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84頁

  

    梁副部長笑著道。

    這種事兒當然得宣傳。

    好事必須傳遍全國。

    宣傳工作,還是組織上做的更周到。蘇青玉他們還原本是通過全國報宣傳一下的,結果糧食部還想宣傳的更到位,特意和蘇青玉他們擺拍了一個簽約儀式,還有和糧食部門領導握手的照片。

    糧食部專門寫宣傳稿的同志看圖說話寫稿子。

    寫了為了給廣大知青同志提供工作崗位,小紅旗糧油廠向愛國企業元華集團借款,並且得到了巨額款項的支持,在全國範圍內建設糧油站,此舉得到了糧食部的大力支持……

    隨後又單獨介紹了小紅旗糧油廠的來歷,說它就是一家由下鄉知青幫助當地生產隊建立的企業……把糧油廠與知青關係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後面也把元華介紹了一下,說元華屬於什麼企業,在華國有什麼投資,為華國的年輕人提供了多少工作崗位……

    反正三方都夸進去了。

    糧食部的領導們顯然也考慮的很周全,他們認為,多做宣傳,誇獎小紅旗糧油廠,是讓更多的企業能夠主動站出來,分擔一下壓力。誇讚元華,也是希望其他歸國的企業家能夠學習元華這樣的精神。

    最重要的是,不能讓英雄寒了心。做了好事,就必須讓人知道。這種正能量的事情,當然得多宣傳。

    等糧油站做好了,這不也是糧食部的一份成績嗎?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這文章和配圖,隨後在全國報,以及政府內刊上面都刊登了。

    這消息可在全國都掀起水花了。

    畢竟每個城市都有下鄉的年輕人。雖然通過高考回來一部分,但是高考錄取率不高啊,回來的只不過是一小部分,更多的還留在農村。

    有些地區,到現在還在安排人下鄉呢。

    所以這和知青有關的消息,簡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看著消息,好些人欣喜不已。雖然糧站崗位不會多,頂多也就幾個人,不會超過十個人,但是最起碼是有希望了。

    而且有了這件事情,也給大家提供了信心,說明國家也是重視知青問題的。

    也在認真解決。自家孩子肯定很快就能回家了。

    一時間,到處都在談論這事兒。

    京大的學生們也是通過報紙,才知道學生會的蘇主席這冷不丁的又上報紙了,而且還做了個大事兒。

    看著報紙上,蘇主席意氣風發的和人握手,簽字,拍照的樣子,一個個崇拜不已。

    這些大學生們很多都是知青下鄉考回來的,他們考上大學之後,心裡也惦記著曾經一起下鄉的知青同志。

    前陣子鬧出事情之後,他們也一直很關注知青回城的事情。

    沒想到他們只是在關心,而蘇主席卻已經動手在做這件事了。這怎麼不讓他們心生敬佩。

    這事情的結果是,蘇青玉甭管是在宿舍,還是在班上,亦或者在學生會裡,都受到熱切的目光。

    搞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就做了點事兒,大可不必這樣,」

    面對這種單純的目光,蘇青玉心裡多少有些心虛。

    她雖然也是解決了知青的一點就業問題,但是實際上她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小紅旗能夠走出來。

    只是借准了這個時機而已。沒有大家想的這麼偉大。

    高前進由衷道,「蘇主席,你真是我輩之人楷模。」

    蘇青玉乾脆也厚著臉皮了,道,「在其位謀其政,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不過如果大家要像我學習,我也是歡迎的。」

    學生會成員都笑了起來。

    跟著這樣的學生會主席,他們都覺得學生幹部生涯更有意義,也更有幹勁兒了。

    蘇青玉一想,突然道,「對了,你們對這事兒感興趣嗎?」

    大家都看向她。

    蘇青玉道,「我們這個工作剛剛開展,雖然有元華集團幫忙,但是如果有更多人幫忙,這件事情完成的就比較快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幫我們一起建糧站,也不需要你們在外地,就放寒假的時候,在你們當地幫忙就行了。」

    這可讓所有學生幹部們感興趣了。

    與其寒假在家裡沒有意義的待著,不如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大家紛紛附和道,「有興趣。」

    「願意幫忙。」

    蘇青玉見大家踴躍加入,高興不已,「那行,到時候咱們報個名,把各自所在家鄉寫清楚,我們到時候統一分配。當然,先說好了,沒工資的。我們現在還欠著巨額外債。不過到時候可以給你們一些糧油。」

    「蘇主席,什麼糧油啊,我們只是為了出一份力。」

    「不要報酬。」

    「就是,我輩之人對這些沒興趣。只想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

    「謝謝,謝謝各位。」蘇青玉欣慰又激動。

    除了學生會的人之外,蘇青玉也在班上號召了一下,讓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與進來。

    因為建立糧油站,也和經濟是有關係的,有興趣的,可以提前參與這種實踐活動。

    這種事兒得到了經濟學一班的學生的大力支持。

    「這種事兒義不容辭,我家就是省城的。」

    「只要不嫌棄我沒經驗,我可以幫忙,反正在家裡也是看書。將知識運用於實踐的機會可不多。」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8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梁副部長笑著道。

    這種事兒當然得宣傳。

    好事必須傳遍全國。

    宣傳工作,還是組織上做的更周到。蘇青玉他們還原本是通過全國報宣傳一下的,結果糧食部還想宣傳的更到位,特意和蘇青玉他們擺拍了一個簽約儀式,還有和糧食部門領導握手的照片。

