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57頁

    老母雞真的很抗燉,大火滾開又足足燉了半個多鐘頭,然後悶在鍋里等晌飯開鍋。

    吃晌飯的時候,何桂蘭喊道:“獎勵棉花模範一根大雞腿,你們有沒有意見?”

    張夠和吳美英聲音最大,“沒有意見,已經跟著勞模沾光啦!”

    過三分之二數通過,隊裡就獎勵莫茹一個帶著半拉雞屁股的大雞腿,油汪汪的噴香!

    第121章 戰天鬥地

    吃雞以後,二隊的婦女們被張根發搜查棉花帶來的創傷又神奇的癒合了,繼續投入到緊張忙碌的秋收中去。

    這時候紅旗鋼鐵廠終於放了一個鋼鐵大衛星——日產生鐵1156噸!

    市報、省報、黨報都有報導,甚至和鄰省的鋼鐵衛星一起上了人民日報。

    一時間全地區沸騰起來,各地的鋼鐵廠不但沒有鬆懈,反而更加瘋狂地抓緊時間大煉鋼鐵!

    甚至各大隊的婦女們也一群群地奔赴鋼鐵廠踴躍參加煉鐵。

    原本因為搜查棉花事件,婦女們顧此失彼收了棉花顧不上莊稼,導致大片大片的莊稼荒棄在地里,公糧自然也交不上。  

    現在女人們也踴躍參加煉鋼鐵,有些大隊地里的莊稼徹底沒有人去收了!

    這一切卻似乎和先鋒大隊沒有多少關係,他們村的男人們已經都去煉鋼鐵,女人們之前雖然還有心思活動的,經歷過扒房子、搜棉花以後,連張夠也歇了去煉鋼鐵的心思,老老實實在家收莊稼。

    雖然說不出大道理,但是她覺得莫茹說的對,收了糧食是隊裡的,是食堂的,是自己的,不用餓肚子。煉再多的鋼鐵,掙了再大的名譽,那個也不當飯吃,餓肚子的時候是吃不得的。

    莫茹見她們都專心秋收也鬆了口氣,說實話她挺怕大家都跟外村那些婦女那麼瘋狂地要和男人一樣去大煉鋼鐵。

    自從半夜抓偷棉花事件後,村里再也沒有敢偷棉花的,自然也沒人再晚上來軋棉花彈棉花。

    但是莫茹的日常並沒有受多大的影響,她依舊拾棉花、幫忙曬地瓜干。

    軋花機又被送到她家裡來,晚上莫茹就鎖了門,把軋花機搬到地窖里繼續軋棉花彈棉花,這裡面更安靜暖和。

    她已經把周明愈的睡袋縫起來,打算托陳愛月幫忙送過去。

    這晚上她正忙著軋棉花,就聽見村子裡傳來嘟嘟的哨子聲。  

    這個哨子現在在張翠花身上,還沒吹過呢,尤其大晚上的肯定有急事。

    莫茹趕緊停了手裡的活兒,從地窖里爬上來,出門去看看怎麼回事。

    一上來,她才聽見外面雨打樹葉的噼里啪啦聲,原來是下雨了。

    “下雨了,拾地瓜干去!”外面人聲鼎沸。

    很多女人喊著,都挎著籃子拎著麻袋地往地里跑,年輕人帶著圍笠,年紀大點的就把家裡或者隊裡的蓑衣披上,免得著涼生病。

    莫茹趕緊戴上圍笠,也拎著筐子、麻袋跑出去。

    以前都是天氣好的時候曬一地,幹了撿起來儲藏。

    前天天氣很好,隊裡就曬了好大一片,昨天把之前乾的撿回家,可地里還有好多新擦的呢。

    今天下午的時候還有太陽,晚飯那會兒天有點陰,大家都擔心說會不會下雨。

    一個個實在是太累了,都懷著僥倖的心理說可能因為鋼鐵廠燒煤天才黑乎乎的像陰天,應該不會下雨。

    加上地里的地瓜干也不干呢,所以都沒去拾。

    結果半夜就下起了大雨!  

