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03頁

    又一日早上,黃花如往常一般帶上針線盒和湯婆子在村門口的樹底下和其他婦人聊天繡鞋墊,忽然有人上前打斷她們的聊天。

    來人是個三十歲上下的男子,西裝革履,戴著一副金絲邊眼鏡,頭髮用髮蠟梳得整整齊齊,油光瓦亮。

    他左手提著一個公文包,右手拿著一份報紙,只見報紙只有一張,翻開的頁面正好是奇聞意趣專欄,大大的標題寫著《女人認錯丈夫,兒子認錯爹,是誰的錯》

    他走到幾個婦人跟前,禮貌問道:“你們好,請問葉八妹家往哪裡走?”

    黃花抬頭看了男子一眼,自從經歷了許慧珍認親事件之後,她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本以為帶著許慧珍去找葉八妹能禍害到葉八妹一家,沒想到最後禍害到的卻是她家,她算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經過族長們的審判,最後確定葉大志確實是葉愛水的兒子,原以為葉愛水無妻無二,因而他們家分家的時候將葉愛水的家產均分給了葉愛山幾兄弟。

    現在葉愛水的兒子找上門來了,族長們做主收回屬於葉愛水的那份家產,歸還給葉愛水的兒子也就是葉大志。

    這一舉措,倒霉的是葉愛山一家人,誰都不願意將本來屬於自己的家產分出去一份。  

    當葉愛山得知許慧珍母子是由黃花引進村的,他氣得揍了黃花一頓,還說要和她離婚。

    要不是被幾個兒子攔著,此時黃花已經被離婚了。

    經歷了許慧珍母子尋親事件之後,黃花老實了不少,再也不敢在村里挑撥離間,嘴碎搬弄是非。

    聽到男子的話,黃花心有餘悸,不由自主地顫了顫,她拿起地上的針線盒子起身要走。

    許是她的表情過於驚慌,男子快步上前攔住她的去路。

    “這位嬸子,我是好人,不是壞人。”

    他攤開報紙,指著某一篇文章道:“我從報紙上看到徐水村有一位做醬菜很厲害的婆婆,我想要找她談生意,不知道您可不可以帶一帶路,您放心,等我找到人之後,我會付給您酬勞。”

    黃花聽了他的話之後非但沒有給他引路,還嚇得加快了離開的腳步,心想著:這年頭哪有壞人說自己是壞人的,那個男的長得白白淨淨,清秀有禮,一看就是個斯文敗類,她可不能再被騙了。

    男子看著黃花落荒而逃的背影,無奈地掃了掃頭髮,轉身去問其他人。

    但是每當他走上前詢問的時候,那些被他問到的婦人都跑得飛快,根本不搭理他。  

    男子無法,只好一個人往徐水村裡面走。

    徐水村實在太大了,他走過一條小路,繞過一個小山坡之後,竟然去到了一個小菜園。

    他看著翠綠的冬蘿蔔和芥菜葉子,心中生起了一陣無力感,不是說農村人大都淳樸善良麼,為什麼他遇到的農村人都不愛搭理人。

    他摘下一根白菜心,擰掉一端叼在嘴角,走了一會後,他看到不遠處有人。

    他連忙扔下白菜心,快步走了過去。

    “你好,請問一下葉八妹家怎麼走?”

    葉八妹正在挖冬蘿蔔,乍一聽背後有人聲,她站了起來,甩掉手上的霜水問道:“你要去葉八妹家幹什麼?”

    男子見葉八妹語氣溫和,態度和藹,於是大著膽子說道:“我來找人,大娘,您認識徐水村一個叫葉八妹的婆婆嗎,我來找她談生意。”

    聽到自己的名字,葉八妹不動聲色地打量著男子,只見他因為走了半個多小時的山路,頭髮被霜水打濕,原本梳得整整齊齊的頭髮散落開來。

    他的褲腳沾滿了黃泥水,腳上的皮鞋布滿泥濘。  

    葉八妹問道:“小伙子,你叫什麼名字,從哪裡來,為什麼要找葉八妹談生意?”

    被葉八妹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男子頓感不明所以,但見葉八妹笑得淳樸無害,不由得放下了警惕。

    他朗聲道:“大娘,我姓周名建國,從省城來,前幾天在新聞紙上看到徐水村出了一位做醬菜很好吃的婆婆,我來找她談生意。我家是開醬菜作坊的,絕對不是騙子。”

    葉八妹笑了笑,將地上的冬蘿蔔放到菜籃子上,提起菜籃子道:“周建國是吧,你說的葉八妹我剛好認識,你跟上,我帶你去找她。”

    周建國喜不自禁,爽脆地哎了一聲後保證道:“大娘,我這個人不喜歡欠人人情,等我找到葉八妹婆婆後,我會付給你引路費。”

    葉八妹連連說好。

    一路上,周建國不斷打聽葉八妹的情況,比如她除了會做酸辣菜還會做別的醬菜嗎,比如她做的醬菜那麼好吃,為什麼不自己開店?

    不管他問什麼,葉八妹都用一招四兩撥千斤挑了過去。

    回到家門口,葉八妹推開院門,回頭道:“建國啊,這就是葉八妹家。”  

    周建國上下左右看了看,嘴角抽了抽道:“傳言不可信啊,我聽說葉八妹家住的是琉璃瓦紅磚房,用的是銀筷子金碗,睡的是漢白玉古董床。”

    但是眼前的院子不過是一個充滿了鄉野氣息的農家小院,和所謂的高門大戶有著雲泥之別。

    他的一腔熱血在看到小院子之後如同被潑了一桶冰水,瞬間冷卻。

    來之前,他爹曾告誡過他,凡事不能聽信傳言,要記住耳聽為虛,眼見為虛,不管什麼事情,只有自己親眼見過之後才能下結論。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03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