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天知道這題目到底是怎麼出的。
穆空青怎麼想,都覺得出題人有暗罵這位山長的嫌疑。
當然了,若是只從題面上想,自然也可以去抨擊那些濫權攬權之人,謳歌重視禮教的作用。
問題是抨擊誰好呢?
當朝大員肯定是不可能的。
那便只能把前人拉出來說事。
不,若說是前人也不保險。
最好還得是前朝。
剛巧大炎朝的前朝便是那個已經面目全非的大宋。
宋末年末帝昏庸,奸宦攬權,甚至為錢財出賣軍機要事,最後讓好不容易迎來中興的大宋,在短短數十年間迅速衰敗。
諷古頌今,是目前穆空青能想到的,最安全的寫法。
不過安全歸安全,穆空青始終沒忘自己的目的。
在安全的同時,還要想辦法出彩。
這篇策論,穆空青的答題思路是,先抨擊,再讚頌。
前面抨擊的部分安穩渡過了,後面讚頌的部分,就要想著該如何出彩了。
眾所周知,倉廩實而知禮節。
大炎如今太平盛世,文風鼎盛,讀書人的數量自然也是節節攀升的。
人多了,自然性格也各有不同。
大家雖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喜好,但都是尊禮教、有氣節的讀書人。
也正是因著這樣有禮卻不拘禮的環境,才讓大炎的盛世更近一步。
穆空青為了將這一塊兒給圓上,可以說是絞盡腦汁了。
負責給自己評卷的人,就是那麼一個頗有些不拘的性格。
他若是在答題時高聲謳歌什麼,讀書人須得嚴格遵從禮教,須得這樣那樣,方才是一個合格的、對朝廷、對百姓有益的人才,那不是在指著閱卷官的臉砰砰打嗎?
出題的人可真夠狠的。
要知道院試請的評卷人,可都是離本地遠了去了的。
普通的秀才還真未必有那麼多門路,能去打聽到人家的喜好性情。
至少穆空青覺得,在考場中的這二百人,至少得有一百五十人,都只是聽過這位山長的名號,而不知曉這人的性情的。
皆時一篇又一篇讚頌禮教的文章呈了上去,這位山長還必須得捏著鼻子錄取,可真的是有夠噁心人了的。
穆空青一篇策論足足寫了有一整日。
先是借前朝之事,詳細論證目無禮教者得權的壞處。
之後再談禮教的部分,穆空青耗費了大半的時間,力求引經據典,邏輯嚴絲合縫地證實,禮教並非是一板一眼的,而是存在人們內心的道德感。
著重強調只要這個人的道德品行的高潔的,那麼就證明他的遵守禮教的!
只要人人都是品行高潔的,那麼國家也必定是可以千秋萬代的!
穆空青進行完初步潤色之後,當真是長長舒了一口氣。
這種談論政治現狀的題,還不如直接獻計獻策題呢。
至少獻不成也不會得罪人。
哦當然,關乎改革的計策除外。
穆空青寫完策論,只覺得自己整個腦子都在打結。
他決定當下只初步潤色便夠了,不如先瞧瞧制帖詩,也好給自己緩上一緩。
誰知道這一看制帖詩,穆空青又是頭痛地揉了揉額角。
制帖詩的題目是,礬弟梅兄未品公。
當真是冷門極了。
冷門到連穆空青一時都有些記不清自己在那兒看到過。
這乍一看,談的貌似是梅,但穆空青總覺得有哪裡不對。
礬弟梅兄……
礬弟,礬又是指何物呢?
穆空青微微閉目,思索著相關詩詞。
此絕句中礬對應的乃是梅,那麼應當也是某種花的別稱。
究竟是什麼花,會以礬為別稱呢?
礬弟梅兄!
穆空青忽然想到了。
礬弟梅兄,山礬是弟梅是兄!
山礬,水仙花!
而礬弟梅兄未品公,正是出自楊萬里的《三花斛三首右水仙》。
銀台金琖談何俗,礬弟梅兄品未公。
這詩不是談梅的,這詩談的是水仙!
寫詩的人乃是名人,可這詩卻著實不算出名。
然正是因為這寫詩的人有名,因而這題出得,也不能說是冷僻。
若是有人沒想到,那便只能自認學業不精。
大家的詩你都沒看過,還有什麼臉面怪人出題偏?
只這一道制帖詩,怕是能坑死不少涉獵不夠廣泛的少年童生。
畢竟年紀就那麼大,讀書的時間也是有限的。
能將經史典籍熟讀便不錯了,還要廣泛涉獵詩詞,這不是為難人麼。
也就是穆空青記性好,學詩詞的時候,都是將名人大家的詩詞通篇掃蕩,這才能僥倖記得這篇。
只是這一遭下來,也叫穆空青決意,在謄抄文章時,用詞運筆應當更顯沉穩才是。
出這樣的題,擺明了便是對年少者不利的。
穆空青不知曉出題人是否也在閱卷人之中,不過小心總無大錯。
文無第一這話下頭的意思,不就是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若是因著一些細節上的差錯,叫他錯失了先前正試時創下的大好局面,那他才當真是要嘔死。
穆空青沒養過水仙,但他知曉水仙生長迅速,從種球到開花,若是溫度足夠,只需二十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