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燭火的火光將他們的剪影照在了牆上,搖搖晃晃,仿佛魏薇此時的心情,憂心不已。
她執起郭嘉的一隻手,貼在她自己的臉上,手冰涼的溫度讓魏薇的眼淚突然一下就流了下來。
郭嘉唇邊溢出破碎的話語,魏薇急忙胡亂擦了擦眼淚,耳朵湊到郭嘉那裡細聽。
“主公,嘉無法……看到你一統天下……的盛況了……”
魏薇心裡酸澀,輔佐曹操,大概是瀟灑倜儻的郭嘉,唯一的執念了。
她心知,郭嘉是夢到了上一世在烏桓死亡的悲涼之景,便俯身在他的耳邊,悄聲說道:
“只要你醒來,就能看到。說謊……是小狗。”
就這樣,到了第二天。
周瑜要去查清刺客事件,走之前來探望郭嘉和魏薇。
魏薇猶豫再三,還是對周瑜說:
“可調查太史慈一番,也許會有什麼發現。”
周瑜訝異:“魏姑娘何出此言?”
魏薇轉頭看向躺著的郭嘉,眼底無波:“也許……是我多想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兩天出去玩了,更新過少,鞠躬道歉。
☆、三十三
調查證明,刺殺事件,太史慈牽涉甚深,卻不是太史慈設的局。
事實如何,還要從諸葛瑾說起。
對,就是魏薇“戀慕而不得”的那位諸葛瑾,諸葛亮之兄長也。
孫權對於諸葛瑾,有知遇之恩,君臣之義。東吳政變劇盪之後,諸葛瑾便從朝堂中抽身退去,隱居他處。
諸葛亮正是此時給諸葛瑾寫了一封家信,卻被信使退回,告知諸葛亮,其兄長諸葛瑾已經不在吳地,至於去往何處,就不得而知。
此時,諸葛亮已追隨劉備,信使的話讓諸葛亮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味道,於是發現,東吳已然易主,當下的主人,竟然是已經“去世”8年的孫策!
諸葛亮對劉備及劉備麾下眾謀臣,商議此事,而謀臣之一的法正,拋出了一條毒計——
“主公容秉,據報,太史慈在東吳易主一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偷換軍中信件,離間周瑜和孫權,又向曹操私通真實軍情,雖其作為,實是小人之舉,然,亦他人手執棋子。曹操帳下謀士郭嘉,方是背後主謀者也。”
法正接下來的話,一手操縱了這起刺客事件:
“傳言郭嘉與一女子,在東吳易主之前,共同到達吳地,此女身份是曹操近日上表,冊封的臨汾公主,太史慈與郭嘉似乎同時對其有意。如今,作為東吳易主暗中推手的郭嘉,與此女均成為孫策座上賓,而真正有‘功勞’的實行者,太史慈,卻被眾人唾成牆頭小人,日子難過。”
“現下,只需稍稍撥動太史慈,利用他對現狀的暗恨,使其對郭嘉下手。”
“操作的方法很簡單,鼓動太史慈,讓他用周瑜的筆跡,給郭嘉寄一封信。一旦郭嘉與那名女子有分開出行的時候,就見機將這封信給郭嘉。我等再寄另一封信給那名女子,將他們同時約到城外,一併刺殺,再將兩封信件同時毀去。”
因為在之前郭嘉的謀劃里,讓太史慈將周瑜寫給孫權的戰報全部截走,所以太史慈要模仿周瑜的筆跡,不是什麼難事。
最後太史慈照做了,他請刺客的本意,只是想幹掉郭嘉,卻未曾想,劉備手下謀士:法正法孝直,知道機會來了,便橫插一槓,將刺客換成了自己手下的死士。
法正的毒計,就毒在這裡:
“若事成,兩人同時死在了城外,孫策一定與曹操結下仇怨。若失敗,派去替換刺客的死士,會當場自裁,不會留下痕跡,太史慈派出的刺客屍體,同時也會在事發現場被發現。因刺殺事件還牽扯到大漢公主,太史慈將百口莫辯,就算曹操不追究,東吳其餘臣子也將人心惶惶,自顧不暇。到時,如同孔明三分天下之策,我等坐收漁翁之利。”
……
雖然法正的這些話,沒有詳盡地傳到東吳,但在太史慈的負荊請罪下,孫策等人,也將事實真相推測出了大半。
太史慈自戴枷鎖,跪在議事堂之外,群臣議論紛紛。
魏薇從外面進來,群臣包括孫策周瑜,立時敬稱——
“見過臨汾公主。”
魏薇上前來,親自將跪下的太史慈扶起,對太史慈說,也是對群臣說道:
“子義一時之憤,造此大事,然,未鑄成大錯,罪不至死,尚可補救。”
群臣中鬆了口氣的,大有人在。
太史慈眼含熱淚,不顧魏薇的阻攔,退後三步決然無比地對魏薇行大禮拜下:
“公主仁義,慈愧對陛下,愧對公主,愧對同僚,愧對家人啊……”
他已經是泣不成聲。
群臣這回的感恩切實是真心實意了,孫策率先對魏薇行禮:
“臣,謝公主寬宏!”
其餘各人跟著行禮不提。
魏薇的原諒並非出自本心。
在郭嘉的大局謀劃中,東吳要與曹魏結盟,共滅劉備。如果在此時,被法正等人趁虛而入,扭轉了局勢,她是絕不願意看到的。
……至少在郭嘉醒來之前,她一定要逼著自己,行違心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