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頁
她當初提議這篇內容的時候,將自己的所看過的那本遊記也分享給了宰弘濟。
本想著是可以給人一些靈感,卻沒有想到,大儒在遊記描繪的美景基礎上,還有絢爛又有力度的文筆,將這寫實的美景添上了幾分神秘朦朧的色彩。
仿佛加上了一層濾鏡,把人間美景變成了仙境,也仿佛鋪上了一層薄紗,讓人有種想要揭開看看的強烈欲望。
連她都忍不住有些心動了。
順著報刊往下看,下面的內容就是給出的具體措施。
看完了災害的罪魁禍首,不少人都想著以後要保護環境,絕對不瞎霍霍了。
看完了世間絕無僅有的美景,這種感覺更加強烈,甚至想要主動做點什麼,讓這樣獨具風韻的美麗景色來到自己面前。
正熱血上頭的時候,看到具體的執行措施,就像是一下子被戳中了心窩。
工部造出的儀器,生命力頑強的雜草種類,適合在不同地域生長的樹木,植物,樹木防護帶的種植建議。
在保護環境方面,個人能做的十幾件小事。
若是一個城市想要發展綠化,早就好的生態,需要度過的幾個大階段。
每一個板塊都是與環保強相關的。
在這一期的報紙發行之後,又是平地一聲雷。
尤其是乾旱區域的人們。
經歷了這麼多的劫難,甚至還有不少親朋好友沒有撐過來,這個時候得知乾旱還有這種可能性,頓時有種痛心疾首的感覺。
「咱村後山上那些樹,每年都被砍伐,有的做了棺材,有的蓋了房子,雖然有要求要補種,但是有多少人心疼錢,就裝裝樣子。」
「這樣一回想,好像確實這幾年風沙都變多了。」
想到曾經的絕望和無奈,難民們是最先動起來,尤其是一個村子的村民們,都坐下來商量,將原本大家不以為然的事情,寫進族規中。
即使是沒有遭災的區域,想到水位下降,難民圍城,蝗蟲來襲,也忍不住心生後怕。
涼州百姓的這種感覺是最強烈的。
在火炕出來之前,砍伐樹木燒柴過冬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
在沒有修建水泥路的時候,外面不管是馬車經過,或者是軍隊策馬奔騰,幾乎都會帶起滾滾沙塵。
若是住在城裡的人,平時感覺還好,一旦颳大風,也是會感受到那種砂石被風帶著划過臉頰的刺痛感。
「幸好我們這裡多水,要是本就是水少的地方,怕就要真的和難民們一樣了。」
「要我說,還是多虧了軍師,不對,是多虧了陛下,要不是她提醒我們的,不節約水,不儲備水,肯定撐不到秋收。」
「當初陛下不就想讓我們多種點樹嗎?不過後來都因缺水死掉了,然後又被難民扒了皮吃。」
「多種樹還是好,以後咱涼州綠樹成蔭,就像那個報紙上說的那樣好。」
在天下百姓都振奮討論的時候,一個個有佐證力度的文章也出來了。
有擅史的大家,整理了有史以來發生的旱災。
雖然久遠的史冊可能有遺漏,但是光是近幾百年來的數據,就已經足夠有說服力了。
旱災發生的地區,大多是少水的地方,但是歷史上凡是有詩人讚賞當地美景,詩句出現的前後十幾年甚至幾十年間,幾乎都是風調雨順的。
近幾百年間,人口越來越多,對自然資源的使用越來越多,水土流失的情況沒有統計。
但是旱災發生的頻率也確實是在慢慢變多,從一開始的兩百年中才發生一兩次,到現在兩次乾旱才間隔四五十年的時間。
在史學家拋磚引玉之後,給了人們新的思路,有熟讀自古以來遊記和詩歌的學子,也整理了許多資料。
將對應詩歌文章描寫的地點,都標註出來。
然後再與歷史上旱災發生的時間一一對應。
竟然有七成以上的旱災都能找到環境被破壞的佐證。
城靜楓也深感這些人的博聞強識,她覺得自己做到這一點並不難,但是尋常人若是想要做到這一點,那可真的是一點也不簡單。
飽覽群書,心中有物,有足夠的邏輯,還有勇氣有膽識有自信,才敢將自己整理出來的東西公之於眾。
世間從不缺乏能人和天才。
在第三期關於環保的報紙發行之後,一個接一個的人出來辯論,佐證,將報紙上帶起來的對環保的關注,推向了一個新的巔峰。
在報紙的權威建立起來之後,城靜楓頭一次嘗試用報紙引領民意,效果就出奇的好。
在民間的討論聲和熱情達到高峰的時候,城靜楓也頒布了關於環境保護的條例。
有引導百姓去主動愛護環境的,但是主要責任還是歸於各地的官員。
要求對境內百年以上的大樹做出統計和保護,不得隨意砍伐;每年定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嚴格監控亂砍伐樹木的情況,必須做相應的補種等等。
並且將環境治理情況,作為官員升遷考核的額外加分項。
有了環境保護的意識,起碼在短時間內,環境不會再繼續惡化下去,至於改善,還是要一步步慢慢才能看見效果。
全國上下都開始了環境的治理,官府在其中出的力占了大頭,百姓們自發的維護和保持,也加速了治理環境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