    深秋很容易陰雨連綿,那地瓜干就容易發霉變壞,每年都讓人頭疼。

    不只是大人們來拾地瓜干,孩子們都跟著來了,一個個動作奇快。

    莫茹自然更快,反正雨夜漆黑,馬燈也沒多大用處,大家都看不清什麼,純粹是抹黑拾。

    黑夜是給她最好的掩護,直接一片片的收進空間裡。

    莫茹收的那些逃過雨淋,別人拾的或者來不及的,就被雨淋在地里,撿起來一兩天也曬不干,只能等著發霉。

    沒有辦法,張翠花就做主各自挎家去擺在各種地方晾著,爭取別發霉了。

    結果,一直下雨連陰天,有的地瓜干開始發霉。

    張翠花又讓人把家裡要發霉的地瓜干都拿出來,直接送到食堂烀一鍋先吃掉。

    ……

    下雨不用上工,三隊四隊的婦女都很開心,但是一隊二隊的卻不開心。

    因為下雨就不能收莊稼,不收莊稼就爛在地里。

    二隊女人們湊到生產隊屋給隊裡搓麻繩、編筐子,整理葦子、蒲子,這也都是消耗品,每年需要不少。  

    一邊幹活兒,她們一邊聊天。

    “這雨啥時候停啊,可別把地瓜禍害了。”

    “可不是咋的,今年地瓜大豐收呢,咱們刨地瓜的時候,往年可沒有這麼大個的,一個得有三四斤呢。”

    “是啊,往年好的時候也就收個一千七八百斤,今年看起來得有三千斤呢,真是大豐收。”

    “要說這雨可是及時雨,這時候正好種麥子呢。”

    秫秫地、棒子地,這時候應該早就耕地耙地種麥子,可這會兒,她們還在收地瓜呢。

    別的生產隊還在掰棒子呢!

    “再下雨地瓜干怎麼辦?可都發霉了啊。”

    “還有刨出來的地瓜也容易發芽子,堆著爛得可快。”

    一個個愁容不展,這雨啥時候停啊,都下了兩天了。

    莫茹想起高余飛說他們莒城縣吃煎餅的事兒來,她發現這裡竟然不吃煎餅,可能是飲食習慣問題?

    畢竟三里不同風五里不同俗,莒城縣離這裡也有兩三百里路,交通不便的時候,大家互相不交流,很多風俗和飲食差異的確很大。  

    她問張翠花幾個,“娘,我聽高技術員說他們吃煎餅,咱們能不能也做這個?”

    煎餅的話後世她吃過的,主要網購雜糧煎餅,營養美味。

    高余飛說他們家的煎餅地瓜面和秫秫面的最多,因為秧地瓜種秫秫多,小米還輪不到做煎餅,撈乾飯都不夠吃呢,玉米之前種的也少,小麥更不捨得。

    聽她這麼一說,幾個老太太也說起來,誰娘家誰誰誰就是那裡的人,他們吃煎餅。

    至於怎麼煎李桂雲倒是會的。

    “其實和我們用鏊子烙餅一樣的。”

    當地人不吃煎餅,但是她們有蒸餅、烙餅,不同之處煎餅是麵糊糊攤在鏊子上,烙餅和蒸餅是麵團擀成餅。

    “不管怎麼說都得推磨,要是曬乾的糧食就上碾子掐碎,用水泡一宿,再上磨磨成漿子。現在這地瓜新鮮著,直接上磨就能磨成糊糊,正好。”

    推磨……沒有牲口,只有女人,這可是麻煩事兒。

    莫茹笑道:“咱們也不用大磨盤,就用豆腐磨唄。”  

    已經都擦成地瓜干,破碎以後加水磨成糊糊就可以用。

    反正下雨也沒法去擦地瓜干,張翠和跟何桂蘭就商量著試試。

    年輕女人跟著莫茹,吳美英和張夠、王玉芹等人負責推磨,陳秀芳等人負責洗地瓜干。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57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