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蔣國燾聽著她的言語,時不時對上她嫵媚的大眼睛,心神有些恍惚。到末了,並沒領會她到底說了什麼,但仍是不失分寸地應道:“我也是這樣想,就請你費心修改一下吧。”
碧君笑道:“我試試。是否可取,還要看你友人的看法。”
“這事情不急。”蔣國燾道,“明日我再來拿,得空麼?”
“得空。”碧君如實道,“上午要去學堂,下午一般都會留在家中。”
“那就好。”蔣國燾笑一笑,“其實我總覺得,你跟怡君的性子完全不同,對此一直好奇。”做正經親戚走動了,他話里話外提起怡君,也就直呼其名了。
碧君汗顏,“沒法子。我這個做姐姐的,對何事都沒有主張。大事小情的,便需要怡君處處費心。”
待親友是這般坦誠,說起自己的妹妹,一向是百般維護。這不是誰都能做到的。宅門裡的閨秀,親姐妹掐得你死我活的事情,他也聽說過幾樁。
他呷了一口茶,道:“說來你可能不相信,近來,我常有種相逢恨晚的感覺。”
“……”碧君不明白他所指,困惑地看著他。
蔣國燾就笑,“早知如此,真該早一些登門,不去管兩家之間那些亂七八糟的事兒。”
這是隱晦地指向母親與姑母不合一事。碧君更不便搭話了,只是似是而非地一笑。
“說起來,在你看,我們現在是親戚麼?”蔣國燾問她。
“……”他又把她問住了。姑母才是一輩子的親人,而蔣家,甚至於他,在她和怡君眼裡,從最初就是當成朋友走動的。
畢竟,他不是姑母和已故的姑父所出,表哥表妹地喚著,不過是隨著各自的親人做的表面功夫罷了。終究不是一起長大的人。
現在熟稔了,最起碼他和她之間,連那表面功夫都省了。
“我是沒這樣看。”蔣國燾開誠布公,“最初,是因為大伯母,我來到廖家。後來……我沒把你當什麼表妹。”
“……”碧君眨了眨眼睛,“你這到底是要說什麼啊?”心說你是要造反吧?這種事,自己清楚就行了,哪能沒心沒肺地跟人說起呢?
“我是這樣,希望你也是這樣。”蔣國燾放下茶盞,從容起身,“明日我再來,到時你再跟我說說這事兒?”
碧君有點兒懵,訥訥地問:“我跟你說什麼啊?”
蔣國燾笑得眉眼飛揚,“這其實無關緊要,我就是想告訴你,還想聽聽你的想法。聽完了,有件事,我興許就敢與你說起了。”
.
二月初四,皇帝下旨,為黎兆先、徐岩賜婚,特地知會禮部不需干預,大小事宜,兩家私下商議就好。
人們由此猜出,黎家與徐家意在先定親,並不急著操辦喜事。
二月初六,程詢搬回程府。兩日後,春闈如期開始,分初九、十二、十五三場。
初九當日,程夫人很早就起來,親自給長子做了早膳,又仔細地檢查一遍考籃,生怕他粗枝大葉地忘帶什麼東西。
程詢知道,母親應該比他還要緊張,好一番寬慰。
蘇潤則連連失笑,對妹妹說:“你能不能別這樣?阿詢就算不忐忑,被你這樣折騰一番,也會忐忑不已。”
“閉嘴。”程夫人橫了二哥一眼,“說我點兒好你就不舒坦似的。”
蘇潤與程詢都笑起來。
末了,蘇潤和程夫人親自送程詢到府門外。
程詢上馬車之前,對兩位長輩躬身行禮,又擺手示意他們回去。沒料到,二弟程譯快步趕出來,逕自走到他跟前。
“哥……”程譯遲疑一下,道,“我來送送你,盼著你金榜題名。”
程詢笑著拍一拍他的肩,心裡暖融融的,“有心了。我也但願我可以。”
“那行,你趕緊上車吧。”程譯後退一步,“早到一些總有好處。”
程詢頷首,轉身上了馬車。
在路上,他仍在斟酌:這一次出考題的人是誰?
皇帝指派的監考官,並不參與出題,且會受到錦衣衛的監督——不怪他們私下裡都說,實在是費力不討好的差事。
近來,皇帝陸續見過幾位大學士,商討的必有會試一事。
那麼,究竟是親自出題,還是指派了哪位大學士出題?
不得不承認,父親先前鬧的那麼一出,多多少少是影響到了他:那般憎恨的人,不想看到你好,就算只為著不讓他如願,也想讓他得到個大失所望的結果。
親人,親人。
在完全地對峙之後,便會成為有形無形地阻力。
而到今日,事到臨頭,程詢讓自己放下父子之間的糾葛,也真的做到了。
有的人面臨考試,會怯場,會發揮失常;有的人面臨考試,則會莫名其妙地做到心平氣和、頭腦敏捷,或是照常發揮,或是超常發揮。
以前世的經驗而言,他不是前者是一定的。
一番磨煩之後,考生們入場。
拿到試題,程詢細細看了,唇角上揚。
與前世完全不同的考題,反倒讓他生出切實的喜悅。
有些事,是他走再多捷徑也會欣然接受的,例如與怡君;有些事,是他重複前生路會莫名心虛的,例如功名路。
這是兩回事。
感情上,是縱觀一生的篤定。
考場上的變化,取決於太多因素:讀卷人不是一個,你但凡引起了哪一個人的不悅甚至反感,名次大抵就會受到影響。
而在這背後的那些接受評判的人,哪一個都是經過了十年或數十年寒窗苦讀。
沒有公平可言,只是事在人為的一件事。
無法改變。唯有適者生存。
.
會試開始之後,除了程府,最擔心程詢出岔子的,便是廖家。
都知道,就算程詢真的名落孫山,也不愁前途,但他們因著越來越多的欣賞之情,滿心希望他的功名路是自己一步步賺得。
相對於來講,怡君算是最平靜的,每日該上課就上課,該做針線就做針線,偶爾晚間做功課到半夜。
廖大太太聽了哭笑不得,對羅媽媽道:“這孩子,也不知是心大,還是不在乎那些流於表面的東西。”停一停,又道,“我不行,我是俗人,還是想喜事成雙,親事雖說已經定下,卻還沒下聘禮。下聘的日子,私下說定了三月二十二——要是殿試之後,解元考取了前三甲,對兩家來說,都是喜上加喜的事兒。”
羅媽媽就笑道:“奴婢瞧著您和大老爺這意思,想是已斷定解元能夠高中了,不然,也不會應承下來。”
“是啊。”廖大太太想一想程詢的樣子,“這人哪,有時候就是這樣,有的人就是要什麼有什麼,有的人就是一輩子缺斤短兩的——不是這兒有不足之處,就是那兒有瑕疵。像解元那樣的人,該是蒼天都會眷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