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頁
這也是沒辦法的,敢闖敢沖的一般都是年輕人,一旦上了年紀,即便年輕時候也曾經勇往直前,但終究還是會逐漸趨於保守。
而新帝顯然不是這個風格。
前兩年,他就以太子的身份參與到了國事之中,但當時的情況到底同如今不一樣。旁的不說,他身為太子很多事情是必須要避嫌的,也不能表現出跟父皇意見不同。因為一旦事情過了,就很容易被人誤解他迫不及待的想要搶奪皇位。
當時,他父皇已經逐漸病重,但凡他做的稍微過了,就顯得連這點兒時間都等不了……
也因此,很多方面他都是收著來的,生怕叫人逮住了把柄。
及至他登基為帝,這才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本來是因為遇到一些阻礙的,好在他先前作了個局,將多年前的往事放了出去,並且這事兒儘管知曉的人不多,可只要有心,還是能夠進行多方驗證的。如此一來,那些想要反對的人,想想差一點點這個國家就完蛋了,自然會對他多多包容。
這大概就是他那個愚蠢的弟弟能為他做的唯一的一件事兒吧。
只這般,到了年中時,各方面就已經呈現了欣欣向榮的氣息。
而這當中,像軍隊方面的情況是很難讓普通百姓察覺的,但朝中重臣卻有感覺,新帝其實並不像他原先表現出來的那般俏似先帝,反正仔細品品,他更像已故多年的開國皇帝。
面對時不時作亂的邊疆,先帝是要求將領帶兵駐守,簡而言之,他是以守為主的。也因此他這個要求,開國元勛之一的安平王府,三代人的青春幾乎都耗在了邊疆。
可新帝卻不同,他下令以攻為守。
當然,貿貿然的直接攻打自是不妥的,他要求等到下一次蠻子再搞事時,安平王世子直接帶兵出征。
而這個下次來得異常之快,大概是得知大雁皇權交替,蠻子很快就出兵城下,被早有準備的安平王世子帶兵直接殺出去數百里。蠻夷丟盔棄甲,死傷無數,安平王世子這方繳獲大量牛羊,俘虜若干。
重點是牛羊,俘虜倒是無妨,正好邊疆附近也有煤礦,直接押送過去挖礦便是。至於牛羊,在很多蠻夷部落里,其價值遠勝人命,一旦失去了大量的牛羊,後續跟不上,足以毀掉整個部落。
……
邊疆諸事要傳到南陵郡還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不過讓南陵郡百姓最為高興的是,新帝對商業的改革。
也不能說是改革,只是鼓勵商業發展,提倡夜市以及隔三差五的舉辦類似於廟會的活動。
原本,南陵郡最熱鬧的是東西坊市,如今,其他坊里也多了不少攤位。或是等暮色降臨後擺攤,或是在各大節日裡出攤,不過才入秋,感覺一切都不同了。
也不是沒人質疑這個問題,畢竟先帝過世不足一年。但因為並沒有鞭炮炸響、鼓樂齊鳴的事情,更因為國喪期間並不禁止生意往來,最終這些質疑聲還是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
再之後,便到了恩科開考時。
加恩科一事,早在新帝登基之時,就已經傳開了。這其實是慣常就有的,每當皇權交替時,朝廷就會加一次恩科。對於廣大考生而來,是天大的好事兒。
其實,恩科也不過是提前了一年。
假如先帝未曾駕崩,該是保康三十一年也就是明年才是鄉試年的。如今,提前一年開恩科,而來年的科舉並不會因此取消,等於說今年考不中的,明年還能再度下場。這對於考生而言,當然是白賺的機會。
還是八月里,鄉試如期開考。
而這一次,窩頭被委以重任,成為了南陵郡鄉試的主考官。
是鄉試而非會試,事實上在聖上眼中,鄉試遠沒有會試來得重要。但作為南陵郡的鄉試主考官,還是代表了皇恩浩蕩。
尤其,這是新帝登基後的第一次開考。
窩頭自然很重要這次鄉試,好在這些年來,他雖然不曾擔任過這般重責,但自從他調任到翰林院後,每次的鄉試、會試都有做輔助工作。因此,各項流程於他而言並不算陌生。又因為他並非南陵郡人,其親眷族人裡面也無應考生,更兼他的情況很特殊,既不像貧寒子弟那般互相抱團,也不曾投靠任何一個勛貴,直接導致他入仕多年都仍孑然孤傲。
呃,永平王府這個勛貴很尷尬的,換成別家,那是門生投靠。可別忘了,永平王府是武將世家,他們在文臣之中幾乎沒有話語權。
再說了,窩頭跟永平王府相處的畫風吧,也忒奇怪了點兒。那完全就不是門生跟勛貴的畫風,就仿佛……
親戚?故交?
非要說的話,大概就是駙馬爺劉侾那個說法了,窩頭的祖母就跟他過世多年的老祖宗似的。換言之,窩頭啊,就是他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反正就是有夠扯的。
甭管怎麼說,窩頭是穩住了,沒跟其他勛貴世家有過多的牽扯,也因此被新帝看在了眼中。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理由。事實上,新帝很早以前就知道窩頭這個人了,少年天才嘛!再說了,窩頭在御學裡待了六年光景,哪怕那會兒新帝老早就離開了御學,也不妨礙他聽人說,御學的新侍讀差點兒把他唯一的嫡親弟弟給逼死了。
就挺遺憾的,你說要是直接逼死了有多好呢?
對於一國之君而言,關注其實就等於恩寵。那要不然呢?他要是討厭對方,還關注個鬼啊,直接想法子搞死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