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所以在一開始幾位大臣連番為難大皇子的時候,吏部尚書可是驚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大皇子智多近妖,但有個太大的缺點就是戾氣太重。現在乍一上朝堂就被給了個下馬威,萬一繃不住情緒大怒可就壞了。
但是今日的大皇子可著實出乎吏部尚書的預料,他看著輪椅上沉穩冷靜又自帶威儀的大皇子,眼中不由閃過一絲滿意,果然不愧是值得他追隨的帝王之才。
楊輝卻不這樣禮部尚書想的那樣簡單,先前他並沒有參與刁難大皇子的行列,而是靜靜的觀察著坐在輪椅上的大皇子。
這人對皇位明顯有意,而且從他處理政事的手段之老道,不難看出這些年即使殘廢,這個大皇子也沒有頹廢,肯定暗中謀劃著名什麼。
身體殘廢還能有如此風儀,不難看出此子心志之堅,且多年沉寂只等今日攝政的機會,此子絕對擔得起一個忍字。
但偏偏卻做了囚禁帝王,大逆不道之事,僅此一點,楊輝對大皇子就不看好,更何況他知道皇上已經暗中將三皇子立為太子。
忠君到有些迂腐的楊輝,看著大皇子的眼神中泛起了怒氣。
楊輝思索,現在大皇子膽敢攝政,肯定對在外處理差事的三皇子動了手,以此子的狠辣,三皇子必定面臨著很大的危險。
經過先前一輪的政事轟炸,今日早朝很快就安靜下來,陳炳扯著嗓子叫了一句:“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突然,楊輝站了出來,他並未看大皇子,而是對著皇位的方向拱了拱手。
“臣有一事稟告。”
見楊輝站了出來,朝堂上頓時一靜。楊輝極受宏明帝信重,雖是三位閣老之一,卻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之相,偏偏他又與三皇子走得頗近,現在站出來不知有何打算。
禮部尚書隱晦的跟楊輝對視一眼,頓時猜到了楊輝的打算,他是絕對不會讓大皇子安安穩穩的攝政的。
“哦?不知楊閣老有何事?”卿雲看了楊輝一眼,這人的確極有才華,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卻隱隱變得太過固執,在一些方面反倒不如年輕的官員做得好。
“臣以將近古稀,身體大不如從前,且如今朝中能人輩出,實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且臣近日午夜夢回,總看到家鄉之景,恐大限將至,故請殿下允臣乞骸骨歸鄉。”
說完楊輝對著皇位深深的跪拜下去。
所有人都沒預料到楊輝竟然會告老還鄉,頓時一片譁然耳語紛紛。往日可不見楊輝說自己大限將至,現在大皇子一攝政就提出要乞骸骨,這不是讓大皇子沒臉嗎?
聽著在座眾位大臣的喧鬧,楊輝臉色不變。他知道自己這個舉動很危險,也許一不小心惹得大皇子不快,這條老命可就沒了。
但楊輝同樣對自己有信心,以他在朝中的地位,大皇子絕對不敢貿然動他,不過與此同時他想告老也不容易。
不過楊輝心意已決,他一定要離開。一是,他要強硬的表現出對大皇子執政的不滿;二是,如果留在京城,他的一舉一動肯定受到大皇子的監視,且三皇子身邊無人,急需人來幫襯。
朝中有禮部尚書和他的眾多門生存在,楊輝並不擔心,不管大皇子用什麼手段,他都要堅持離開。
吏部尚書看著楊輝目光不善,他自然想讓楊輝滾蛋,但他心裡也清楚楊輝身居要職,在朝中作用極大,決不能說走就走。
對楊輝的話早有預料的卿雲並沒有太大的反應,他甚至執起杯子喝了口茶潤了潤喉嚨,這才慢悠悠的勸說楊輝:“楊閣老言重了,本宮看您生龍活虎,哪像大限將至的模樣?”
