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范文程與希福聽到情形愈發不大對,如坐針氈,恨不得馬上溜走。可又不能太明顯,只能拼命低著腦袋,不被皇太極發現。
他們兩人,其實也不同意皇太極這般大張旗鼓慶賀,小小年紀的人,哪裡承受得起這麼大的福氣。
范文程更深有體會,以前漢人生了孩子,習慣性取個賤名,生怕不好養。就算有天大的運勢,也要藏著掖著,怕見光之後,這份福氣被奪走。
面對著皇太極的欣喜若狂,范文程也不敢他的興頭上潑冷水,布迦藍都沒有反對,也只能裝聾作啞。
范文程這才明白,布迦藍原來早在這裡等著呢。旗下奴才的獎賞,皇太極不給的話,會失了人心。沒有銀子,又不能支付俸祿。
皇太極則徹底傻了眼,他其實也大致算得出,布迦藍說得沒錯,戶部帳上沒幾個銀子了。
接下來要怎麼辦,難道真要去當家當過活???
第四十七章 ·
天地良心, 皇太極繼位之後,在范文程的輔佐下,頒布了許多恢復農業生產, 利於百姓的措施。
在努爾哈赤時期,滿漢混屯而居, 漢人經常被欺負搶劫, 皇太極下令將滿漢分屯而居, 不許滿人欺負漢人,選取德高望重的漢人來管理同胞。
禁止八旗貴族隨意出去放鷹,踩踏莊稼。將原先八旗莊園中的漢人奴才, 放出來編做民戶。俘虜來的漢人,不願為奴反抗嚴重,也除去他們的奴籍,同樣改為民戶。
在旗的旗人男丁,全部需要上戰場去打仗,莊稼只有老人小孩,以及婦人在耕種。皇太極發現男人不事生產不行,便想出了三丁抽一的舉措。家中有三個成年男丁者,抽出一人上戰場打仗, 其餘人留下來種地。
他的一切出發點,都是有利於民生的措施, 只是最後的效果,卻沒有達到他的預期,甚至說差得非常遠。
政令頒布以後,收到的成效, 最終得看實施情況,以及是否適合當下的現實。
八旗旗主軍政獨立, 皇太極的政令對於他們來說,幾乎等於一紙空文。
種地是靠天吃飯,百姓又缺少耕牛與鐵犁,收到的糧食只能勉強餬口,要想發財,還是主要靠打仗搶劫。
這也是當初建州女真發家的本領,旗人都習慣了靠搶劫發財,他們不會種地,也不樂意去種地。
再說滿洲統共就這麼些人,遇到打仗的時候,所有成年男丁照常得上戰場。不然兵力不夠,打不贏。
聽起來皇太極做了很多事情,實際上,從女真到滿洲,再到今日的大清,照樣窮得很,還是得靠搶劫過日子。
漢人在滿洲人面前,依舊是奴才,照常被欺負,哪怕你身居高位也無用。「注」
不過這一切,從布迦藍上任以後,逐漸有了改變。
她只是將皇太極的政策做了些調整,如以前一樣重用善待漢人,取得的效果卻完全不一樣。
漢人真正開始安居樂業,恢復生產。幾乎形容虛設的六部,正常運轉起來,而且戶部破天荒有了結餘。
皇太極也百思不得其解,想了許久都沒有想明白怎麼回事。
其實很簡單,皇太極坐在高位上出主意,去當差做事的人,只有范文程以及一些滿人大臣。
范文程是漢官,指揮不動旗人。滿人大臣跟土匪也差不多,好比是奉旨在欺負人,做得好事情才怪。
布迦藍則是親力親為,將框架搭了起來,中間發現問題及時調整。她身份足夠尊貴,對下卻能放下身段,走到百姓中去做實事。
除了讓他們能穩定下來過日子,還能讓他們看到希望。過日子有盼頭,這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對上,她文武皆用,先從精神上打擊八旗旗主的自信,文不行再用武,揍過豪格之後,她的威名就立了起來。
她所做的事情,雖然與皇太極最終目的一致,都是為了打擊八旗勢力,但她沒皇太極直接,而是換了種方式。
一切的根本點,是從整理利益出發,比如更改互市交易物品,限制釀酒令,鹽歸國家所有,八旗都能從中獲益。
皇太極的措施,就好比我與你一樣本是奴隸主,管著各自的地盤。突然你搶了我的奴才不說,不許我去遊玩,這也不許那也不許,擱誰也不會聽你的啊!
家中沒錢沒糧心裡發慌,皇太極作為皇上也一樣,搶錢他擅長,賺錢確實不是他的長項。
讓布迦藍想辦法去解決,她毫不負責亂出主意。
「去搶啊!」
「搶不到就去當家當啊,盛京沒當鋪的話,要不去北京當吧,也沒有多遠。」
「要不去找其他幾旗借銀子?別人不好意思開口,不是還有豪格嘛,豪格是你兒子,兒子孝順老子天經地義,他不出錢誰出錢?」
「要不去拜拜福星八阿哥?」
每一句話,都快把皇太極噎死,他只得緊急召喚范文程他們想辦法。
范文程知道布迦藍肯定不會讓戶部一窮二白,只現在他不確定布迦藍會如何做,也出不了什麼主意,老老實實說道:「奴才惶恐,奴才也沒有什麼法子,皇上,還是得去問首輔才行。」
其他人也一樣,希福甚至還不如皇太極呢。
布迦藍當然有打算,天氣一天天轉涼,每年與朝鮮的互市交易又開始了。
她的人手還沒有培養出來,今年與去年一樣,由著英俄爾岱帶著人前去義州,馬福塔被派到會寧去查看當地具體情形,準備明年在此開啟互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