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頁
「要是梁家是清白的,朝廷一定會還他們家清白的。要是他們真的跟蔣郡守有所關聯,安平王世子不可能放過他們的。」
安平王世子一直鎮守在濟康郡,直到如今都不曾離開。
他接到的命令主要還是安撫濟康郡的百姓們,還要將賑災工作全部安排妥當。等這頭的事情都搞定了,最好是能看到春耕如時完成,他才會帶著蔣郡守以及其他官員南下回南陵郡。
儘管以前不了解安平王世子是個什麼人,但經過這段時間後,沒人會覺得他只是一個勛貴子弟。
沒人敢小看他。
自然也不可能從他手頭上救人。
跟梁姓同窗關係好的幾人,其實都是或多或少接受過他的恩惠的,因為那人就是這種長袖善舞的性子。但問題是,眼下事情太嚴重了,那幾個同窗都是普通的秀才,就算是廩生好了,誰又能在安平王世子跟前說得上話呢?
「唉,攤上這樣的事情,也是梁兄……」
「不可能!他在我跟前說了好多次蔣郡守的壞話,如果他家是跟蔣郡守站一遍的,他為什麼要說那些話?」窩頭就算年紀再小,也不至於分辨不出來話的真假。
況且,梁同窗有什麼必要在他跟前故意說假話呢?
「我知道。」那人長嘆一口氣,「年前,蔣郡守故意抬高糧價,發了一筆黑心錢的事兒,還是他告訴我的。可我知道又能如何?還是得看最終的調查結果……看聖上怎麼說吧。」
事情實在是太大了,遠不是他們區區幾個秀才能插手的。
窩頭陷入了沉默之中。
他從同窗的臉上看到了一個詞。
聽天由命。
作者有話要說:同窗: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們能做的也就只有給梁兄祈福了。
窩頭:……
噠噠噠的跑回家。
窩頭:奶!奶!奶!我給你說巴拉巴拉巴拉巴拉……
第082章
梁宅。
位於省城內城範圍內的梁宅, 是由兩座五進大宅院合併而成的。梁家雖不能跟南陵郡的八大世家相提並論,卻也是傳承了上百年的大家族。
不過,跟梁家慣常對外宣稱的, 本家在南陵郡,濟康郡這邊只是旁支不同。事實正好相反, 留在這裡的才是本家, 去了國都的卻是旁系分支。
這也是為什麼,楊冬燕想破頭都沒想出來,南陵郡那頭有什么姓梁的大家族。真相卻是,梁家因為虛榮,也因為需要一個背景靠山,才故意對外放出消息,暗示本家在南陵郡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大破天的那一種。
假話說多了,有時候不光外人相信了,連他們自家人都忍不住信了這話。
然而, 這卻是在太平年間。
當日子過得平順無憂的時候, 甭管這牛皮怎麼吹, 都是無傷大雅的。像梁家這樣的人家,放在國都雖然是不值一提的, 但擱在濟康郡這一畝三分地上, 卻是實打實的地頭蛇。
又因為本朝並不限制商戶人家的子嗣科舉入仕,他們家不光有錢也有權勢, 還習慣了跟歷任郡守打好關係。
官商相互勾結,這屬於地方常態,只要事情別那麼過分,就算是當今聖上, 那也是睜隻眼閉隻眼的。
所謂的別太過分,指的當然是不能影響到當地百姓的生活。
這一點,梁家做得挺好的,儘管家大業大,在省城的權勢也大,卻一貫秉持著樂善好施的做派。其子嗣多是入了省學、府學的,但他們家本身也開辦了好些個學堂,以較為低廉的價格向平頭百姓開放。遇到年景不好的時候,也會順勢給自家的佃農減免一些佃租。
總的來說,梁家是屬於那種良心還在的富貴人家。
其實,家族若想長時間的保持興盛,那麼低調才是最重要的。像那些耀武揚威的紈絝子弟,多半都是家中發達不久的,但凡是傳承超過了百年的人家,都深諳為人處世之道。
而這一次,梁家是真的承受了無妄之災。
梁家嫡出五少爺梁儉興,即窩頭的同窗,這會兒正茫然的坐在書房內,面前是攤開的書本,卻已經許久不曾翻頁了。
梁儉興……
溫良恭儉讓,他這輩兒的名字中間字便出自於此,也就是說,他們家發家至今已經至少第四代了。要知道,普通老百姓取名可就沒那麼講究了,老魏家就是個典型,取名隨心所欲。
可惜,就算是傳承已久的大家族,也不一定就真的能一帆風順。
譬如梁家。
梁儉興是家中的嫡幼子,打小就是被寵著長大的,他前頭有哥哥們頂門立戶,不需要他多努力。偏巧,他的讀書天賦不錯,才十五歲就考取了秀才。倒是比不上當初的窩頭,但窩頭那是發奮苦讀,而他只是得閒了隨便讀讀,畢竟家裡人也沒將希望都放在他身上。
本來以為,自己的人生就是這般順順利利的走下去,興許他能考上舉人,從此走上仕途。如若不能,那就再念兩年,到了年紀,家裡自會安排相看親事,成親生子,像他父兄那樣安心過日子。
誰知,蔣郡守突然出事了。
沒出事時,梁家這邊也有預感了,畢竟蔣郡守那些作為實在是算不得隱秘。或許是因為他一早就明白事情已經壞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了,便索性瘋狂斂財,僅僅是稍作掩飾。但那又怎麼可能隱瞞住在祖祖輩輩都待在濟康郡的梁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