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頁
河西邊境匈奴滋擾日益嚴重,王宇與匈奴周旋,雖偶有小勝,無奈匈奴騎兵作戰靈活,始終無法徹底驅趕大敗對方。
王宇希望主動進攻,在匈奴的地盤,與對付來一場大廝殺,可惜守將蒙卡並不支持。王宇以為蒙卡怕他立戰功,遲早頂替他的守將之位,一來二去也就漸漸心灰意冷,託病不再上戰場。
五月,匈奴大肆進犯,蒙卡大軍節節敗退,連丟數重鎮。
五月二十九日蒙卡“病逝”,軍師李誡瞞著河西諸位將領,急報於朝廷,並於戰報中,欲蓋彌彰,謊報軍情,添油加醋,盡述匈奴如何兇殘,蒙將軍如何憂憤,終積慮過深,死不瞑目……一時掀起群臣激憤,朝中數位大將皆欲領兵出戰。
後不知從哪位官員開始倡導的,希望太子親征,徹底殺殺匈奴的戾氣。這本是一小群官員的諫議,後漸漸蔓延,竟成了大部分官員的“政治正確”。
趙合德在後宮運籌帷幄,她把趙欽叫進宮來,讓他去遊說趙飛燕贊同太子親征大漠。
趙合德蠱惑趙欽道:“此等立功機會,大司馬當然想留給自己的兒子。我們可不能讓他如意了。這次讓趙懷唐跟隨太子出征,到時候立功的便是我們趙家!”
趙欽琢磨著太子出征,也就是做做樣子,如今的匈奴再不是武帝時的那般強盛,太子親征,士氣大漲,必能勝匈奴。
但趙欽是個聰明人,他沒有直接去找趙飛燕,反而去找了太子太傅孔光。
其實真正說服孔光的人並不是趙欽,而是王莽,王莽認為,這正是太子歸政皇帝的好時機,既體統又能收服民心,更能穩固太子的地位。
到最後,劉昭也終究按耐不住一展心馳神往已久的馳騁沙場的抱負,並親自去說服帝後,才在七月最終定了由太子親率四十萬大軍,遠征大漠!
甲館偏殿,王瓊已經有一段時間不來她們這邊作客了,今日難得過來,王敘也不得不賞臉陪著。
王敘原以為王瓊會問她太子親征大漠的事,結果並沒有。
王瓊非但沒問,反而拋了一個難題給她。
這位燕王妃沒跟她商議,便向皇后懇求,讓她們姐妹兩個歸寧新都侯府看望久病的王夫人,皇后已經恩准了。
這先斬後奏的節奏,讓王敘一時無法推託,似乎還得奉上她的感謝之意。
王敘心底暗自鬱悶而不能發作。她想,既然王夫人有意迴避,說明她並不知道要如何面對這姐妹倆,想想那尷尬場面,王敘仿佛已經感受到了中暑前周遭蒸籠般的憋懣,頓覺呼吸不暢,不由得多喝了兩口冰梨湯。
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的王敘,簡直不想跟王瓊說話了,轉了話題後,突然冷淡下來的態度,讓王瓊面子上有點掛不住,只好找了藉口,告辭而去。
待王瓊走後,馮媼忍不住說王敘,道:“她畢竟是燕王妃,你無論如何也要給她留點面子才是。”
王敘也是委屈,跟馮媼小聲嘟囔著:“誰讓她又在打小算盤。我能坐在這裡陪她說那麼久的話,已經很給她面子了。”
馮媼道:“歸寧是下月十五之後,也不著急。倒是太子殿下,不知何日出征。殿下有幾日沒來了,我倒是聽孟准說,最快這個月底,最慢下月初就要出發。”
王敘輕聲問:“四哥也去嗎?”
“去的,這次能去的都想去,我聽說高劍也上了戰表,結果被駁回來了,他母親程夫人還不高興呢,想讓你跟太子說情。尚夫人怕你為難,把她婆母攔下了。”
王敘聽了有些詫異,想不到這場戰事,還成了香餑餑。一般父母不是都想方設法不讓自己孩子上戰場的麼?她還記得以前在雜誌上看過一則故事,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曾經的汽車大佬亨利·福特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免除兵役可是大費周折,最終還成為輿論界羞辱福特的把柄。
馮媼看出了她的疑惑,道:“高劍若跟去了,也是陪在太子殿下身側,居大軍後方,不可能親自上戰場,無性命之憂。但是,等大軍戰勝歸來,那他也算是有功之人,不單要論功行賞,這戰功之榮耀可是要跟隨他一輩子的。這種差事,誰不想去?”
原來如此。
她不想劉昭去,雖然這個時代沒有飛機炮彈,劉昭不親自上前線就不會有事,但誰又能把握會不會有其他偷襲、暗殺的可能呢?
可惜,沒有人問她的意願。劉昭也沒有。她得到的只是他決定後的通知。但是她忍了,在家國大業面前,她不能對他發小女人的脾氣。
只是內心,還是有些許的失望。
這些失望早在她內心蔓延,卻無法發泄。或許,換個時間,她就不會像剛才那般不理智地給王瓊臉色看,王瓊只是撞到槍口上了。
說白了,王瓊想壓她一頭而不得,她直擊王瓊無還手的能力。
這北宮的女人們,現在都要看她的臉色,因為她得了太子的專寵。
這是個男權的社會,女人們都只是附庸,誰得男人的寵愛誰才有囂張的本錢,王敘心底抗拒這種“設定”,卻也知道自己無能力改變這種現狀。
所以,她哪怕正得寵,她也只管劉昭一人不能花心,而忽視那些千萬百計想睡劉昭的女人們。
只要她們不來招惹她,她不會多看她們一眼,對於這些女人她是心懷憐憫的,遠談不上“欺凌”二字。這就是北宮為何表面上如此安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