    糧食部專門寫宣傳稿的同志看圖說話寫稿子。

    寫了為了給廣大知青同志提供工作崗位,小紅旗糧油廠向愛國企業元華集團借款,並且得到了巨額款項的支持,在全國範圍內建設糧油站,此舉得到了糧食部的大力支持……

    隨後又單獨介紹了小紅旗糧油廠的來歷,說它就是一家由下鄉知青幫助當地生產隊建立的企業……把糧油廠與知青關係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後面也把元華介紹了一下,說元華屬於什麼企業,在華國有什麼投資,為華國的年輕人提供了多少工作崗位……

    反正三方都夸進去了。

    糧食部的領導們顯然也考慮的很周全,他們認為,多做宣傳,誇獎小紅旗糧油廠,是讓更多的企業能夠主動站出來,分擔一下壓力。誇讚元華,也是希望其他歸國的企業家能夠學習元華這樣的精神。

    最重要的是,不能讓英雄寒了心。做了好事,就必須讓人知道。這種正能量的事情,當然得多宣傳。

    等糧油站做好了,這不也是糧食部的一份成績嗎?

    為了達到這些目的,這文章和配圖,隨後在全國報,以及政府內刊上面都刊登了。

    這消息可在全國都掀起水花了。

    畢竟每個城市都有下鄉的年輕人。雖然通過高考回來一部分,但是高考錄取率不高啊,回來的只不過是一小部分,更多的還留在農村。

    有些地區,到現在還在安排人下鄉呢。

    所以這和知青有關的消息,簡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看著消息,好些人欣喜不已。雖然糧站崗位不會多,頂多也就幾個人,不會超過十個人,但是最起碼是有希望了。

    而且有了這件事情,也給大家提供了信心,說明國家也是重視知青問題的。

    也在認真解決。自家孩子肯定很快就能回家了。

    一時間,到處都在談論這事兒。

    京大的學生們也是通過報紙,才知道學生會的蘇主席這冷不丁的又上報紙了,而且還做了個大事兒。

    看著報紙上,蘇主席意氣風發的和人握手,簽字,拍照的樣子,一個個崇拜不已。

    這些大學生們很多都是知青下鄉考回來的,他們考上大學之後,心裡也惦記著曾經一起下鄉的知青同志。

    前陣子鬧出事情之後,他們也一直很關注知青回城的事情。

    沒想到他們只是在關心,而蘇主席卻已經動手在做這件事了。這怎麼不讓他們心生敬佩。

    這事情的結果是,蘇青玉甭管是在宿舍,還是在班上,亦或者在學生會裡,都受到熱切的目光。

    搞得她都不好意思了。

    「就做了點事兒,大可不必這樣,」

    面對這種單純的目光,蘇青玉心裡多少有些心虛。

    她雖然也是解決了知青的一點就業問題,但是實際上她最根本的目的還是為了小紅旗能夠走出來。

    只是借准了這個時機而已。沒有大家想的這麼偉大。

    高前進由衷道,「蘇主席,你真是我輩之人楷模。」

    蘇青玉乾脆也厚著臉皮了,道,「在其位謀其政,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事情。不過如果大家要像我學習,我也是歡迎的。」

    學生會成員都笑了起來。

    跟著這樣的學生會主席,他們都覺得學生幹部生涯更有意義,也更有幹勁兒了。

    蘇青玉一想,突然道,「對了,你們對這事兒感興趣嗎?」

    大家都看向她。

    蘇青玉道,「我們這個工作剛剛開展,雖然有元華集團幫忙,但是如果有更多人幫忙,這件事情完成的就比較快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興趣幫我們一起建糧站,也不需要你們在外地,就放寒假的時候,在你們當地幫忙就行了。」

    這可讓所有學生幹部們感興趣了。

    與其寒假在家裡沒有意義的待著,不如做一點有意義的事情。

    大家紛紛附和道,「有興趣。」

    「願意幫忙。」

    蘇青玉見大家踴躍加入,高興不已,「那行,到時候咱們報個名,把各自所在家鄉寫清楚,我們到時候統一分配。當然,先說好了,沒工資的。我們現在還欠著巨額外債。不過到時候可以給你們一些糧油。」

    「蘇主席,什麼糧油啊,我們只是為了出一份力。」

    「不要報酬。」

    「就是,我輩之人對這些沒興趣。只想度過一個有意義的寒假。」

    「謝謝,謝謝各位。」蘇青玉欣慰又激動。

    除了學生會的人之外,蘇青玉也在班上號召了一下,讓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與進來。

    因為建立糧油站,也和經濟是有關係的,有興趣的,可以提前參與這種實踐活動。

    這種事兒得到了經濟學一班的學生的大力支持。

    「這種事兒義不容辭,我家就是省城的。」

    「只要不嫌棄我沒經驗,我可以幫忙,反正在家裡也是看書。將知識運用於實踐的機會可不多。」

', intro:'', //章節vip標識 vipStatus : 0, //上一章id prevId :'149b3997921c5', //下一章id nextId :'4d2fdb790f6f1' }; book.chapterUrl = '/book/68663/chapterId.html'; book.url = '/novel/68663.html' user.Info = { "id":0, "recommend":0 };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