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66頁

    陳振龍是吧番薯藤編在麻繩里,才矇混過關的。

    從這個角度說,胡建先民對於華夏文明從一億多人漲到四億人,是起了最大貢獻的。

    只可惜,大明沒有來得及享受到高產作物完全擴散後的紅利,就嗝屁了。要是從1593年前推到1570年代,多20年育種繁殖,情況說不定就大不一樣了。

    蘭方國的立國,本來就是基於三百多年前永曆帝的冊封,所以蘭方人多多少少對大明還是有點感情的。

    「這些東西,將來也都搬進海事博物館吧,就當是『最早來到亞洲的美洲作物』,將來要是華夏旅遊業興起了,可以作為吸引明粉遊客來朝聖的一個景點。」

    顧鯤內心已經想好了這些文物的價值最大化利用方式了。

    說不定過個幾年,他就可以塞點黑錢,讓寫《明朝那些事兒》的作家,或者其他類似暢銷書的寫手,夾帶一些私貨,多渲染渲染這裡面的秘辛。

    ……

    第二天,所有人都經過充分休息後,就正式開始了最後的全船打撈作業。

    顧鯤繼續開著他的潛艇,配合潛水員,把幾百個提供儲備浮力的充氣浮筒,塞到沉船的空腔里。  

    「夜鶯號」比他之前的科考勘測船大得多,自重就有7000噸,載重能有6000噸。

    不過船上本身的設備、補給物資這些要占用2000噸的排水量,所以額外載重最大只有4000。

    但這也足夠裝得下一條最大全重1300~1500噸的大型蓋倫帆船了。

    在500噸儲備浮力的浮筒、和船上全部卷揚吊機的全力提升下,800多噸重的整體空船殼,穩穩地上升,終於浮出了水面。

    大船上立刻放下好幾艘小艇,在旁邊牽引,控制撈上來的沉船姿態,等待海水排出,讓沉船重新達到僅靠自身浮力就足以漂在水面上的程度。(木船把貨卸了,海水排掉一部分,本來就是有可能漂起來的)

    然後,就可以依靠牽引,把沉船從「夜鶯號」船尾那個裝潛艇的船塢登陸艙,直接把沉船拖進去。然後再關閉艙門,用水泵把船塢登陸艙里的海水全部排空。

    「準備返航!」

    第105章 習慣了從天而降

    「夜鶯號」以32節的高速,在南海的海面上劈波斬浪,一日千里,絲毫不憐恤引擎全速運轉帶來的損耗,航向直指蘭方群島。  

    顧鯤歸心似箭,這幾天著實有些失眠。

    有段時間裡,有那麼一瞬間,他確實考慮過讓「夜鶯號」在粵州或者汕州靠個港,他自己先上岸、坐飛機先回滬江報個到。

    至於船,可以讓高健雄和龍五互相監督開回蘭方、把東西先存起來。

    不過那種迂腐的想法,僅僅在大腦里存在了幾秒鐘,就被他拋棄了。

    他手頭可是捏著價值千萬美元數量級的意外之財,怎麼能用這樣一筆錢去考驗人性呢。

    至於大學?呵呵,那是他上大學,不是大學上他。他是去學以致用的,不是混校園生活裝逼或者拿文憑的。就算他一年不去學校,學校敢怎麼樣?

    通過衛星電話額外延長假期,就已經很給面子了。

    「找到沉船開工那天是年初九、後續把那些箱子一件件弄上來,弄完已經是元宵節了,全船打撈又花了好幾天……今天是正月二十了,才通過菲律賓海峽。

    這裡到蘭方直航是1200海里,我開30節左右,40個小時能到……嗯,也不差這幾個小時,就卡48小時吧,稍微開慢一點,別把輪機葉片燒壞了。」

    安全通過菲律賓領海後,顧鯤再次在海圖上作業了一番,確認最新的情況,也微調了航行計劃。  

    船舶的引擎是不能長期保持最高速行駛的,連續滿載幾天,就容易引起輪機壽命縮短。所以那些軍艦也就在執行作戰任務的生死關頭,才會持續極速。

    「夜鶯號」之前開得快,是因為顧鯤不想在經過菲律賓領海時夜長夢多——雖然他的船是在公海上撈到的,可他並沒有對相關的國際組織報備,也沒有提前向國際社會公示沉船坐標。

    如果在通過菲律賓領海時被臨檢了,查出船上的東西是屬於一條航行目的地為菲律賓的古船,那就說不清楚了。

    2月22號,「夜鶯號」順利抵達了蘭方港。

    顧鯤先把「蘇亞雷斯號」的整體船殼,用船上的起吊設備弄上岸,分段由重卡掛車運回碼頭倉庫。

    然後又卸載了一兩百噸重的不值錢貨箱——那些箱子原本都是裝的玉米土豆這些美洲雜貨,以及朽爛的羊駝絨織物、比如古代印加人織的阿瓦優布。

    這些東西連帶船殼都是沒人會偷的,將來只能送進博物館。

    大宗負擔卸掉之後,需要嚴加安保的,就只剩下四十噸的值錢貨。

    其中27噸是白銀,連同上裝銀的箱子,大約重30噸。顧鯤用了一個貨櫃,就全部鎖起來了。  

    最後剩下的10噸是古代美洲工藝品,主要是古代印加人製作的「印加玫瑰」和「通巴加」,以及一些瑪雅黃金器皿。

    「印加玫瑰」是一種桃紅色的透明寶石,成分其實只是菱錳礦結晶,外觀就跟現代的車珠子差不多,不怎麼值錢。但如果能夠證明確屬古代印加人手工打磨而成的,附帶的文物意義能讓價值翻倍不少。

    「通巴加」則是一種古代的印加黃金面具,但並不是純金,而是金、銅、錫的合金,黃金只在面具的外表上鑲了一層,內部的基底主要還是青銅,鏽了就會發綠。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6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