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70頁

    毛金芳也覺得對,但她還是見到方方正正的中文字就打怵,但見到國外的那些歪歪扭扭的蝌蚪字就覺得親切,像她這樣的連袁瓊和秦柏林都覺得奇葩,問她原因,毛金芳想了許久,她覺得是小時候教他們認字的那個老師的錯。

    當年毛金芳去上學,學校在東塘村,她每天天不亮就要去,老師教認字並不讓他們認拼音而是死記硬背,就跟古時候的那些人似的,念個書要晃腦袋,毛金芳在學堂里晃了兩三年,字沒認識幾個,打沒少挨,並且原本就不聰明的她腦子更木了。

    她一直覺得自己是晃笨的,因此學校打死都不願意去了。

    她這話一出,院子裡一片笑聲,就連毛大伯娘都覺得自己閨女可樂,不過她也總算知道了自己閨女為什麼從小就不愛讀書了。

    連中華則寵溺地看著毛金芳,再過兩天,就是他和毛金芳的婚禮了,並不是他娶妻而是入贅,新房子還沒上頂,這個可以慢慢來,到時候結了婚,她會直接過來毛金芳家住,等到新房子上了頂再搬進去。

    連家那邊不打算辦,毛家的意思是請自家近親吃兩頓飯意思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在毛金芳與袁瓊學認字以後他也加入到了裡面,他沒讀過書,秦柏林教了他漢語拼音,教他數學,他雖然不那麼聰明,但這些天下來,也是有點成效的。  

    他和毛金芳一樣,和袁瓊以及秦柏林成了很好的朋友。

    毛金芳的婚禮那一天,毛金蘭作為她的好姐妹,一大早就去幫忙了,她不是嫁出去,只要在家裡等著就好了,這年頭的婚禮沒什麼好吃的,毛大伯娘狠了狠心,殺了兩隻雞。

    現在的宴客吃的都是中午飯,掌廚的是大伯母,毛金蘭跟在她手下打下手,毛三嬸毛四嬸都來了,周大妮也在,三人蹲在外面洗菜。

    到了中午,各家來吃宴席的人都來了,家家戶戶都帶了幾斤米,連中華是招贅的,就跟毛家的兒子一樣,天一亮就來毛家了,他跟著毛大伯迎賓送客,笑容滿面。

    一直到天黑了,都不見連家人來,都在一個村子住著,走路用不了十分鐘,但一直都沒到,毛四嬸去看過,他家大門緊閉,就跟沒人在家一樣。

    連中華怎麼想的,沒有人知道。

    就在秋收前的前兩天,縣城武裝部的兩個同志到了西塘村,找到了李隊長了解了毛家的情況,在確認毛家的政治背景沒有問題後又到村里走訪了一遍,確認李隊長沒有說謊後這才回了縣城,在此之前,陳建邦同志地政治背景已經被又調查過一遍了,他們把毛金蘭同志的資料郵寄到了京都軍區熱河軍分區等待處理。  

    在政治審查過後,毛金蘭懸著的那顆心就也已經放下來了,袁瓊知道後恭喜了毛金蘭一番,她家隔壁就是軍人,秦柏林的父親兄長都是京都軍區大院的人,他們對政治審查是很熟悉的,大概用不了兩個月他們就能夠結婚了。

    毛金蘭聽了他們的話,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政審過了,她和陳建邦的關係那就是板上釘釘的了,她一點都不害怕周大妮又為了錢把她許給別人家了。

    在這樣的心情下,秋收如期而至,早上他們起得更早一些,雞叫第一聲就全部都起了。全家人一起做家務的做家務,做準備工作的做準備工作,在這一天,周大妮總是會在做早飯的時候多加兩把米,但相對的,水也要放得更多一些,煮一大鍋的粥,煮熟後在水缸里鎮涼,去年醃製的酸梅子和後院的生辣椒用粥水拌了拌,放了些鹽和醬油,有時候還會放一滴香油,拿到田間地頭,餓了喝一碗粥吃一個酸梅子,這一天都感覺舒服得很了。

    在秋收這樣的季節下,下田割稻穀打稻穀的人全天都在田裡勞作能夠領到12分的公分,這樣的公分只有在春種和秋收才能有,一個公分值一毛七分錢,每逢這個時節哪怕是村里公認的懶人也會在田裡磨夠一天的。

    分工時毛金蘭一家人得到了村裡的特別照顧,他們被分到了一塊特別背陰的田,這塊田在兩座山中間,太陽只有在中午的時候照耀此處,稻穀產量不好,但是卻是避暑的好地方,往年都有人搶了。  

    可今年毛家人被分到這個地方卻沒人說什麼,親家嘛,多被照顧點也沒什麼。畢竟中國人情大過天。

    毛金麗的活要比毛金蘭她們更加輕省一些,她跟著記分員發放農具,除了鐮刀是下分到每個村民手裡的外,還有各種穀斗,谷斗就是個四四方方的斗子,到成年人的腰部那麼高,用木頭做的,打穀時人們站在谷的四周,用穀子敲打鬥子內壁,穀子從谷穗上下來的同時谷毛也隨之紛飛。

    打一天的稻穀下來,臉上脖子上手上都是一層厚厚的谷毛。汗一淌,癢得很。

    知青們是受不了這個苦的,於是李隊長安排他們跟著婦女同志一起割稻穀,但就是這樣,他們臉也被谷毛弄得通紅,那細皮嫩肉的模樣讓好些姑娘側目。

    秋收的時候太陽十分大,毛金麗跟著記分員給村民們送水,這水是用蒲公英混著金銀花的水,微微有些苦澀,卻能有效地防止中暑。

    在秋收後的第五天,毛金蘭抽空到鎮上的郵局去拿了一個包裹,包裹里有兩套有些發舊的軍裝,兩套軍裝一套是給毛金蘭的,一套是給毛金國的,這軍裝是陳建邦特地去問戰友換的,不是不想給兩人換新的,奈何實在沒有。除此之外,還有一小罐子桐油,陳建邦讓毛金蘭轉交給羅永秀的弟弟,說那個杯子他非常喜歡,不止喜歡造型,更加喜歡那個杯子所代表的含義。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7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