃起熊熊怒火,俱朝焉耆方向撲去。

    “龜茲遞送國書,願覲見朝貢。此事關係不小,需儘快上稟天子。”

    謝玄終於捨得從輿圖上移開目光,見桓石虔陷入沉思,王獻之的心情依舊不太好,不免開口道:“子敬,大事當前,切莫兒女情長。況拿下焉耆無需費多少時日。”

    王獻之微窘,知道自己意氣用事,深吸一口氣,向謝玄點點頭,神情略微轉好。

    三人在帳中商議,帳外突起一陣喧鬧。

    “怎麼回事?”

    不解因由,三人都是滿臉疑色。

    桓石虔上前幾步,剛剛掀開帳簾,就見錢實大步走來,佩劍同鎧甲相擊,鏗鏘之聲不絕於耳。

    “將軍,焉耆發兵,於邊境截殺商隊。斥候外出打探,恰好救回兩人。”

    “什麼?!”

    桓石虔驚怒不已。

    謝玄和王獻之走上前,聞錢實所言,同樣臉色驟變。

    商隊護衛經過救治,勉強保住性命,但傷勢太重,實在無法移動。桓石虔三人乾脆往醫者處詢問,知曉整個經過,都是怒氣盈胸。

    “該死!”

    還是那句話,焉耆王作死到相當境界,神仙都沒得救!

    太元二年七月,桓漢天子駐蹕姑臧。

    同月,龜茲遞送國書,欲同桓漢修好,稱臣納貢。

    焉耆出兵截殺商隊,引桓漢天子震怒,下旨西征大軍,“除酋首,滅其國”。

    旨意下達,桓石虔立即點兵拔營,陳師鞠旅,率大軍攻向焉耆。

    龜茲同時出兵,從西側進襲。

    兩支軍隊左右包抄,沖堅毀銳,氣勢如虹。從戰鼓響起,焉耆軍就處於劣勢。

    焉耆和龜茲軍彼此熟悉,還能周旋幾個回合。遇上桓漢大軍,見識到改裝後的武車和精銳騎兵,焉耆軍隊幾乎沒有還手之力,一個照面就被碾壓。

    戰報飛送王都,焉耆王不敢置信。

    他引以為傲的軍隊,面對桓漢大軍竟是如此不堪一擊?

    他不相信,絕不相信!

    謊話,一切都是謊話!

    國中貴族和大臣不乏清醒之人,早認清形勢。

    大錯鑄成,國破就在眼前。焉耆王死了,自己或許能得一條生路;焉耆王不死,都城上下都要給他陪葬!

    眾人互相看看,暗中交換眼色。看向滿臉怒氣的焉耆王,都是眸光微閃,默契的不發一言。

    太元二年九月,桓漢大軍連下焉耆數城,摧枯拉朽一般,攻到王都城下。龜茲王率領的軍隊慢了一步,緊趕慢趕,總算在數日後抵達王都。

    雙方勝利會師,迅速調兵堵住城門,將王都包圍得水泄不通。

    從戰鬥開始到王都被圍,僅僅三個月。拋開大軍趕路的時間,桓漢大軍的戰鬥力和進攻速度可見一斑。

    焉耆王本想負隅頑抗,臨死也要咬下對方一塊肉。未料到,信任的貴族大臣突然造反,將他斬殺在王宮裡,捧著他的人頭打開城門,向大軍投降。

    焉耆城由巨木和泥土建造,帶著明顯的西域風格。

    此刻城門打開,投降的貴族官員跪了滿地,都是身著素服,額頭壓得極低,始終不敢抬頭。

    城中常有南地商隊往來,他們知曉漢人的規矩。此時此刻,恨不能將身段放得更低,只盼桓漢主帥能網開一面,饒他們一條性命。

    至於龜茲王,焉耆貴族想都沒想。

    之前送來的書信,國主理都沒理,早將對方得罪徹底。如果落到龜茲人手裡,全城人都要遭殃。

    所以,他們不惜造反,也要向桓漢大軍投降。

    盼著對方能稍有仁慈,看在他們殺死“首惡”的份上,問罪時從輕發落。

    桓石虔策馬上前,謝玄和王獻之分在左右,視線掃過伏在地上的眾人,再看惴惴不安的城內百姓,很快拿定主意。

    “爾等有錯在先,然能幡然悔悟,實為大善。”

    這句話一出,焉耆眾人頓時鬆了口氣,提到嗓子眼的心終於放回腔子裡。

    甭管是不是要失去大半家產,總之,這條命算是保住了。

    唯有龜茲王心生不滿。但卻不敢當眾反對桓石虔之言,只能暗暗咬牙,將一切不滿壓在心裡,等入城之後再說。

    將這一幕看在眼中,謝玄和王獻之同時挑眉,不約而同的勾起嘴角。

    看到他們這個表情,桓石虔都不免為龜茲王掬一把同情淚。惹來這兩位注意,估計有相當一段時間,龜茲王的日子會很不好過。九成以上的可能,會後悔得想撞牆。

    焉耆王身死,大軍進駐焉耆王都。

    桓石虔下令安民,不許將兵隨意騷擾百姓,違者嚴懲。龜茲兵和漢兵一視同仁,誰敢不遵此令,都要受到軍法處置。

    焉耆人忐忑數日,發現漢軍不同胡人部落,入城後沒有屠殺和劫掠,除了處置幾個曾參與截殺商隊的貴族,城中一切照常。

    龜茲人被漢軍限制,少有殺人搶劫的事情出現。凡是以身試法者,都會被拉到城門前重責,無人能夠例外。

    不服?

    在這個地界,誰拳頭大誰說得算!

    數來數去,漢軍的拳頭最大,刀鋒最利,聲音最是鏗鏘有力。想挑戰漢軍主帥的權威?先摸摸脖子上有幾個腦袋。

    “非常時行非常法。”

    同胡人打久了交道,桓石虔、謝玄和王獻之的行事作風都有改變。如若不然,也不會說出“弓弦所及,皆為漢土”之語。

    焉耆的戰報送到姑臧,桓容自是大喜。

    “善!”

    謝安和王彪之皆撫須而笑。

    無他,大軍西征,陳郡謝氏和琅琊王氏出力不小,事後論功行賞,兩家都能更進一步。建康不論,單是西域商道上分得的利益,足夠數代取之不盡。

    但這一切有個前提,桓漢始終牢牢占據西域,甚至一統華夏!

    想到這裡,謝安和王彪之緩緩斂起笑容,眸光微沉。

    長安,秦氏!

    兩人互看一眼,都沒有什麼表情,卻能讀懂對方眼神的含義。旋即調轉目光,齊齊看向桓容。

    桓容正巧放下戰報,抬起頭,看到兩枚帥大叔正目不轉睛的盯著自己,下意識打了個激靈。

    怎麼回事?

    本能的上下看看,表情中浮現疑惑,沒哪裡不對啊?

    好在謝安和王彪之的“異常”並沒持續多久,很快放緩表情,開始商議焉耆和高昌的官員安排。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85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