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那士兵撐著最後一口氣說完,立即倒在了大殿上。
戚博翰讓范忠將士兵手中別著雞毛的信件拿上來,又讓小太監帶人下去看太醫,才拆開那封信。
第182章
這封信是李玉龍的一名裨將傳回來的。
李玉龍在西北雖然一手遮天, 但明面上他還是瑞朝的臣子, 他的勢力中, 只有部分心腹知道他的反意,其餘大部分人都是認可自己瑞朝臣子的身份的。
所以李玉龍一反, 就立即有人拼死將這封信送出, 比戚博翰的暗衛來得還要快一些。
戚博翰看完,佯裝被氣到的模樣,劇烈咳嗽了起來:“李家……咳咳。好一個李家!”
戚博翰將信一扔, 就剛好甩到了站在前排的翁元基的腳下。
翁元基立即將信撿起,看完之後又給其他人傳閱。
很快, 好好一個月度報告大會,立即變成了討伐李玉龍大會。
大會主要圍繞誰帶兵出征, 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此時, 瑞朝可用的武將並不多。王家曾經是武將世家,但如今人丁稀少,這一代就一個王靈均。若不是旁支還有個王君浩,王家的武將世家的名頭恐怕保不住了。
而另一個武將世家,則是已經叛變的李家。
餘下的……都是一群只能在京城耀武揚威的酒囊飯袋!若不是自己的人手還沒培養出來, 戚博翰早就想將那群人給撤了!如今更不可能將寶貴的士兵交給這群菜雞帶著去送死。
一群人在朝中爭論不休, 突然, 自從戚博翰登基後就一直致力於告老還鄉的馮老將軍站了出來:“陛下,臣願帶兵前往!”
戚博翰看著馮老將軍已經全白的頭髮,一時間沒有答話。
他一直不肯放馮老將軍回去,只是想要塑造自己對前朝功臣很看中的形象, 實際上君臣兩人這麼久了,都沒有什麼深入的交流。
原本戚博翰已經做好要榮養馮老將軍一輩子的打算了,卻不想這關頭,馮老將軍竟然出來毛遂自薦。
說實話,如果不是馮老將軍年紀太大了,這簡直就是最好的出戰人選。但年紀到底是硬傷,馮老將軍今年已經六十有餘,對於武將來說已經是高壽了,說句不好聽的,他隨時可能一覺睡過去就醒不來了!
馮老將軍見戚博翰不答話,自己也一動不動,絲毫沒有退卻的想法。
一時之間,大殿中的氣氛凝重了起來。
王靈均在一旁,看著馮老將軍老邁的身體,也是於心不忍。忽然,眼角餘光掃到自家老爹,腦海中靈光一閃:“陛下,不如讓馮老將軍暫代京城防守一職,讓王將軍出征?”
聞言,王將軍也覺得自家蠢兒子難得聰明了一回,連忙站出來道:“陛下,臣願帶兵出征!”
戚博翰給王靈均投去讚許的眼神,便定了這件事。
王將軍如今不過四十出頭,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而且行軍打仗的本事不遜色於馮老將軍。前些年因為戚博翰的緣故,被打壓了許久,空有個將軍頭銜。若不是戚博翰登基,他這輩子都不知道還能不能帶兵呢!
而戚博翰也正需要王將軍多立一些軍功,來給他增加更多的勢力。
至於出征會遇到危險這種事情,戚博翰倒不怎麼擔心。他可是親身體驗過,用新辦法訓練出來的士兵有多強的!再加上先進的武器,這場戰不可能敗!
西北兵變的消息,並沒有被宣揚出去。而京城因為戚博翰的甦醒,氣氛終於不再那麼壓抑了。
也就是這個時候,行知中學的招生考試終於開始了!
中學的入學考試並不複雜,就考文理兩科的卷子,一天之內答完即可。
兩個考場,各有一千多名考生,這交上來的試卷,老師們廢寢忘食批改了足足三天三夜,才把分數排出來。
寧安的考生成績比京城的要好一些,考到九十分通過的,有近五百人。而京城這邊只有三百多人。
陶笉然得到消息後,倒也不意外,如果不是王琬凝臨時開放了閱覽室的話,京城那邊的分數可能還要更低。而對此,王琬凝早有打算,很在民生日報上刊登了一則消息。
行知學院準備在京城籌辦一個圖書館。又將寧安的圖書館運營模式說了一下,還細數了圖書館的總總好處。最後不僅寫了要面向全社會募捐錢財和書本,更是非常撩火地刊登了王家捐贈了一千兩和一百本兵書樣板的消息。
這下可就捅了馬蜂窩了。圖書館有什麼好處,對那些世家來說完全不值得關注。但王家!一個舞棍弄槍的粗人世家!竟然都捐了一百本書!你其他世家不捐,那不是說明自己家的藏書連王家都不如?
不愛攀比還能叫世家?特別是,民生日報現在雖說只在京城和淮陽賣,但實際上卻是遠銷全國。在這報紙上做個好事露個面,那可是全國人民都知道的,誰還沒個虛榮心呢!
王琬凝一下子就抓住了世家的兩大軟肋,招生考試剛結束,就開始轟轟烈烈地在京城建起了圖書館。
陶笉然得知後,不由得有些驚喜。
他原本還想著開個私庫,給王琬凝撥款去建圖書館呢,沒想到王琬凝竟然也學會了空手套白狼這一招。不愧是他看中的人!
招生考試結束之後,就到了棉花收穫的日子。
陶笉然按照三娘寄過來的樣品,讓工匠們做了一批處理棉花的小物件。
棉花採摘下來後,裡面會摻雜著種子,想要把這種子完好無損地給弄出來,可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還好五娘心靈手巧,給弄出了個輔助工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至於棉布的紡織技術,陶笉然並不打算這麼快普及。只有在棉花能供應百姓們穿暖的前提下,才是棉布推廣的最佳時機。在此之前,倒可以把棉布當成高檔布料,先狠狠地宰有錢人一筆!
採摘棉花的工作有邱勤業和李瓊組織,但在開始採摘那天,陶笉然還是親自到了現場視察。
只見十名農戶腰上綁著一個大大的麻袋,天才剛剛亮就開始採摘已經完全冒了出來的棉絮了。雖說沂州不常下雨,但未免有個閃失,農戶們的動作還是能有多快就有多快。
畫冊上可是寫著了,若是這些棉絮被雨淋了之後,輕則質量大打折扣,重則就全部作廢了!
辛辛苦苦中了大半年,農民們可把這十畝棉花當成了自家糧食在伺候,若是功虧一簣,就算不虧錢,那也得心疼死!
陶笉然看大家對這片棉花田,比他這個領了推廣任務來的還要上心,心虛之餘也安心了不少,乾脆也不放精力在這裡了,而是開始專門折騰起了塢堡里的士兵!
一百名特種兵已經全選出來了,陶笉然讓影一充當臨時教官,每天拉著這一百人出去秘密訓練,暫時先練戚博翰提供的方法,其餘等丁青雲他們來了再打算。
這一百名士兵每天訓練累成狗,其餘的士兵訓練量卻比平時降低了一些。
陶笉然為防匈奴來襲,不敢對士兵操練太狠,就怕士兵白天訓練的時候耗費光了力氣,晚上匈奴來偷襲就好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