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頁
同商雲兒的不解不同,姜錦魚倒不意外尤倩會這麼做,她一直是這樣不肯服輸的人,但凡還有一絲機會,她都不會放棄往上爬。
姜錦魚只替那孩子感到惋惜,「可憐了那孩子了。」
想了想,又道,「其實小世子身世也可憐,自小又體弱,幸好老侯爺身子骨還利索。有老侯爺在,尤倩翻不出什麼水花。再者,趙林是在陛下那掛了號的人,跟陛下做對的人,怎會有好下場?」
一個是嫡長孫,一個是庶出的孫子,一個的父親是戰死沙場的英雄,一個的父親是犯了錯的罪臣,不用腦子想,也曉得陛下會讓誰襲爵,尤倩壓根沒必要爭,也爭不來。
旁人家的事情,聽一聽便也罷了,姜錦魚倒不如太過上心,她自己膝下兩兒一女,要操心的事情實在不少,擺在眼前的一樁,便是自家女兒到了入學的年紀了。
作者有話要說: 想來想去,還是覺得商雲兒和孟旭沒有複合的必要~
第152章 完結
顧安安最小,又是嬌嬌的女孩兒, 且與姜錦魚生得最像, 鼻子眼睛猶如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 完全是個幼年版的姜錦魚。因而在家中被寵得厲害,連一向教子甚嚴的顧衍,對這女兒都多幾分縱容。
小姑娘要入學, 不算件大事,卻把兩個哥哥外加舅舅家的敬表哥都惹來了。
三個已有幾分風采的少年圍坐在一處, 認真商量著, 該讓自家小妹妹去哪個女學堂。
姜敬對姑姑很親,連帶著對姑姑家的小表妹, 也是十分上心,思索一番後,道, 「安安表妹年幼, 不如去芳儀書院, 那裡離家裡近些。」
顧瑾和顧瑞兩人不約而同搖起了頭,顧瑾道, 「不成,芳儀書院聽說管教十分嚴厲,去年還曾有小娘子被師長罰的不敢去書院了。」
姜錦魚見表兄弟三人聊得一本正經的樣子, 沒好意思同他們說,顧安安的爹爹早把書院定下了,實在用不著幾人這樣大張旗鼓的商討。
……
春去秋來, 眨眼間又是幾載。
這一年恰是姜老太的大壽辰,因著他們二房常年在外,不常在二老跟前孝敬,雖禮送的再多,仍是覺得做得不夠。幾番商議之下,眾人決定回鄉給老太太過壽。
姜錦魚同顧衍提了這事,顧衍第二日便進宮告假去了,他為官十數載,一直極為勤勉,交給他的事務,從未有過差錯,因而周文帝十分看重他,定了日子,便爽快允了假。
回鄉途中,姜錦魚同阿娘乘同一輛馬車,娘倆難得有時間這樣坐在一處,有一搭沒一搭聊著。
瑾哥兒、瑞哥兒和敬哥兒兄弟三個打從馬車旁騎馬而過,瑞哥兒是個嘴甜的,也不知哪個樹梢摘來的一簇桃花,掀開帘子,隔著窗,便笑嘻嘻道,「娘,給你。」
姜錦魚含笑接過那花,囑咐了兄弟三人幾句,要他們騎馬小心些,累了便回馬車歇歇,別貪玩。
兄弟三人皆恭恭敬敬的應下來,又策馬騎到前頭去了。
回過頭,姜錦魚將那桃花放在矮桌的竹籃里,隱隱的香氣倒是極好聞。
何氏看了看那香白的花,忍不住笑道,「這幾個孩子裡,就數瑞哥兒嘴最甜。他的媳婦啊,我看你這個做娘的,不用太操心了。」
姜錦魚抿唇笑,「都是好孩子,娶媳婦還早呢。」
兄弟三人大約都是前後腳出生的,最大的姜敬,也才十四歲,的確也還早了些。
何氏倒有些感慨了,看著青蔥少年郎們,不由得便想起了綿綿十三四歲的時候,搖著頭道,「你現下覺得還早,可幾年的功夫,一下子就過去了。我看著他們兄弟幾個,就想起你們兄妹小時候,真真是一眨眼的功夫,你都當娘了,我都當祖母了。」
聽著何氏回憶了一下往昔,兩人又聊到了現實,姜錦魚問,「嫂子怎麼沒一起來?」
何氏不怎的在意,道,「她不大想來,我就沒提。反正你阿弟也成親了,要爭還是要吵的,隨她們妯娌兩人罷了,總還有你阿兄鎮著場子,出不了什麼大事。」
也就是今年的時候,姜仲行便致仕了,他年紀還不算大的,比起朝中一把年紀,還賴著不肯走、倚老賣老的老臣子們,姜仲行身子骨還硬朗的很。
但大兒子姜宣已在朝中站穩了腳跟,且頗受帝王愛重,小兒子那邊又有當大將軍的老丈人幫襯著,姜仲行自覺離鄉多年,未曾好好孝敬過雙親同岳父岳母,妻子跟著自己也是操勞半生,便同何氏兩人商量了後,主動上書致仕了。
姜仲行要回鄉,何氏自然也是要跟著走的,反正小兒子媳婦都娶了,又用不著她帶孫兒。
姜錦魚倒很支持阿爹致仕這個決定,她是一直覺得,自家阿爹為他們這個家付出太多了,若沒有他當時拼了命的考出去,他們姜家哪會有如今的日子。況且家裡阿兄和阿弟都能獨當一面了,也是阿爹休息的時候了。
她點點頭,道,「阿兄一向是很有主見的,嫂子近年來性子是偏頗了些,但有阿兄看著,想來也不會有什麼事。娘您放心,還有我呢,我替您看著。」
他們兄妹三人自小感情很深,長大了雖各自成了家,聚少離多,但骨血親情不是輕易能夠疏遠的。便是阿娘什麼都不說,姜錦魚也不會全然不顧娘家的。
何氏點點頭,倒不是很在意,笑著道,「隨他們去了,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和你阿爹能做的,也就僅限於此了,往後姜家如何,還是要看你們兄妹。便是你阿爹不提致仕,我也打算不管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