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
那個家裡有包租公的水手一聽,覺得道理也算不錯。
雖然蘭方看起來因為有顧鯤,前途不錯,但靠顧鯤一人之力,應該也無法讓蘭方超越大馬甚至李家坡吧?
如果能去大馬最好的城市當包租公,可不比在蘭方當包租公爽?
那些對顧鯤沒有絕對信心和信仰的包租公、小地主們,差不多都是這麼想的,然後就動心了。
他們的眼光,估計也就跟1945年才當漢奸的傢伙差不多蠢了。
……
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分黑白,往來爭榮辱。
芸芸眾生在那裡有血有肉地奔著自己的前途。
顧鯤和朱猷棟,卻如俯瞰眾生的神靈一樣,把所有蘭方人的抉擇,都化作一張張冷冰冰的數據統計表。
短短一周之內,顧鯤的計劃就執行了個七七八八,把國民徹底鑑別區分了出來。
「有一萬七千七百餘人,準備移民大馬,均滿足年齡50歲以上、或雖年齡低於50歲,但有一定生理障礙。每人一次性五千美元大馬商業養老保費補貼,四千美元置業補貼,此部分共計支出1億6千萬美元。」
「有五千八百餘人,同樣準備移民,但不滿足年齡或健康補貼條件,主要是父母超過50歲的獨生子女,願意跟隨父母移民、全家人在一起將來有個照應。這部分人不滿足國家給付十年期商業養老保費,國家只贊助四千美元置業補貼。此部分支出2千4百萬美元。」
「另有三千九百人,之前在蘭方無正當職業業,以出租商鋪、住宅或經營農場收取佃租為業。不滿足任何國家補貼條件。但因為相信國外資產降價後的抄底機會,願意以國家保護價出售在蘭方的一切土地權益,移民去吉隆坡檳城柔佛巴魯等地置業繼續當包租公。
為收購這部分人的地產,以及其他因為前兩款條件移民出國人遺留的地產,基金會支出共計3億7千萬美元。」
顧鯤把這份報表上的主要數據,如實匯報給了朱猷棟。
目前來說,直接開支最大的一筆,還是用於把想移民的短視者的不動產全部買下。
3億7千萬美元看起來挺多,但實際上完全是必要的。尤其是最後那幾千個包租公包租婆人口就花掉了2億多美元——三千多人口,基本上相當於六七百戶人家了,蘭方之前沒有生育限制,平均每戶都有四點幾口人。
六七百戶包租公/農場主,平均每戶的地產價值都有一百多萬令吉,還要給保護溢價,加起來就是八億多令吉,折合兩億美元了。
不過這麼一番整肅下來,效果也是立竿見影的。
蘭方國內的國籍人口總數,一下子跌到了6萬出頭,而經濟活力完全沒受到影響——移民走的幾乎都是包袱,沒有什麼創造財富的能力,留下最多也就提供點消費,提供不了什麼產出。而蘭方這種旅遊型國家,根本不需要內需拉動經濟,它只需要遊客的外需就行了。
如今每年華夏來個二三十萬人次遊客,遊客十幾天的消費抵得上本國人口小半年的生活費了。
另一方面,蘭方的成年人文盲率從23%降低到了2%,小學畢業率96,初中率88。在90年代末的東南亞,這樣的數據已經可以超過李家坡。
此外,蘭方的土地權益脈絡,經此一番清理,也明晰了很多,以後顧鯤再要大展拳腳,幾乎不會再遇到釘子戶問題,也便於全國一盤棋統一規劃。
顧鯤從來不覺得進入當代社會之後,土地兼併還有什麼可怕的,尤其是在小國,因為農產品和糧食本來就不指望本國耕種自給自足,那麼點人國際市場上隨便買就好了。
土地兼併不集中的話,未來蘭方貴族化之後,顧鯤想控制建設用地規模、把房價炒高都很難,因為太多人有土地可賣了。蘭方2600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要自然達到「寸土寸金」的稀缺,那起碼人口得比李家坡還多,那就是四五百萬人以上了。
蘭方未來才幾十萬常住人口、加上更多的遊客,所以指望自然稀缺是不可能的,只有顧鯤利用控制土地源頭,製造人為的稀缺和高端,就跟香江那些地產家族一樣。
顧鯤的計劃,是準備把大批適合農用的地皮,精挑細選優化一下,按照土地肥力、礦物元素特性,分別弄成榴槤、貓屎咖啡的特大國營種植園,畫一條紅線把上千平方公里的國土用強行永久耕地集中花掉。
如果不行的話,他還可以發展馬來沙撈越州、沙巴州最有名的燕窩業,搞一些自然保護區,只允許國營的保護隊有序收取燕窩。(世界上最有名的燕窩就在馬來西亞的婆羅洲,也就是蘭方對岸那個大島)
從人口到土地到國民素質,顧鯤僅僅用了幾億美元,就徹底整合起來了。
第79章 強勢反擊
不到半個月的時間,數億美元的開支如流水一樣花了出去,卻也讓顧鯤把蘭方上上下下的利益關係徹底梳理整合了一遍。
這五個多億的美元,還不是在顧鯤和朱猷棟之間左手倒右手,而是真真切切散給了平民,乃至外國保險公司、沙撈越州的房地產商。這些錢,在未來的港幣危機中,將不可能再被顧鯤作為彈藥組織起來,散出去就是散出去了。
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人開了上帝視角,能前知二十年後知二十年,那麼他或許會質疑顧鯤在這個節骨眼上如此花錢,是否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