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頁
九年的時間,連當年才三歲話都沒說利索的窩頭,如今都長成了……
呃,還是個小娃兒。
楊冬燕還挺犯愁的,原先在家裡時,也就只有蘿蔔和土豆作為對照組。但問題是,蘿蔔和土豆原就是長得比較粗獷的,因為他們名為堂兄弟,實則是隔房的,就不是一個爺奶的。這倆長相都隨他們的爺,典型的莊稼漢子模樣。
窩頭卻是越長越像城裡娃,還自帶書生氣質,就是瞅著不像是個少年郎,反而更像是半大孩子。
等到了莊子上,好傢夥,這個小子也就比窩頭大一歲,這就娶媳婦了?那個小子比窩頭還小兩歲呢,放在一起愣是襯得窩頭像個弟弟。
瞅來瞅去的,楊冬燕將矛頭對準了方氏。
「老話說,生兒子像舅生女兒像姑,你看看你兄弟,窩頭長得小肯定是怪你們老方家!」
方氏已經習慣了婆婆動不動就一驚一乍的作麼,聞言也不想辯解什麼,只是拿眼淡淡的瞥了一眼小楊氏,並示意楊冬燕認真看仔細看。
楊冬燕:……
他娘的,把自己罵進去了!
當下,楊冬燕假裝無事發生,默默的走開了。
好在方氏也沒打算掐著這事兒不放,今個兒是正月初二誒,就算已經很晚了,那隻要今天沒過,她就可以回門了。
取了特地從家裡拿過來的年禮,方氏去找她爹娘哥嫂。這以前,她跟娘家都在一個村里,倒是真沒有非要正月初二回娘家的想法,那時她就覺得無所謂,可如今卻愈發在意了。
當天晚上還是比較兵荒馬亂的,好在等第二天就淡定多了,本來就都是相熟的,哪怕有陣子沒見了,但只要搭上話,聊起事兒來都接的上來。
就是吧,隨著老魏家的到來,那些可憐的娃兒們就更慘了,壓歲紅包倒是得了,可同時還多添了好幾個先生。
窩頭就不消說了,這不還有個豬崽嗎?再加上原先就將他們折騰得生不如死的蘿蔔和土豆,小娃娃們真想放聲大哭。
然而,仿佛是生怕他們還不夠慘,在年初七那天,老魏家準備打道回府之前,窩頭跟他隔房堂叔商量著,看能不能請個先生來莊子上。
晴天霹靂啊!
請先生倒是不難的,只是教啟蒙的話,請個秀才就行了,實在不成請個老童生也湊合。眼下莊子裡已經弄得挺不錯了,關鍵是這個位置好,離省城僅有一天的路程,且經常有運貨的馬車來回倒騰,勉強也算是交通方便。再算上束脩給到位,由莊子這邊提供房舍、課桌椅、筆墨紙硯等,請個先生還是很容易的。
窩頭拿自己舉例子,又說了最早他在南田村念書的事兒,當時有好些人跟他同窗的,但因為沒能堅持下去,到如今連一個秀才都沒出。
但這並不算是什麼壞事,沒考上秀才又年歲大了的,有去做帳房先生的,也有專門抄書賣錢賺嚼用的。
而混得最好的一個,成了里長身邊專門的文書。當然那也是因為那人本來就跟里長沾親帶故的,目前看來,他極有可能成為下任里長。
讀書識字後,不光出路多了不少,還有一點就是,生鮮行很需要會寫字的人。
尤其在做大之後,不認識字光靠死記硬背特別容易出錯,哪怕用了豬崽先前的法子,用圖案來代替,但如果是跟其他酒樓飯館簽訂契約,你也能畫圖案嗎?
窩頭強烈建議隔房堂叔聽從自己的建議,說了一堆的好處,而最終說服大家的,反而是豬崽的一席話。
「我們學堂就是族學呢,一個家族要興盛,必須辦家學、族學。他們不光有自個兒辦的學堂,還有專門的祭田和學田。祭田用於祭祀的開銷,學田供學堂的開銷。一個為祖宗,一個為子孫,兩方面都顧到了,才談得上家族傳承。」
話音剛落,魏大牛就率先開了口:「辦!咱們家要起來,光靠窩頭肯定不行。文房四寶我去買,房舍桌椅啥的,你們想法子打好,再請個先生……」
第094章
都說萬事開頭難, 這話確實不錯。
想當年,老魏家打算送窩頭去開蒙,可費了不少勁兒, 光是每天上學放學就夠讓人操心的。尤其那會兒窩頭年歲還小,哪怕鄉下地頭哪家的孩子都是打小撒丫子滿村亂跑的, 但窩頭去的那個私塾卻是在南田村, 隔了不少距離不說,有很長一段路甚至都是沒人經過的。
好在,就算當年再艱難,最後還是堅持了下來。也正因為窩頭熬過去了,老魏家其他人也撐住了,再碰上類似的事情後,就容易多了。
當年家裡一個娃兒上學都難,如今辦個家學都容易。
像學舍、課桌椅什麼的,都交給了大牛一個堂弟去折騰,橫豎眼下才正月初七呢, 慢慢來, 趕在春耕之前搞定就行了。至於家學先生的人選, 大牛和窩頭商量了一下,由窩頭先去同窗里打聽一下, 到時候視具體情況再決定。
畢竟, 他們也不能直接衝到其他的私塾里,去挖人家的牆腳吧?
這事兒辦得相當順利, 他們初七這天就回到了省城,但其實省學開學沒那麼早的,趕回來也是想調整一下,再就是鋪面里不能完全丟開手, 總得有人鎮場子。
趁著尚未開學,窩頭跑了幾個本地的同窗家裡,經人介紹找了個屢試不中的老秀才。
據窩頭所說,那是他同窗的叔祖父,學問挺紮實的,卻僅限於經史子集裡那些擺在明面上的東西。反而,考秀才只需要將先人的東西牢記於心,但考舉人卻是需要自身的感悟和理解的,聽起來仿佛差不多,可實則卻是天壤之別,只能將其歸咎於天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