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92頁

    在全球泡沫正式總崩的時候,香江倒是沒落後,港股這邊的網際網路概念股,都幾乎一周之內跟著納斯達克一起崩了。

    把這些先知先覺的利好因素捋清楚之後,顧鯤的想法也就很顯而易見了:

    他希望的當然是7月份護完盤之後,能走的儘量走。

    實在走不掉,那就最後重倉港股這邊的網際網路和電訊,把這波行情和後續一年半的網際網路泡沫聯動起來,趁著網際網路網熱最高峰的時候再脫身。

    也就是說,最差的打算,無非是因為過於愛國,過於仇恨索羅斯,不得不當個一年半左右的中長期股東。

    最後走肯定是要走的。

    那麼,在這些網際網路股裡面,顧鯤為什麼會具體選中盈科數碼和香江電訊呢?

    這是因為這兩隻股票太有名了,後世被作為港股網際網路泡沫的對比,有很多人分析過。

    盈科數碼是李老闆的二兒子,李二公子搞的,弄了一大堆網際網路轉型概念,號稱投了一堆網際網路初創公司,其實根本不值什麼錢。

    (從結果而論,盈科最成功的一次投資,應該是投中了後來小馬的騰雲科技。那次投資應該賺了三五十倍,不足百萬港幣的投資,網際網路寒冬中走的時候價值2600多萬。不過後來騰雲多值錢,大家都知道了,李二公子那次寒冬中自以為成功的脫手,被世人當成笑料笑了好多年)  

    但是,不管盈科實際的淨資產有多少乾貨,顧鯤知道李財閥就是會炒作概念圈錢——這個股票歷史上再2000年初最瘋狂的時候,市值居然達到了5800多億港幣。

    要知道,如今98年整個港股盤面才3萬億港幣市值出頭,到00年歷史上也就剛接近4萬億。一隻個股在4萬億總市值的股市里,就值5800億,那相當於整個市場15%了。

    而哪怕是20年後的2018年,在限游令出台之前騰雲股價高位的時候,騰雲也不過只值三萬多億港幣市值,而那時候整個港股市場的總市值已經有三十萬億了,騰雲最巔峰也不過只相當於整個恒生指數的10%。

    由此可以看出盈科數碼在第一次網際網路泡沫中的狂熱是多麼的不合理。

    但是這樣的不合理,也給了顧鯤解套跑路的信心。

    他知道,這樣一個未來虛高几千億港幣的股票,你真要從裡面抽逃出上千億的資金,那是絕對不可能的,馬上會讓信心崩塌、原形畢露。

    但是,5800億的狂熱盤子,只是想抽出一兩百億港幣,還是很輕鬆的。

    這不是瞎猜,而是有歷史證據證明的——歷史上,99年底網際網路最瘋的時候,李二公子就是拿著盈科數碼那個只有帳面虛值、並無多少實際淨資產的股份,去找滙豐銀行貸款,然後承諾把貸款用於收購香江電訊、且收購完成後把香江電訊的股份也追加抵押給滙豐銀行。  

    李二公子要求的貸款額是120億美元,折合940億港幣。但滙豐銀行真就答應了——可見,滙豐銀行多多少少是覺得,就算盈科數碼到了金融打包抵押市場上不值5800億,但1000億港幣左右還是肯定值的。

    就算考慮到這個940億港幣空手套白狼貸款里,滙豐銀行還有相當部分考慮是基於「你爹是李嘉城,就算你出事了你爹還是會救你的」,才敢給錢。那麼再打個折扣,從裡面抽個百億港幣級別的資金出來,應該還不至於提前崩。

    稍微弄幾個這樣的股票,顧鯤未來提前跑路就不愁了。

    第99章 謀定而後動

    「如今的盈科數碼和香江電訊是真的便宜啊,這幫香江人,對科技的走勢預測能力真是爛得跟屎一樣了。他們這輩子也就玩玩純金融,沒什麼別的前途了。論奮鬥和創新的精神,比河對岸的特區人真是差遠了。」

    看著如今建倉的幾支試水股的股價,顧鯤的內心著實是有些感慨的。

    兩年後實打實價值940億港幣收購價的香江電訊,如今在這波股災中,在此時此刻,顧鯤進場托盤之前,市值居然只有240億港幣!

    只有兩年後的四分之一。  

    盈科數碼雖然也便宜,眼下市值才幾十億港幣,不足百億。但畢竟這公司沒什麼乾貨,就是號稱風投了一些矽谷那邊的項目和內地的初創網際網路公司,顧鯤反而覺得只值幾十億也是應該的。

    (98年4月的盈科數碼連騰雲都還沒投,因為騰雲現在還不存在,歷史上要到11月份才成立。)

    對於香江電訊為代表的電訊股被如此低估,顧鯤也問過梁勁松,希望他從專業人士的角度給出解答。

    然而,梁勁松的分析卻讓顧鯤大跌眼鏡,因為他根本不這麼看。

    「哦,老闆,你這話我完全不能苟同,你要說香江電訊因為這次的股災,被壓低了一小半市值,這個我承認——索羅斯興風作浪之前,香江電訊的總市值大約在400多億港幣,接近500。

    但是,那個數字完全已經能體現香江電訊的未來預期了——雖然它市營率、市淨率都很不錯,現金流和利潤率也很穩健。可是,香江電訊代表的是夕陽產業。

    它是做傳統大哥大通訊、電話業務和有線電視信號服務的。雖然它最近號稱要跟上時代,與其他網際網路基礎設施概念公司一樣經營寬帶業務,可是,它們既沒有拿出足夠誠意和決心的預算方案,也沒有跟韓國科技公司引進技術,將來肯定會被這個賽道的新玩家淘汰的。」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9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