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頁
不過能從老夫人嘴裡聽見她們不在侯府常住的消息,劉青還是很高興的,她哥應該早有打算去外邊找房子了。
第150章
在江寧侯府借住的日子, 其實也沒有劉青想像中的難熬, 大概是因為她知道她們早晚要搬出去住, 把自己當成客人,跟侯府的千金們體驗閨中生活, 還算是新鮮有趣。
劉青知道,既然要搬出去住, 那他們在侯府就住不了多久, 若是以“借住”的身份在侯府過年,不只是他們不自在,恐怕也會給侯府添不少麻煩,過年時節,與侯府人情往來的必定也是同階層的人, 他們一家都是外人,賴在這裡跟著侯府迎來送往, 實在有些尷尬。
所以,最遲到年前,他們定會搬出去。而且劉青他們抵達京城的時候, 已經是十一月末了,算算日子,他們最多能在侯府住一個月。
想到不久後就可以搬出去住,劉青心情還是很愉快的,至於其他的她就不關心了,用上輩子很流行的一句話來形容,侯府的女主子們正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老夫人的態度堅決,二太太的不情不願,侯夫人和世子夫人的喜聞樂見,甚至是幸災樂禍。
而且劉青微妙的覺得,她們幾人的態度,應該不只是代表她們本人,或許是老夫人、大房和二房的態度,再說遠一點,大房有侯爺和世子的支持,二房太太的娘家,也就是江景行的外祖,曾經是門生遍朝堂的太傅大人,因此在侯府裡邊,二太太也是很有話語權的,而老夫人的態度,劉青也大開腦洞的懷疑過,這其中會不會有宮裡娘娘的意思,江淑妃可是老夫人親生的。
總之,現在劉青和江景行的事,已經不是他們兩個人的事了,說不定這些大人物都有自己的心思,劉青想得很開,既然自己做不了主,那她就聽天由命吧,眼下還是她哥的會試更重要。
再說了,現在看起來情緒最大的就是二太太,那位是江景行的親娘,他要是連他父母都說服不了,劉青不認為嫁給他會有什麼幸福。
她是喜歡江景行,甚至可以說是很喜歡,但是成親和戀愛是兩碼事。
強扭的瓜不甜,上輩子婚戀自由的情況下,劉青都見過也聽過不少婆婆作妖起來,硬生生把兒媳婦逼跑的例子。在如今這個婆婆給兒子找小妾純屬正常行為、名正言順的時代,劉青可不認為不受二太太歡迎的她,強行定親會有什麼好果子吃。
一切看造化吧。
除開這一件事,劉青在江寧侯府的生活,大體還算是愉快的,她和她娘住在老夫人的院子裡,吃用都是高規格的,老夫人還時不時喊她們娘倆過去陪吃陪喝。
老夫人的膳食,絕對是整個侯府最高規格的了,不知道老夫人平時習慣就這樣,還是有意照顧劉青母女,她桌子上的菜式包羅萬象,南北特色都有,劉青管這叫開小灶,每次也都吃得很盡興。
跟老夫人一個院子住了幾天,劉青就發現在這兒住,不僅待遇好,麻煩還少。
老夫人確實如江景行和江曼楨介紹的那般,不太搭理俗事。她老人家連管家的事都很少過問,對小輩之間也不怎麼插手,除了每隔幾天的請安日,老夫人的院子平時很是清淨。
劉青聽侯府的下人說過老夫人信佛很虔誠,有多認真?她的院子裡不僅設了佛堂,供了菩薩,還收留了幾位女師父,老夫人平日不是求佛念經,就是同女師父討論佛理,這才沒時間搭理俗事。
許是怕擾了老夫人的清淨,除了江曼楨怕劉青不太適應,常會過來找她玩,侯府其他姑娘們都是客氣的邀請劉青去她們院子,甚少主動來訪,劉青自然也就樂得清淨。
說起來,侯府的姑娘們都是大家閨秀,性子還是不錯的,偶爾聊天玩鬧,劉青也不覺得乏味,但是真要住在一起,劉青心裡就先排斥了,連她一個外人都看得出來,大房和二房之間似乎不和諧——主要是侯夫人和二太太之間有些爭鋒。
至於侯爺和二爺的兄弟情有沒有受影響,劉青就不不得而知了。自從住進侯府,她現在連見親哥一面都不容易,侯爺他們更是連碰都沒碰上過。
兩房夫人之間不對付,勢必會影響到底下的姑娘們,再加上侯府陰盛陽衰的厲害,江景行的堂兄弟,加上庶出的也就六個,而姑娘們最小的排行十五,江曼楨沒有親姐妹,也就是說其他十四位姑娘都是大房和二房所出,人一多就容易產生矛盾糾紛,尤其是在府里形勢不好的情況下,說不定侯府的姑娘們表面看著其樂融融,一玩熟了就要拉幫結派呢。
未雨綢繆,劉青決定不趟這渾水,除了跟江曼楨交好,對於其他向她拋橄欖枝的姑娘,劉青一律沒有接,包括江景行的親妹妹。
劉青這還真不是杞人憂天,很快她就發現苗頭了,跟她年齡最相仿的四姑娘,對她似乎頗有怨言。雖然對方掩飾得很好,但是接觸多了,就難免帶出些意思來,說幾句閒言閒語,大意是羨慕劉青輕鬆自在,都不用在她娘跟前伺候,接著又感嘆她母親這幾日不思茶飯,讓她也跟著愁眉不展。
要不是江曼楨事先給劉青介紹過這些要接觸的姑娘們的情況,劉青都要被四姑娘這沒頭沒尾的話給弄迷糊了,四姑娘的母親食欲不振,跟她不用侍奉她娘有什麼關係?
