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4頁
但就像華夏的《敵營十八年》(1981年)曾創下99%的恐怖收視成績,以及《渴望》(1990年)98%的收視佳績,只能說這是特定時代下的產物。
這些已經是老黃曆了,隨著時代的發展,觀眾審美的提高,這種收視成績基本不可能再出現,50%的收視率放在21世紀來臨之際,已經可以說一聲是逆了天的存在,絕對統治級的作品。
面對這種摧枯拉朽之勢,在韓國電視節目製作圈子裡,無論傾向於KBS、MBC的人,還是覺得千原凜人是個外來者的傢伙,都不得不捏著鼻子承認了千原凜人的強大——韓國人被迫認可外國人的形式很奇特,他們嘴上絕對不會承認千原凜人是當前韓國排名NO.1的製作人,但只要在聚會中有人一提千原凜人的名字,立馬場面就會寂靜下來,像變成了追悼會一樣,接著這個話題就到此為止了。
大概,在韓國本土打不過千原凜人一個外來戶,這些韓國同行們自尊心很受傷,但面對這種無法置疑的收視成績又說不了狠話,說了也只能被人笑掉大牙,也就只能這麼憋著了。
遇到千原凜人這種硬把成熟期作品搬到初始階段,如同穿著一身神裝衝進新手村的傢伙,只能說他們夠倒霉的。
蒼天不公啊!
SBS製作中心面對這種情況,自然士氣大振,畢竟千原凜人已經用實際行動,幾次三番的證明了SBS也可以長出參天大樹,SBS已經是塊肥沃的土地,那自己能達到什麼高度,完全就看個人本事。
那沒得說,自凡進了這個行業的人,收視率就是命根子,誰都想自己的命根子更硬更強一點。
SBS製作中心士氣+1000,凝聚力+1000,千原凜人就像成了某種象徵性的圖騰,或者說更像一個會行走的大燈泡,走到哪裡都開始接受注目禮,尤其是十一月底最高分時收視率觸及到了50%收視線後,這種情況更明顯了。
他的個人聲望更是再上一層樓。
在《藍色生死戀》取得成功後,基本就沒人再敢質疑他了,現在《大長今》眼看就要破近些年的韓國最高收視紀錄,SBS製作中心的PD們幾乎都可以說一句言聽計從,在他發了話之後,連討論都不想討論了,集體顯得俯首帖耳,就是韓國人的本性還在,偶爾說話還是高一聲低一聲——這已經是韓國人面對強者的標準姿態了,梗一下脖子後馬上反應過來不對,聲音瞬間就落到了40分貝以下,顯得憨厚老實,但三分鐘後又忍不住得梗一下脖子,在高傲和低調之間來回循環。
千原凜人對此也有點習慣了,在接人待物上,他本身也不是多嚴苛的人,更何況想讓韓國人別高聲說話,別梗脖子,除非擊斃了他,不然總是會有的。
SBS的理事會中的財閥代表自然也大喜過望。他們壓力也很大,SBS電視台沒人看,就算幫著財閥們說話也不管用,但現在SBS的全天收視率上來了,新聞節目自然也會水漲船高,他們的新聞部門也就可以做些原本就該進行的報導了,至少不會讓KBS一家說話,就替總統鼓吹。
他們當初只是死馬當活馬醫,沒想到千原凜人能力強到這種程度,僅用了一年多一點的時間,竟然把死馬醫成了活馬,甚至還有醫成千里馬的跡象,這不高興都不行。
現在,SBS也能抨擊一下總統新政中的不足,闡述一下這些新政對韓國未來的影響,表達一下擔憂,讓民眾們多三思一下——大家不要只聽總統的一面之辭,總統要拆分巨型企業,這是在破壞韓國的根基,讓韓國徹底在國際上失去競爭力,只是一個理想主義瘋子的囈語!
要警惕啊,要明辨是非啊,韓國民眾們!
當然,也不能做得太明顯,「中立客觀」這新聞傳統牌坊還是要的,反正就是雞蛋裡挑骨頭,就算挑不出骨頭,也要把蛋殼打破,把蛋黃攪個一塌糊塗,讓大家誰都別想好過。
把韓國民眾弄暈就對了!
這些節目千原凜人不想多管,新聞局他基本都沒去過,是TV本部在直轄,而且也用不著他多管,韓國不缺噴子,真說起噴子的占比,韓國應該是中日韓三國中最高的,這應該也是為什麼韓國第一個要網絡實名制的原因——網際網路剛全面普及時,韓國噴子是世界上都有名的,走到哪噴到哪,隨著性子來,對自己的言論毫不負責,好好整治了一番才剎住這股歪風邪氣。
再說了,韓國的未來又不關他的事,無論是財閥幹掉了總統,還是總統剷平了財閥,他都無所謂。
同歸於盡了都可以,他沒意見。
……
《大長今》在韓國收視市場一枝獨秀,帶著《人魚日記》《搞笑一家人》《情書》《我們結婚了》《萬元大挑戰》等一大群小弟,把KBS和MBC壓製得都喘不動氣了,吸引了大量觀眾改換門庭,而在曰本的收視市場上,《大長今》反響同樣極好。
兩國是同步放送的,宣傳工作也都同樣下了血本,但在曰本,千原凜人的號召力比文慧英等韓國演員強不少,海報上他的名字比誰都大,占的面積基本等於所有主演的總和——因為經常上關東聯合的綜藝,文慧英等親近SBS的演員在曰本也相當有人氣,不過比起千原凜人還差點事兒,千原凜人在曰本是口碑的保證。
哪怕他把電視劇拍成了一坨翔,觀眾甚至在看完了第一集後都不會開噴,而是八成會耐心多看兩集,確定沒什麼反轉後再表達失望、遺憾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