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50頁

    不過,歷史百分比數據是不會騙人的,我們基本上可以總結出,『比目前的世界第一高10%,就能保持10年的世界紀錄』這個設定,是沒問題的。帝國大廈比前紀錄高40%就保持40年,西爾斯比前世界紀錄高20%就保持20年。

    您要保持30年,我們讓你比馬來西亞人的吉隆坡雙塔高出50%,甚至至少比灣灣人規劃中的高出40%,怎麼算都是有很大餘量的,你保持40年都沒問題。」

    數據如此翔實,可見童院長的人,是真心做了功課的,殫精竭慮算了一切可以從歷史中預測的可能性。

    只能說,如果不是重生者,誰能想到杜拜人如此瘋狂,孤注一擲跟賭命似地嗜血。

    顧鯤嘆了口氣:「我們來說說你初選的施工方案吧,怎麼就蓋不到800米以上,我都說了,不要給我計算成本。」

    顧鯤決定還是稍微提攜一把,至少他知道後世的滬江中心大廈和杜拜塔是怎麼蓋的,至少大方針大原則知道。

    或許真的要從方案的底層認知上,點撥一下,這些缺乏賭命想像力的設計師才能開夠腦洞。

    真是已經說了不差錢、拿槍抵著他們腦袋讓他們充分做夢,都夢不到啊。  

    貧窮限制的想像力,不是武力和生命威脅能逼出來的。

    第132章 不破不立

    顧鯤是很不喜歡跟設計師討論具體技術方案的,一來是他相信術業有專攻,二來是一旦討論了,就容易限制住思路的發散性。

    項目經理從來都是要暴君的,老子管你能不能實現怎麼實現。提需求的人想那麼多還立個幾把毛的項呢。

    可惜,現實與理想差距過大,讓他不得不破一次例。

    在顧鯤一張一弛的詢問下,同濟建院的設計師們,很快在童院長的引導、梳理下,把幾個主要難點,拿來大吐苦水:

    「這個項目,您非要蓋800米的話,最大的問題還是地基和主體結構承重的風險。我們不知道地基要打多深、目前也不知道地質的基礎。即使知道了這些,現有的鋼筋混凝土分應力承力結構,恐怕也撐不了那麼高,600多米就是極限了,這是行業公認的。」

    這番話,外行人不一定聽得懂。稍微用人話翻譯一下,就是強調「現有結構的承重柱體系」,到了一定高度之後,就連自己本身的樓層自重都撐不住了。

    舉個例子,目前全世界主要的直筒子摩天大樓,比如芝加哥西爾斯,紐約的世貿雙塔,都是那種結構。  

    最外圈因為是玻璃幕牆,所以外牆其實是不承重的,就是掛在內側的承重牆上的,用承重牆橫向伸出去的鋼筋桁架把最外圈拖住(可以理解為普通住宅那些伸出去凌空的陽台,就是用圈樑或者桁架托住的)

    但是,因為這些承重牆也是要可通過的,要在承重牆上開門,所以承重牆的厚度有極限,鋼筋的占比也有個極限。

    如果為了把樓進一步蓋高、就把鋼混承重牆加厚,加到一定程度就出現邊際效應了。再往厚加,下層承重牆的開口(比如門和通道)承受的應力集中、種種其他雜七雜八的建築學專業術語上的效應,就會讓加厚變得得不償失。

    對於外行看熱鬧的人而言,細節不重要,只要知道「加厚承重」這招是不能無限加的就行。

    但這倒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比如把承重結構的下層做成徹底閉環封死的狀態,不允許留門,不允許留通道,那就不會在這些薄弱點被壓垮了。不過這樣就會導致某些樓層和區域非常浪費——

    一整層的承重牆都是沒有開口沒有門的,承重牆內部的空間不就無法進入無法利用了麼?那你還蓋那麼高的樓幹嘛?直接蓋實心的金字塔好了。

    這也是為什麼到西爾斯和世貿雙塔為止,前人沒想過去突破這個極限,經濟上太不划算了,大洋國人又過了剛剛暴發戶富起來的早期階段,犯不著再為了世界第一高樓折騰。  

    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的吉隆坡雙塔,也是那種落後結構,所以他們破世界紀錄的程度才如此局限,只是在尖頂上做做文章。

    600米到800米,需要的是徹底推翻現有底層結構的船新方案!

    幸好,顧鯤雖然不懂建築,好歹也在交大海院讀了四年本科,工程基礎還是在的。

    更重要的是,他大致了解過後世杜拜塔和滬江中心大廈這些的粗略結構特色。

    他只能拿出紙筆來,跟設計師們紙面討論:

    「承力結構的事兒,現有世貿雙塔這一類的方案,確實有瓶頸。但是,如果把承力筒做成絕對封閉、沒有開口沒有門沒有通道,那不就迴避了你們剛才說的弊端,可以無限加厚來提升承重極限了麼。

    當然了,承重柱體肯定還是要帶有一定錐度的,這個不用我多說,你們都是行家,肯定知道這些常識。越往下越厚、越往上越薄嘛。」

    所謂錐度,就是很多柱體加工的時候,要下面大一些上面小一些。

    生活中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去看路燈杆電線桿,仔細量一下你就會發現路燈杆都是下面粗的,一般是4度的錐度率,接過市政工程的設計師都懂。(我當年也做過接市政工程的設計師,七八年前了吧,那陣子LED行業市政節能改造這些很火)

    這些常識,同濟建院的大牛當然毫無交流障礙。

    不過,他們仍然很是驚訝:「這麼搞,承重圈以內的空間不就絕對封閉、浪費了麼?沒門沒通道的房子怎麼用?」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50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