據江曼楨介紹,二太太僅有一雙兒女,她所出的二姑奶奶已經出嫁了,四姑娘是二太太的陪嫁丫鬟(已經提為姨娘了)所出,因其姨娘與二太太親近,四姑娘從小也是在二太太跟前長大的,地位與其他幾位庶出姐妹自有些不同,尤其是二姑娘出嫁後,四姑娘如今領著嫡出的月例,想是二太太有意提攜。
結合背景來看,四姑娘羨慕劉青輕鬆自在是假,為嫡母打抱不平才是真的,順便也用自己的孝順來諷刺劉青的“不孝”。然而究其更深的含義,還是在暗示劉青配不上江景行吧。
才十四五歲的小姑娘,說話就已經這麼厲害了,劉青是佩服的,她十四五歲的時候對人情世故還一知半解呢,可見侯府這個大家族確實**,這些小姑娘們才會一個個早熟的厲害。
對於四姑娘的話,劉青左耳進右耳出,完全沒放在心上,四姑娘是侯府千金不假,但還沒有厲害到讓她誠惶誠恐,被批一頓就不知所措的地步。
首先,四姑娘諷刺她不孝的話,根本就站不住腳,闔府誰不知道她娘在跟著老夫人學習佛理啊?
雖然對於她娘居然意外的同老夫人有共同語言這一點,劉青也很意外,她娘只是讀過幾本書,也沒什麼主見,在老家就是逆來順受的性格,住進侯府也常心虛氣短,從不與人爭鋒——劉青不是嫌棄她娘的性子,但是她想老夫人的睿智,侯夫人二太太她們也都是慡利人,老夫人應該欣賞不來她娘這種性格才對,卻不想老夫人這般不拘一格。
劉青她娘以前只知道去廟裡燒香拜佛,從沒讀過一本佛經,還是到了侯府看老夫人拜佛念經,實在按捺不住興趣,才在劉青的建議下,打點了老夫人跟前的大丫鬟,傳達了她想要借佛書的想法。
李氏向來是閒不住的,進了京後無所事事,連家都不用她管了,接到了佛書後,便開始虔誠的抄佛經。
眼前有兩樁事,兒子的科舉和女兒的婚事,都值得李氏求神佛保佑,要不是劉青攔著,她都想要齋戒沐浴來表達虔誠。
李氏沒日沒夜的抄佛經,大概菩薩還沒看到她的誠心,老夫人先看到了,在同女師父討論佛法的時候,偶爾也會派人問李氏想不想去聽,一來二去,李氏就成了老夫人佛堂里的常客
自從李氏開始頻繁進出老夫人的小佛堂後,劉青就敏銳的發現,她們母女在侯府的“人緣”好像又提高了不少。
這些人當然不是被劉青和她娘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後來江曼楨給劉青科普,說老夫人的小佛堂一向不讓旁人隨意進出,就連侯夫人她們進去,也要先徵求老夫人的意見。
所以李氏一個“外人”,能夠如此得老夫人青睞,的確非常惹眼,大概劉青和她娘也是這個時候,才被侯府上下正式看在眼裡的,而在此之前,她們的身份只是“三爺的學生劉公子的家人”,說白了她們大概連窮親戚都算不上。
不過,侯府上下態度的轉變,並不是劉青面對四姑娘的諷刺不為所動的底氣來源,她的底氣來自於自身並沒有犯錯,才不懼怕這些無端的指責。
且不說李氏在老夫人的小佛堂,根本不是劉青打著“盡孝道”的名義就能跟著進去的,就算李氏不在小佛堂,也不代表劉青一定要時刻陪著她才是“孝順”,該怎麼盡孝道,大家心裡都有數,這是劉青家的私事,倘若要較起真來,四姑娘也少不了落個“嘴碎”“事多”的名聲,沒出閣的姑娘貼上這種標籤可不是什麼好事。
劉青不但沒有把四姑娘的話放在心上,更沒有把她的敵意放在心上,她只是從對方的話里想到了二太太的態度,很有可能成為她婆婆的女人,到底是對她有多不喜歡,讓養在跟前的庶女都忍不住跳出來打抱不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