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琉璃如今多是貢品,但穆空青口中的玻璃卻不是。
私造琉璃一不小心就會被扣上大不敬的帽子,研究玻璃卻沒個什麼說法。
那燒瓷的窯還分官窯和私窯不是?
於是這事兒經由張華陽之口,又從平遠侯他老人家眼前過了一遭。
在張華陽將那家人的身契交給穆空青時,穆空青便可以肯定了,他私造玻璃的想法,確實是可行的。
於此同時,周秀才那裡也傳回了消息。
周家確實有一隊商隊,是常年同西域諸國往來的。
只是這玻璃製造的法子,談不上刻意保密,但知曉的人也不多。
尤其商隊中人都是外來者,短期內想要打探玻璃的製造方法,就更是千難萬難。
不過,這製造玻璃所需要的原料,倒是被他們查探了個八九不離十。
原料不算難得,大體上便是石灰石、石英,以及鹼。
那頭消息傳回,秦以寧立刻就騰出了一個郊外的莊子。
那莊子□□建了兩個爐窖。
一是燒瓷用的,二則是在那位琉璃匠人的指點下,建造出的燒制琉璃的爐窖。
秦以寧的陪嫁中就有燒瓷的匠人,也並那琉璃匠人一家一起,被送去了郊外的莊子上。
穆空青將已經打探到的原料交給了那幾名匠人,而後又將自己好容易從記憶深處挖出來的,那麼一星半點的關於玻璃製造的知識,全部整理了出來。
至於剩下的,就要看這些經驗豐富的匠人們,能不能帶給他們驚喜了。
穆空青的玻璃製造已經開了個頭,他這段時間便可以稍鬆快些了。
而秦以寧那邊,卻是愈發忙碌了。
船引開售了。
朝廷此次共放出了二百張船引。
每張船引定價一萬兩白銀,只允一艘千料船隻。
秦以寧手下的船隻,共有四千五百料的一艘,兩千料的三艘,一千五百料的四艘,其餘小船數十。
但若是要遠航至大洋彼岸,那麼出海的船隻少說也得有一千五百料。
所以,僅秦以寧一人,就至少需要得到十五張船引,才能讓手下的大船盡數出海。
秦以寧都是如此,更別說其餘專注海貿的商隊了。
有那由南洋海貿發家的巨賈,手下最大的商船甚至已近五千料。
這些常年以海貿牟利的巨賈們,他們手中船隊加起來,其規模堪比大炎水師。
這還是在大炎對商賈們持打壓態度的情況下,對方皆盡所能控制了船隊規模的結果。
可想而知,這二百張船引放出去,會引起什麼樣的爭搶。
不過,這第一批出海的商船上,可是要裝配火器的。
想要拿到船引,首要條件就是須得和朝廷關係密切。
這麼一層層篩下去之後,最終脫穎而出的最大贏家,便是皇商范家。
范家原便是出身兩廣,由海貿發家。
後又看準機會,送了女兒入宮。
那范家女兒也是爭氣,前些年太子剛去那會兒,各宮嬪妃都插了一手,唯獨她一路不爭不搶,悄沒聲兒地誕了個公主。
後頭太子的事情過去了,宮中手腳不乾淨的嬪妃也去了不少,她便異軍突起,從一介商家女,成了永興帝的淑妃。
有了這麼一層關係在,范家自然也就理所應當地成了皇商。
這回朝廷組織商隊出海,獨范家一家,便直接拿下了八十張船引,占了近半數的量。
秦以寧借著她的姓氏,以及和穆空青的關係,也成功跟上喝了口湯。
原本秦以寧能拿到五張船引,讓她手下最大的那艘商船跟上船隊,便已經算是幸運了。
但耐不住她嫁的人是穆空青。
而穆空青又恰好因著船引定價一事,在大小兩位謝大人那兒賺了個小小的人情。
所以在文、錢兩位大人的默許下,穆空青硬是又從中活動出了五張船引的份額。
這樣一來,秦以寧手上便握了十張船引。
船引售出,得到船引的幾家也紛紛收到了「關係」們的暗示,開始在東南沿海走動,謀得一些能為自己的商船增添保障的違/禁物品。
而此時的秦以寧,卻有些面帶猶豫地找上了穆空青。
「你是說,想要親自南下?」穆空青有些訝異。
眼下看著出海之事確實進行得如火如荼,但等到各家船隊統統裝配好火器,準備好物資,這中間沒幾個月也是下不來的。
況且,就算是一切都備好了之後,也還須得等到風向合適之時,方能揚帆出海。
秦以寧此時便要南下,未免也太早了些。
秦以寧卻也有些無奈:「秦家的勢力本也不在沿海一帶,我手上的船隊,還是母親這些年自個兒經營起來的。」
這回她南下,可不是平日裡出去幾天那種。
說不好,秦以寧就得在南邊,一直待到船隊出海為止。
所以,秦以寧要離開京城這麼久,作為穆家明面上的主母,哪怕他們並非真正的夫妻,她也該問問穆空青的意見才是。
秦以寧嘆道:「朝廷雖有暗示,但……也沒那麼容易。若我親自過去,說不準還能叫人賣我三分薄面。可若只是手下人出面,那必定是不夠的。」
也是。
此事涉及火器,且所需數額還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