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頁
楊總說的話,著實是句句在理。顧鯤也不得不承認,應該對這位央企老總高看一眼。
可以說,除了未來的九妖妖和伊拉克戰爭,這位楊總分析不出來之外。其餘的「金融危機向韓國和露西亞等東北亞地區蔓延」可能導致的中遠期後果、乃至未來華夏加入WTO的影響,這位都猜到了。
其實華夏的央企素來是不缺遠見之人的,比如真要是在電信業界內淫浸較深的人,去聽聽08年以前,華電信華聯通部分高管的內部講話,就能知道這些人對3G4G遠期應用、移動網際網路發力突破點的認識,甚至可能比騰雲的人還牛逼。
但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你知道了也沒辦法,誰讓你身在央企,無法做事呢。看準了的生意,依然要大浪淘沙賭命的民企去做,差距並不是在眼界上。
就說這一次的東南亞金融危機,雖然還沒徹底決出勝負,但其實每一階段從布局的時候開始,歷史就已經悄悄改變了。
顧鯤之前那些嗆聲的狠話、讓東南亞國家擺出團結姿態的架勢,乃至讓巴菲特出面看不起索羅斯,都會影響准空頭勢力的判斷。
那些不堅定的人,不會跟索羅斯一條心走到死,他們內部也是會分化瓦解的。
有些人就提前轉戰去東北亞,覺得那些地方或者是做慣了大洋國的狗,可以隨便收割不敢反抗主子,或者是自從露西亞解體後六年來一直軟弱可欺、內部寡頭混亂,到那兒去收割。
(註:很多90後和00後可能對90年代末的露西亞不了解,誤以為露西亞一貫是很強硬的。這其實是誤解。90年代末,葉某欽時代的露西亞就是一團亂麻,從頭到尾都是寡頭分髒,聯合外國資本一起收割。所以即使北上的那股資金力量沒那麼強,只要露西亞寡頭肯跟他們裡應外合一起賣國,還是有可能成功的,索羅斯不去他們也是敢下手的。
葉時代的露西亞跟後來普京時代的鐵腕強硬形象完全不是一個風格。甚至可以說露西亞的國家風格轉型,跟90年代末被金融危機波及、被收割有很大關係,這種危侷促使了普京的接班,然後就換了一個樣子。)
所以其實顧鯤如今面對的敵人,比原本歷史上是要更弱一些、已經分化過一波的了。
只不過,韓國的命運顧鯤沒怎麼想過去幫助,露西亞方面他也傾向於順其自然,不去過多改變歷史(反正顧鯤在那些地方沒有利益)
如此一來,「露西亞因為受到狙擊、變得強硬、重新將石油業國有化並增產」,也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一直到2001年,油價的滯漲肯定是避免不了的。
01年華夏加入WTO之後,02年開始會微微預熱啟動上漲程序,至於真正的爆發式大漲,還是得等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然後才是持續五六年的油價超級大牛市。
對於顧鯤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先捏著油,把法理上的利益占全了,勘測、做準備,但不開採,至少憋3年。
最好就是01年開始逐步施工、03年全面量產。
「楊總說得很對,我大概率覺得,露西亞人這波被金融戰波及後,有可能導致油價兩年的滯漲。而且,最近國際投資對於網際網路概念比較熱捧,全球科技投資有偏向傳媒務虛的傾向,任何實物資產肯定都漲不了。
依我看,雖然華夏方面加入WTO的談判很努力,可是至少還面臨兩三年多個回合的交鋒,02年能加入就不錯了,我們就按照那個時間點為基準,來儲備技術、部署量產吧。具體需要哪些投入、怎麼個合作,還請楊總給我一套方案。順便幫我評估一下,按照這種模式,這個油田在金融層面能夠預估值多少錢。如果我願意用油田抵押、或者做轉股債,能怎麼個做法。」
聽顧鯤這意思,楊總也心裡有數,這是確實打算一條龍承包給華海油。
既然如此,其他倒也好說了。開採成本和每桶毛利稍微高估一點,也不是什麼問題。
第115章 有德者居之
一個油田的經濟價值應該怎麼估計?
很顯然不能按照目前的國際油價,甚至不能按照預期的國際油價,簡單乘以儲量來計算。
前文已經說過,每一桶油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油田裡,價值是不一樣的,預期開採成本必須扣除。
所以,華海油幫顧鯤估算了預期開採成本後,估值才能繼續往下談。
「假設3年後油價為40美元每桶基準,扣除油價風險波動因數,在投資評估環節按35美元計算。
使用新的海上平台技術,開採成本控制在15美元每桶。每桶基礎毛利為25美元,投資評估環節認定毛利20美元。按照22億桶儲量下限估算,總基礎毛利為550/440億美元。」
「假定持有開採技術的國際開採巨頭,入場的行業基準毛利分配率為25%,可以歸因於油田所有者的穩健金融期權利益為330億美元。」
楊總手下的華海油工程師、和建行方面緊急派來的高級評估人員,很快對蘭方方面的訴求,進行了詳細的評估和解答,那服務態度簡直好得一筆。
開發油田的事兒,不是那麼容易直接談的,理論上得招標。但是以儲量權先搞點融資、投一點可轉債,卻是相對便捷的。
尤其是地主顧鯤眼下正好有大筆融資需求,是甲方自己很迫切,那就更是天賜其便了。
建行在國內四大行里論實力其實排得是比較靠後的,不過那麼大的銀行,要接一個外國幾十億桶級別的油田的融資還是輕鬆能承接得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