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頁
李氏:「三丫嘴也饞,一天到晚閒不住,養的嘴都叼了。」
三丫待在家裡,顧筱做什麼總有她一份,甜的鹹的,尤其是肉吃的最多,養的肥嘟嘟的。
「小娃娃吃得多長的快。」顧筱沒孩子,不太好插話,她咳了一聲道:「做飯有人捧場最好啦,晚上給三郎做夜宵,問他想吃什麼,只會說吃啥都行。」
陳氏掩唇輕笑,「那還不是你做的好吃,要問大娃,大娃只會說想吃小嬸做的。」
……
食肆開業定在三天後。
第二天是在巷子裡做生意的最後一天,晚上賣不掉的東西全送給客人了,壽司,章魚小丸子,烤生蚝,小籠包都裝紙盒裡,送給吃到最後的客人,「後天開業,還來捧場。」
「肯定去,兩天不吃心裡掛念,肯定去!」
「到時候可得多點好吃的啊,什麼都好,就是菜式太少。」
沈二娃也能獨當一面了,「慢慢會有新菜式的,您常來。」
送走最後一位客人,沈家人簡單吃了頓晚飯,明兒食肆里的鍋碗瓢盆都要搬到新地方去了,買的兩個婆子忙完了就回來住這兒,陳氏他們回家裡住。
不過今兒就不回去了。
次日一早,沈家人早早起來收拾東西,先是桌椅碗筷,再有就是鍋具,食肆煮麵煮粉用的大鐵鍋,還有烤生蚝的架子,做章魚小丸子的鐵盤,蒸包子的竹屜……
都要帶過去。
新地方乾淨敞亮,廚房比原先的大得多,東西放好,然後再回去把食材運過來。
生蚝肉菜都昨天都做完了,運的是米麵,油,鹹菜,各種調料醬料,還有鹵湯骨湯螺螄湯。
這些可是沈家食肆做大的根本。把這些收拾好,再用板車推過去,她們收拾的早,天清清涼,忽然間,門口響起馬蹄聲。
沈大娃從車上下來,「你們收拾地夠早的,別用板車了,用馬車吧。」
陳氏問:「還租個馬車幹啥,離得又不遠,推就推過去了。」
沈大娃:「不是租的,我買的,搬完東西給馬兒餵把豆子,它最愛吃豆子了。」
陳氏愣在原地,沈大娃回來兩三天了,她怎麼不知道他還買了馬車。
沈大娃看著陳氏的臉,「您這麼看我幹啥,我在外面,用得到馬車,總不能一直租吧。」
這幾個月賺了三百多兩銀子,買馬車就花了一百八十兩,交給周氏六十兩銀子,他身上就剩六十兩。
再說了,馬上就成親了,鄭姑娘在撫寧,他總不能租馬車去接親吧。
陳氏扯了扯嘴角,「這麼個大件咋不和家裡商量商量。」
「我寫信回來,你們再給我寫信,啥事兒都耽誤了。」沈大娃幫忙搬東西,「我先送一趟,然後再來接。」
陳氏沒說什麼,沈大娃可是家裡第一個買馬車的人,她面上也有光。
有馬車,家裡大大小小的東西都沒拉下,連勺子筷子都帶著。
把東西搬過去,也到中午了,一家人簡單吃了個飯,就開始收拾東西。
桌椅擺好,廚房的東西放好,第二天要用的豬肉羊肉,蘿蔔青菜買好,發包子的面,章魚啥的,里里外外都要買。
搬了新地方還做了新鍋,打了新的烤架,就怕忙不過來。
陳氏問顧筱,「咱們備多少東西呀?」
天熱了怕東西壞,又怕不夠賣。
以往食肆一天能賣三十多屜包子,六十多份壽司小丸子,面和螺螄粉二百多份,炸物八九十斤,生蚝賣的最多,五百多斤。
那也是因為生蚝殼多肉少,賣的才多。
這樣一天光流水就有七八十兩,一天能賺四十多兩銀子。
換了新地方,一樓八張桌子,二樓四個雅間,一間能坐六個人,要是都坐滿那就是五十六人。
那備多少東西賣。
李氏也看著顧筱,賣的越多賺的越多,要是東西不夠賣,那豈不是眼睜睜看著錢溜走。
顧筱抿了一下唇,醬料是夠的,老家醃的酸筍也送過來了,「就按著從前的兩倍準備吧,如果中午賣的好,下午再去買肉也來得及。以後送生蚝可以多送點,先照著七百斤送。」
畢竟烤生蚝賣的貴,應該賣不了那麼多。
陳氏點點頭,「肉菜,還有糖鹽,多備點,讓大娃去買……」
一家人忙的跟陀螺似的,第二天一早就過來發麵,剁餡兒,蒸米飯。
骨頭湯熬的香噴噴的,卻被旁邊螺螄湯的味道蓋住。
陳氏幾下就捏好一個包子,李氏試了試烤架的炭火,大娃把酒桶搬上來,二娃在櫃檯上磨好墨,二丫拿著抹布,把桌上的灰塵擦乾淨。
顧筱翻看了一遍菜單,看有無缺漏。
按理說換了地方租金貴了,價錢也該漲一點,但沈家食肆的菜單價格沒變。
都是熟客,漲個幾文錢也沒啥用,還不如多買點。
素麵三十文一碗,加羊肉的五十文,小籠包壽司小丸子都是八十文一份,烤生蚝炸雞柳一百文一份,雞架六十文,雞翅雞腿一個三十文,一對五十文。
新加的是啤酒,在井裡冰過,味道淡淡的,就是沒什麼氣,一大壺只要十文錢。
一壺能倒四杯,算是物美價廉了。
酒樓里都是螺螄粉的味道,沈老爺子在門口,等到中午放了兩掛鞭炮,把招旗上蒙著的紅布一揭,沈家食肆就開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