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頁
那時候的王思婉才知道,原來宋嬸什麼都知道,只是沒有說出來。她自以為自己裝得很像,但真正的王思婉是宋嬸一手帶大的,是比原身的母親還要親密的存在,自己帶大的孩子,哪怕是一個細微的表情不對,她都能發覺,更何況是裡面芯子全換了。
王思婉到現在也沒想明白,為什麼宋嬸一直不說出來,許安曾經告訴她,因為沒有辦法,自己的孩子不知道為什麼消失了,或者說,在原身當初被帶走之後,她就已經毫無辦法了,只能在家裡等著孩子回來,孩子回來了但變了,宋嬸看著倆人相似的容貌,只能安慰自己這就是王思婉,是原本的王思婉。
王思婉回想過去的種種,宋嬸為她做的也歷歷在目,在鄉下做知青的時候,宋嬸時不時要寄吃的過來,無論是自己做的醬菜,還是自己曬的乾菜。懷孕的時候,她來給自己做飯,坐月子的時候,也是她張羅的,包括後面帶孩子什麼的,她才是出了大力的人。
自己總說養著宋嬸,好好的給她養老,可實際上,她年紀大了之後,還是在家裡操持著一家大小的飯菜,甚至自己都沒有帶宋嬸出去玩過幾次。
對比起來,宋嬸為她這個冒牌貨付出的,實在是太多了。
王思婉把宋嬸的排位放在了宋家一起,還給原身也弄了一個排位,這樣,一家子人才算是團聚了。而他們,也才是宋嬸真正想要陪伴的人。
韓友書走的時候,都有百歲了,他長壽,但是因為早年生過一場大病,身體一直不算太好,只能說精心養護著。
他為人向來豁達,對生死看得極淡,滿九十歲的之後,每年大家聚在一起,都要說等他走後,要把他送回嵐山村,送到他哥哥身邊去。
大家面上都答應得好好的,但轉過臉,都要抹一場眼淚。後來等人真走了,韓家包括許家,所有的人浩浩蕩蕩的把韓友書送到了他哥哥身邊。
這對分離一個世紀的兄弟倆,相伴長眠在地下。
然後就是韓大伯他們,一個個都抵不過時間,相繼離世。一個人一個人的離開,最終能陪在她身邊的,也就只有許安。
所以,經歷了這麼多生死分離的他們,又怎麼會太在乎生死呢,唯有享受當下的生活,才是正道。
王思婉退休後,就和許安選擇到世界各地都轉轉,他們倆身子骨還算硬朗,什麼人也沒帶,就自己個出發了,那些年除了過年回來一趟之外,其他時候,他們都在全國各地轉悠著。
見到了很多人,也碰到很多事,這些經歷加在一起都足夠寫一本厚厚的書了。
也就這兩年,他們才重新回到S城定居了,這邊要是住膩了,他們就直接到嵐山村那邊再住一段時間。
而現在,他們就是在嵐山村。
嵐山村早就不是以前最窮的大隊了,整個村子,因為都是仿古式的建築,再加上依山傍水的,以前有一個知名的攝影師,到這邊拍了一張照片,然後嵐山村就火了。
後來又有一個導演到這邊來拍了一部電影,嵐山村就徹底成為了一個景點,村里不少老年人,在家裡孩子的見一下,把自家的房子擴建,開個農家樂,弄個小旅館,接待接待遊客,在家裡也能賺到不少錢。
而他們向陽縣,因為許安之前出資讓孩子們都有學上,後來又特意高薪聘請了外面很好的老師過來,導致整個向陽縣學習氛圍特別的濃厚,在這樣的教育下,還真的教出了不少大學生,有些孩子已經創業創得非常好了,比如王思婉就知道有個孩子是做手機的,目前他的公司,都已經上市,成為國產之光了。
現在這個孩子每年過年都要到他們家來拜訪,感謝當年的資助之情。
這樣的孩子也不少,王思婉叫得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都有幾十個了。而這些孩子們,在自己功成名就之後,也開始學習許安,回報投資到家鄉上。
現在向陽縣,早就不是很早以前那個破爛的小縣城了,建設得非常的好,都已經快和市區媲美了。
而嵐山村,有些年輕人在外面打拼,也有些年輕人選擇了回家,幫著父母們經營旅館或者是農家樂,年輕人的思維跟大城市接軌,弄出來的創新點子,也讓嵐山村更加的出名了。
當然,在嵐山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許安和王思婉做的那個最大的院子,來旅遊的人都知道,同村其他的房子,幾乎都在為遊客服務,只有這個院子,是不對外開放的。
大家也都知道,這是王思婉和許安的房子,到現在,路口都還豎立著當年張三虎立的石碑呢。
嵐山也開發得很好,曾經許安專門投資了一筆錢下來,用於嵐山的開發。
王思婉和許安有時候回來,就會爬爬山,看看風景,聊一聊當年上山救人的事。
這次嘛,除了許安,還有徐月娥。
徐月娥現在也算是孑然一身,也就許晏還有許昂讓她操點心而已,王思婉說要過來嵐山村這邊,問她來不來的時候,她就跟過來了。
倆人是做夢也沒想到,她們居然還成為了親家,倆孩子是都要準備結婚了,才來告訴他們的。當時別說徐月娥懵了,連王思婉也是懵的。
雖然以前說過結娃娃親,但最後還是算了的。結果倆孩子悄無聲息的在一起了不說,還在一起好些年頭了。
不過吧,喜還是大於驚的,倆家感情好,有這個緣分,那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