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只是與程蘇兩人不同的是,他除了送了自己這條命,還因為是犯官,連累到子孫三代不得科舉,九泉之下,也不知他有無後悔。
**
初冬的第一場細雪中,一名少年乘一輛馬車,扶兩具靈柩出了城門。
馬車裡有女童細弱的聲音傳出:「哥哥,下雪了,你進來坐罷。」
「不用。」
少年回道。他坐在轅座上,有細雪飄在他的頰邊,冰澈入骨,他的目光也如雪花一般冰冷漠然,面目瘦削冷硬,再也尋不見一絲曾經的笑鬧模樣。
☆、第59章
金陵。
聲聲炮竹響中,珠華度過了在異世的第一個新年。
年味比她以前過的那些都要充足得多,打臘月二十三開始,掃塵祭灶吃灶糖,守歲接神飲屠蘇,作為還在換牙期的小孩子,她這幾天應該尤其開心自在,因為一般人家過年期間都會變得寬容,除非頑皮到闖禍,不然大人們都只會含笑放任,不會撿在這幾天訓斥小輩。
——但珠華一點也開心不起來。
因為她知道了蘇家的事。
蘇家沒出事前,張推官瞞著未說,是不欲她添亂;但已經出了事,還出的是那麼大的事,她作為蘇家未過門的兒媳婦,張推官是萬萬不能再瞞她的,在多方打聽,確認前因後果之後,便語氣沉重地告知了她。
雖然距離知道的那天已有一段時間了,但珠華想起來,心情仍舊鬱郁。
她沒想到蘇家會那麼慘。
明明張推官先前跟她說按常理不過「貶官乃至罷職」,誰知不出一月,蘇家會直接家破人亡。
簡直一下從普通模式進入地獄模式。
即便跟蘇家夫妻素未謀面的珠華聽到的時候心都抽抽了一下,她不敢想她那個小「未婚夫」的感受。
珠華自己親緣淡漠,但不表示她理解不了親情,以及不嚮往親情,只是親媽早死,親爹路人,該著她缺這一塊,既得不到,只好也不要罷了。
隨便爹還是娘,給他留一個也好啊。珠華默默想,怎麼一下子就全沒了呢,他年紀也不大,正經還是個未成年人,這一下打擊受的,怎麼是好。
而在同情蘇長越的同時,她冷靜又微微有點糾結地知道,這門親事定了。
她在拒絕沈少夫人的時候只是單純不能接受她的小兒子,但不表示她就拿定主意要嫁給蘇長越,假使蘇家安然無恙,那她的態度仍在搖擺中,她保留自己重新選擇的權利。
但現在不用考慮了。
她父母雙亡,成為孤女的時候蘇家沒有另選良配放棄她,而今蘇家蒙難,她要提出退婚那不僅是不講信用,而直接是道義的問題了。
無論她有多么正當的理由,一旦她做出這件事,對於蘇長越來說就是雪上加霜,落井下石,是撒在他傷口的一把鹽,情況再壞一點,更有可能變成壓垮他脊背的最後一根稻草——總之,她不能這麼幹。
人曾投之以木瓜,她就算報不了瓊瑤,也不能扔一悶棍回去。
——但一個多月後,一記飛來悶棍差點把她打暈。
**
二月末,春生大地,草長鶯飛。
小跨院西南角上的海棠樹抽出鮮嫩枝葉,花開滿枝,遠望如一片粉雲,給整個小跨院都帶來了春意。
月朗來說蘇長越到來,請她去見的時候,珠華正在樹下試圖剪一枝合適的海棠花回去插瓶,聽到險些疑心自己聽錯:「什麼?」
他這個時間難道不是應該在老家守孝?當時聽說他是扶了父母靈柩回老家安葬的,兩邊隔太遠,張推官和珠華沒辦法親身前去,但張推官有寫信並附白包過去,珠華也在裡面捎了一張紙,寫著勸他節哀之類的,如今回信未至,他怎麼倒本人來了?
「是蘇家少爺。」月朗看出她的疑問,肯定地道,神色里還有點同情之意,「人瘦了不少,看樣子很吃了苦。」
蘇長越上回雖是來去匆匆,但他形貌出色,下人們都對他記憶深刻。
經此大變,怎麼能不吃苦。珠華下意識想了一句,方反應過來,放開花枝,把剪刀遞與玉蘭,往月洞門那邊跑。
雖已有了心理準備,但及至走到廊下,真的見到蘇長越的時候,她仍是嚇了一跳。
少年背對著她立在屋裡,她先只能看見背影,這個背影瘦得快能用「形銷骨立」來形容了,此時天氣還有些倒春寒,人們都還穿著雙層的袷衣,他也不例外,但這袷衣在他身上都顯得寬曠曠的,倒如大袍一般。
再等少年聽到動靜轉過臉來,一雙眼睛冰冷無波,寒潭深寂,珠華被一凍,腳步都邁不開了。
這、這誰呀?
如果沒見過他遭逢劇變前的模樣,珠華也許不會有什麼特別感觸,挨這麼個冷眼,她指不定還要還個白眼回去,但此刻她心裡卻在驚訝之後,冒上了說不出的淡淡的酸楚。
她想起了上回蘇長越臨走時偷偷沖她眨眼的那個笑容。
他曾那麼意氣明朗。
但現在一點那時候的影子都尋不見了。
曾經的那個少年好像被打碎了,摻入磨難,再硬生生重新捏合,捏成如今這個陌生模樣。
珠華形容不好自己的確切感受,她只覺得很不舒服,甚至有點傷心,當然不是被他一個冷眼打擊的,而是——這大概仿佛某位大師曾說過的那句「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打碎了給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