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頁
「安平已經開始幫她在衙門裡辦路引了,就是方便她以後在府城行走。」張融融道:「孩子有孩子的造化,你就別太擔心。她這一回辦事,十分沉穩。她既要做事,又有決心,只要穩重些,是鐵定能做得成的!」
張興柱道:「就是怕她孤身一人。」
「有李方在呢。」張融融道:「李方已經開始在挑選能隨他們去府城的人了。興柱啊,不要把她當個女孩子來看。既已決定要她去做事,少不了拋頭露面的,她會注意安全的。李方那性子你也曉得,是個靠得住的。這邊的點心早點鋪就先交給春妮。先看看雲帆在府城的情況。給她機會,有多少潛能,不久就能曉得了。」
「行吧。」張興柱道:「到底都是本縣的人,知根知底的,會護著她就行。」
「你去找李方吧。」張融融道:「他挑的人,你過過眼便是。」
張興柱拔腿便去。
李氏瞧見,便笑道:「公爹嘴上不說,也不當雲帆的面說阻攔,或是擔心。其實心裡是真的牽掛。」
「你公爹對這最小的女兒心裡有愧,」張融融道:「你婆婆去的早,早些年他又忙,這最小的,他忽視太多了。嘴上是不說,其實,雲帆性子到如今這般,他心裡既想不通,看不明,還有說不清的愧疚的。」
李氏愕然,道:「公爹莫非以為是他造成的?!」
「為人父母的,都是這樣,兒女過的好,還要擔心,過的不好,就會愧疚。」張融融道:「等孩子越大,你們就明白了。」
李氏點頭嘆息。
陶氏道:「公爹嘴是真硬。也只老姑奶奶看得透他。咱當兒媳的都不知道公爹的心病。姑奶奶得勸勸才好。這段時間怕是想不通,自個兒鑽牛角尖了。公爹這人,啥都不說,就容易想的太多,自責。」
「我會勸他的,他也是一時接受不了雲帆這麼往外闖,等以後習慣了,他也就不自責了。」張融融笑道:「凡事習慣了就好!」
李氏和陶氏哭笑不得。反正她們是習慣不了。主要是社會真的不支持女子在外面發展的。她們也沒那經驗,所以是接受了不假,但要想得通,至少眼下是絕做不到的。
正說著呢,王安平和季大牛回來了。
「表叔和妹夫今兒在衙門裡吃的?!」陶氏道。
「是,縣太爺留飯了,」王安平道:「問了問在府城交接案子的事情。」
陶氏笑道:「縣太爺是真親和,和衙門裡人也沒架子。真是好官吶!」
王安平道:「可是問了碼頭的事?!」
「是,」王安平知道瞞不過娘,笑道:「縣太爺是想問問府城碼頭的盛況。只怕也是想要做準備的。將來商貿發達起來,咱縣城肯定也人如織,衙門裡不僅缺人還缺錢修碼頭呢。所以找我們商議,要不要也修個外城商業街。不過府城能修,是因為有人守,咱縣城離府城還是有距離的,萬一修了,只怕不好守,也沒人守,真出了事……」可不是丟烏紗帽了,而是丟人頭。
李氏吃了一驚,難道縣城還能有人來搶不成?!
張融融一聽就明白了,道:「府城有賊匪?!」
「財帛動人心,越興旺的地方,越有賊匪,不能明搶,就暗偷,」王安平道:「商討了一通,縣太爺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咱縣城是真沒人守。又養不起朝廷的駐軍。」
況且是真沒駐軍駐守縣城的先例。一般軍事重鎮是不可能設為縣的。有也少,一般都是邊疆人煙稀少之處。
「真要發展起來,這衙門用人的壓力就大了!」張融融看了一眼季大牛,道,「縣太爺莫非有提拔之意?!」
「是有這意思。只是大牛的性子,不是能主事的人,所以縣太爺也很愁。」王安平道:「咱窮縣不至於引來大賊匪,但是日常的防範的人手肯定是要組織起班底來的,現在人是太少了。吏也少。以往用來只收糧倒還好,若是來往商貿起來,還得收商稅,所以,愁著招人呢。」
張融融沉默。縣太爺愁著什麼,她心裡也知道,這時代識字率太低,而識字的人,留在這小破縣城的更少。所以說一句求才若渴,半點都不誇張。
現在縣還窮,想要人才來,衙門又拿不出真金白銀的薪水來給,這就很是尷尬……
難道又得縣太爺自掏腰包,這也太苦逼了。
第214章 禮節
說什麼三年清知府, 十萬雪花銀,那也是富庶的地方,若是這裡發展個十年二十年的, 也許是真實。那個時候隨便撈錢,都不會低於這個數。但現在這個點, 哪有錢?!
當官的還得自掏腰包往裡填呢, 苦也苦也!
所以, 留飯是要他們薦人的意思唄。沒啥法子, 只能用親和力來套套近乎了。
至於秀才啥的讀書人, 去當吏,那是自掉身份, 讀書人清高,掉不起身份,絕不可能拉下臉來的, 他們看不上小吏,秀才又不用交稅賦,免租賦, 只要家裡哪怕有幾畝薄田的,都過的好,年節里, 為人寫寫信, 對聯, 日子絕不難過,還有禮收, 又何必為五斗米而折腰去當吏,有功名的,哪個丟得起這個臉, 真要當了,只怕要被其它的秀才給唾棄死,所以就算真有這個心思,更不能做,為了不在讀書人的圈子裡失去臉面。
所以,現在想要用人,就尷尬住了。上不上下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