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0頁
蘇青玉笑著道,「指導工作倒是談不上,這次倒是可能要常駐了。也要辛苦各位了。」
青山縣領導們:「……」
蘇青玉道,「走吧,先回縣政府去開會。各部門負責人都叫上,先把市裡的通知宣布了。」
說完就上了車。讓左亮繼續開車往前面走。
見她車子走了,縣裡的幹部們趕緊兒也上了自己的車子跟上。
路上都在嘀咕著,這市領導太雷厲風行了。
不怪蘇青玉對他們沒什麼熱情,蘇青玉對他們已經是相當忍耐了。
這要是在花崗,要是花崗下面有哪個鎮被帶成這樣,她肯定能直接拍桌子批評人呢了。
邊州窮,你青山還在邊州裡面混了一個最窮。這能讓人不窩火嗎?
沒人上學,你就乾脆不修好學校,這能讓人不生氣嗎?
也因為蘇青玉表現出的這個態度,青山縣的領導們一改往日裡不溫不火的態度,這會兒一個個急急忙忙的發通知,召集人過來開會。
布置會議室,準備材料。
饒是這樣,蘇青玉都在會議室裡面等了五分鐘了。
蘇青玉看著在座的幹部們,她手裡有從市里組織部拿到的一份青山縣所有幹部的名單。特別是這些主要領導們的履歷情況。
在座的這些,曾經也是各有成績的。要不然也沒辦法當上縣裡的領導。
所以能力還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也許是環境所致,來了縣裡之後,竟然就做不出成績來了。
蘇青玉心塞之餘,只能儘量的讓自己對他們有信心。相信他們只是受青山縣的大環境所限,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都會好起來的。
「昨天市里開了會,會議主題是關於青山縣農村改革試點的計劃。」
她看著在座的幹部們,「青山這幾年一直都是邊州發展最慢的縣,各方面數據都是墊底的。」
這話直白的讓在座的幹部們都臉紅的低頭。
有些垂眸,也不好意思和蘇青玉對視。
「青山窮,窮的是老百姓,苦的也是老百姓。為了讓老百姓過上富裕的生活,跟上國家改革開放的步伐,青山必須也進行改革。」
「以下,我宣布關於青山改革方面的幾點計劃。」
她將市里決定好的改革計劃一一宣讀。
青山幹部越聽,眼睛睜的越大。
這動作還真不小啊,這是要讓整個青山縣都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啊。
這些青山的老幹部們多少年都沒有過其他動靜了,冷不丁的來這麼一下子,頓時各個都有些不適應。
他們能夠想像到,這些政策一旦實施,將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
從上到下,所有幹部都得動起來了。
關鍵是,這計劃裡面,市裡的意思是也就教育這一塊會補貼錢,其他方面,市里都不會給他們投入錢。
讓他們自立更生。
他們從哪裡去弄錢來搞建設啊。這可真是愁死了。
蘇青玉道,「為了保證這些政策有效實施,市里也安排我常駐青山,為你們解決改革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
說的好聽,其實大家都懂,蘇市長這是在這裡監督大家工作呢。以後他們全縣的同志都要在這位的眼皮子底下工作了。
高縣長緊張的看了眼徐書記,徐書記這會兒也有些慌。
他就要退休啦,這是他退休的最後一屆,他還想著安安定定的就退休的,結果這要退休的時候來這麼一下……
這要是搞砸了,他還能順利退休嗎?
之所以覺得會搞砸,是因為徐書記在青山這麼多年不是白待的,之前也有幹部要改變青山,然後沒多久人就申請調走了。
他認為,這位年輕的蘇市長可能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很有可能中途見不到成效,然後就放棄,最後不了了之。而這麼大一個改革項目如果失敗了,誰來承擔這個責任?
還用問嗎?
青山其他幹部們則有些不自信,覺得這麼大的工程很考驗人的能力問題。
但是甭管他們怎麼想,這事兒已經是市里定下來的,不能更改的。
想改變市裡的決策,那是不可能的。
就在眾人忐忑不安,心慌意亂的時候,蘇青玉沒給他們反應的時間,而是開始一一詢問青山縣裡的情況了。
比如目前縣裡的教育情況,財政情況,農業人口數量和耕地情況。
青山縣的這些同志倒是早就準備了相關材料,蘇青玉一問,他們也能回答出來。
蘇青玉點頭,「這些數據只能做參考。我需要最新,最詳細的數據。所以青山縣立馬開展一次全縣範圍人口普查。
其中,適齡兒童人數、青年人,中老年人人數都要有詳細的數據。」
青山縣民政部門負責人急忙應下了。
「農業部門重新統計耕地數量。包括現在已經收上來還未重新種植的土地有多少。統計一份農民同志的耕地年收入狀況。各村要保留有詳細的數據。細緻到每一家每一戶。」
光這幾項任務,就足夠讓整個青山縣上上下下都忙碌起來了。
蘇青玉道,「為了保證基層幹部能夠儘快完成這些工作。建議縣裡組成工作小組,各個鎮安排幹部親自下鄉,不要等著下面幹部交數據。效率,同志們,我們這次要追求效率。這些工作,十天的時間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