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李蹤又掃了掃下頭鵪鶉似的朝臣,敲了敲龍案,緩聲道:「既然無人請纓,那便只有朕親自任命了。」
「神策統軍陳雲,拿朕虎符,去城外點齊五萬神策軍,往皁河退敵。張義趙安領朕手諭,前往陸州加黎州調遣十萬兵馬平叛。」他眼中露出狠意:「十五萬兵馬,前後夾擊,務必將叛軍全部擊殺!」
三人上前領命,其餘朝臣拱手俯身:「陛下英明!」
*
散朝之後,李蹤召了重臣去往政事堂議事。
唯有李鳳岐與葉知禮二人被排除在外,隨著一眾官員往太和殿外走。
一個姿態閒適,優哉游哉;一個滿腹心事,憂慮重重。
不少官員欲上前找李鳳岐探些消息,但被他冷漠眼神一掃,又畏懼止步。
李鳳岐不緊不慢與葉知禮同行,兩人在宮門前分別,臨上馬車前,李鳳岐忽然出聲道:「齊國公可是在為二公子憂心?」
葉知禮眼神微閃,憂心忡忡地嘆了一口氣:「是啊,早知會有如今局面,我當初就不該同意他從軍。」
李鳳岐睨他一眼,也附和道:「是啊,若是當初二公子入得是玄甲軍,或許就不會有今日兩難的局面了。」
葉知禮勉強點頭,心中揣度他忽然說這一番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他微微眯起眼睛,難不成是永安王看出什麼了?
隨即他又在心裡搖了搖頭,否定了這個猜測。他做得天衣無縫,永安王不該看得出來。
「現在再說這些都遲了。」葉知禮面露無奈,深深嘆息:「我只盼著殷家能念著夫人的面子,放小兒回來。」
說罷一副傷心過度不欲多言的模樣,朝李鳳岐拱了拱手,便轉身上了馬車。
李鳳岐看著他背影,嗤了一聲。
偽君子。
第53章 沖喜第53天 叫一聲老師
雲容急報傳回來後, 李鳳岐就沒再上朝。他稱病在府中修養,閉門不見客,將一波波上門的朝臣全都攔了回去。
神策統軍陳雲已經點齊五萬兵馬晝夜不停趕赴皁河, 最新傳回來的戰報,因連日大雪,皁河河面冰封已經十分厚實, 叛軍已經準備渡皁河。叛軍首領殷嘯之坐鎮中軍,殷承梧帶領小隊人馬已經度過皁河, 與陳雲的人馬交了兩回手。
陳雲領神策軍迎戰,不敵。
於是上永安王府拜訪的人愈發多起來。
「今日來得又是誰?」李鳳岐一邊餵隼一邊懶洋洋問。
「乃是侍中喬大人。」來通報的門房躬著身道:「可要回絕?」
「不必,」李鳳岐手一頓,沉吟片刻,道:「將人請進來吧。」
葉雲亭正給狼王梳毛, 聞言訝異看他:「王爺不是說這幾日誰也不見?」
這幾日, 朝臣們來了一波又一波。有的是想來討個准信;有的是來給李蹤當說客;還有的, 則純粹是擔憂戰局,想求李鳳岐出面平定亂黨穩定局勢。
但不論對方出於何種目的,李鳳岐都沒見。只將養病的姿態拿捏得十足, 兩耳不聞外頭紛爭。
「喬侍中與旁人的來意不同。」李鳳岐默了默。最後只能這麼說。
門下省侍中喬海仁,今年六十有四, 官居一品, 卻一生未曾娶妻, 過得十分清貧。他所有的俸祿,都捐出去建了善堂學堂。在民間有比肩青天的美名。
他出身寒門,一心為百姓謀福祉。在顯宗皇帝在位期間,因數次直言顯宗荒淫無度,虛耗國庫, 幾度被貶。後來顯宗皇帝薨逝,李蹤繼位,李鳳岐輔政,他方才官復原職。
這是個直臣,一生清貧,兩袖清風,從不沾染朝堂之爭,只兢兢業業履職。
李鳳岐與他來往雖然不多,卻對他十分敬重。
說話間,喬海仁已經被請了進來。一身官服穿得板板正正,發須花白,面如橘皮,只一雙眼睛十分清明,藏著銳利。
他上前拱手:「王爺,王妃。」又看向李鳳岐的腿,關切道:「王爺的腿疾可好?」
李鳳岐請他坐下,命下人上茶,笑道:「喬大人何時也會說場面話了?」
他的腿疾是藉口,滿朝皆知。
「非場面話。」喬海仁搖搖頭,不苟言笑:「王爺腿疾一日不愈,北疆便少了一名猛將。」
「我便是不良於行,也能護住北疆。」李鳳岐挑眉,親自提起茶壺,給他斟了一杯熱茶。
「那王爺為何不肯護住這上京城?」喬海仁端起茶盞,看著起伏的茶葉,長嘆了口氣,復又放下,語重心長道:「若當真讓殷氏度過皁河,最先受苦的還是百姓。」
中州冀州雖距上京不遠,但叛軍一路急行而來,所帶輜重必定不多。加上天寒地凍不宜久戰,一旦他們過了皁河,必定會有一番搜刮以補充兵力。
最先遭殃的是周邊的城鎮村莊,以及其中百姓。
他在朝為官多年,歷經沉浮,不是完全不懂朝中紛爭,這些日子永安王與皇帝之間的明爭暗鬥,他也不是看不明白。甚至在得知永安王中毒後王府發生的諸多事情後,他也能理解永安王所做作為。
只是在他心中,百姓永遠在最前。所以他才不得不厚起臉皮,親自走了這一趟。
從前永安王落難,他未曾相助一分,如今卻要夥同其他人逼他以德報怨,實在厚顏。
李鳳岐看懂他的愧疚,並不在意,他語氣平和道:「先前之事,喬大人不必愧疚。此事一是李蹤封鎖消息,二則是我並不願在局勢未明前多有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