“世事變遷,這朝堂已經不是老朽容身之所,望大皇子成全。”
楊輝這話說的可就是難聽至極了,幾乎明打明的表示他對大皇子攝政的不滿。說出這句話楊輝已經做好了大皇子雷霆震怒的準備,他思索著自己在朝中的布置,想著待會兒的對策。
誰料他話音剛落,就聽青年清冽平靜的嗓音響起:“既然楊閣老心意已決,那本宮只能成全。擢衛閣老衛臨為首輔,楊閣老將手中事宜交接完畢,即可離開。”
卿雲此話一出,整個朝堂都安靜了下來。
在場大臣又經歷了一重驚訝,他們聽見了什麼?楊閣老要告老還鄉,大皇子竟然就這樣答應了?不僅答應,還說要讓楊閣老將手中權利交接完畢才能離開?
楊輝怎麼也沒想到大皇子竟然答應的這樣乾脆利落,沒有震怒沒有威脅,就這樣放他走?楊輝準備好的一肚子說辭全爛在了肚子裡。
吏部尚書看著楊輝那張向來不露情緒的臉上明顯的震驚,終於忍不住撇了撇嘴。得,還以為自己多重要,這會兒臉疼了吧?
“大皇子三思啊!”
沒有理會楊輝門生祈求的話語,待到衛臨領命之後,卿雲就乾脆利落的退朝。
三皇子的根系在朝堂內紮根已深,並不因楊輝是否存在而改變,所以對於楊輝這個不能為自己所用的人是走是留卿雲根本不在意。
楊輝也是老了,自視甚高,才想起用這種手段來落大皇子的臉面,等他冷靜下來就會知道有卿雲在,他留在朝廷遠比跑到燕嵐身邊有用。
畢竟卿雲不像燕颯,他可是活了上萬年,對世事極為通透,一個大燕帝國的朝政完全難不住他,不需多久就能填補楊輝離開的漏洞。
在這個世界原來的走向中,燕颯登基之後也面臨著楊輝這樣的刁難,但燕颯性情暴虐直接要將楊輝斬首,不過收到大部分大臣的阻撓,不僅沒有殺了楊輝反而給自己狂暴的名聲。
經此一役,所有大臣都意識到了大皇子行事的老道和不可捉摸,一些站隊三皇子的大臣暗地裡又開始了謀劃。
北部邊關,風沙如刀割得人臉疼。
這邊界是大燕和蒙族的交界之地,蒙族善戰,與大燕多有摩擦。每次到冬季牧草枯萎食物匱乏的時期,邊界處的大燕百姓都會受到蒙族的侵犯。
牲畜,糧食,女人均被一搶而空,這種搶奪不是偶然,而是蒙族軍隊有意為之的挑釁。
大燕一向尚文,武官缺乏且沒有實權。往年在於蒙族軍隊的對峙中,大燕往往是失敗居多。
但如今大燕的邊界已經有近二十年的時間,沒有收到蒙族的侵犯了。邊關處的百姓也多了起來,雖與中原不能相比,但逢集市也有一番熱鬧之相。
偶爾還能看到幾個頑童在邊界處跑鬧玩耍,這可是往常見不到的場景。
邊關之所以如此平靜,就是因為有如今的鎮北大將軍戚岳在。他無父無母,是當年宏明帝微服出巡時在路邊撿到的。
為報恩情,戚岳十歲從軍,尚未及冠就到了邊關。自他領兵之後,勇猛的蒙軍像是見到了天敵,被打的落花流水。
一改往日大燕軍隊的柔弱,戚岳甚至領兵打到了蒙族的內部,硬生生將蒙族向北逼退萬里。
所以戚岳現在三十出頭就封了鎮北大將軍,極受邊關百姓愛戴,他手下的鎮北軍也是出了名的兇悍。
按理說戚岳這樣的認為應當受到帝王猜忌,但由於戚岳身份特殊,幾乎是跟在宏明帝身邊長大,所以極受宏明帝信任,宏明帝甚至決定待到他回朝就將他封為鎮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