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原來是因為這啊。
沈荷鼓勵孩子,「好,奶奶聽著。」
黑娃兒眼睛一亮,小身子立馬站正,煞有其事的清了清小嗓子,小嘴一張,唱起歌來。
「東方紅太陽升.......」
小傢伙不開口還好,一開口,沈荷的眼皮子就猛跳了起來。
這破鑼嗓子......
唱的可真難聽啊。
好不容易聽完一首歌,黑娃兒忽閃著大眼睛,「奶,我唱的好聽不?」
沈荷:「......挺好,我家黑娃兒唱歌啊,有個人的特色。」
黑小子就可高興了,竄到院子裡去了。
沒一會兒,老薑家的院子裡又傳來一陣拉大鋸一樣,難聽的唱歌聲。
老薑家雞窩裡的雞也咯噠咯噠叫了起來,跟黃鼠狼來了一樣。
在炕上睡覺的小四丫也一嗓子嚎了出來。
「哇!」
灶房裡頭,陳秀英正拿著炒勺燒菜呢,乍一聽這聲兒,差點兒沒把菜鍋給掀了。
「黑娃兒,你個狗小子!大白天的幹啥呢!」
姜大黑著大黑臉。
黑娃兒理直氣壯道,「我練歌呢,奶說我唱歌兒好聽,我要當歌唱家,以後天天給奶唱歌!」
姜大:「........」
沈荷:「.........」
豐收的秋日總是讓人喜悅。
儘管秋收類人,但是看著家家戶戶掛在屋檐下一串串黃澄澄,格外誘人的棒子,大傢伙心裡還是樂開了花。
等到村裡的棒子晾曬好了,大隊裡的拖拉機就上場了,大傢伙熱火朝天的把棒子裝袋,運到公社去交公糧去了。
過了幾日,村裡的秋糧也分了。
大溪村家家戶戶喜氣洋洋,村裡的磨坊可熱鬧起來了,見天兒都有背著棒子來磨玉米面的。
對於莊戶人家來說,棒子全身都是寶,棒子粒可以磨麵吃,棒子秸稈和棒子芯也是有用的,等到冬天燒炕最暖和不過。
又是一個豐收季。
村村自留地的種的地瓜和花生也熟了不少。
家裡豐收,村里人在吃食上也大放起來,一到吃飯的時候,村里就滿是飯菜的香味兒。
秋收終於結束了。
老薑家一大家子都鬆了口氣,想著好好歇歇。
姜大兄弟幾個曬的跟非洲鴨一樣,整個人都黑紅黑紅的,在家裡呼呼睡覺休息。
陳秀英幾個卻還是早早起床。
雖說是休息,可是家裡的活兒還不少呢。
家裡的雞要養吧,豬也要喂,還有家裡幾個娃兒,吃喝拉撒睡的,她們幾個當媽的不管誰管?
過日子嘛,都是這樣。
男爺們兒在外頭掙錢養家,媳婦們就在家裡照料孩子做家務,千百年了都是這麼過來的。
陳秀英妯娌仨就沒咋上過學,大字不認識幾個,勉強會寫自個兒的名字。
這輩子就這麼過來了。
現在社會好了,文明了,女娃兒也能上學識字了。
她們就盼著家裡幾個孩子能好好讀書,特別是大丫幾個小女娃兒,可要好好讀,考出去成了文化人,以後就能當工人當老師,就再也不用跟她們一樣了。
秋收幾天,家裡積攢了一堆髒衣服。
陳秀英一大早就在家裡洗衣裳洗床單的。
這年頭鄉下洗衣裳都是用草木灰。
就是這草木灰傷手,陳秀英妯娌幾個的手長年累月都很糙。
沈荷摸著兒媳們的手,心裡發酸,家裡以後洗衣裳就用粗胰子了。
這粗胰子是農村供銷社裡頭賣的,城裡的人不咋買,嫌太糙不好使。
但是個頭大啊,也不怎麼傷手,一塊粗胰子節省點用,一家子能用一個多月。
洗完了衣裳,再用雪花膏潤潤手,皮膚就潤了許多。
家裡有了玉米面,沈荷心心念念的玉米面發糕就要提上日程了。
家裡玉米面是現成的,山蜂蜜也有一小瓶,那是前頭姜四饞蜂蜜,去一個老蜂農那裡買來的。
老蜂農自個兒養的蜂蜜,喝起來甜滋滋的。
白糖麵粉啊,家裡也不缺。
陳秀英幾個在娘家都是蒸鍋發糕的。
玉米面發糕在鄉下不算什麼稀罕吃食。
就是老薑家又摻蜂蜜又撒紅棗的,還加了白面,蒸出來的發糕熱熱騰騰的,又大又甜軟,滿屋清甜,光看著就夠誘人的了。
玉米發糕出鍋了,香甜的味道把黑娃兒幾個都吸引了過來。
幾個小崽子都眼巴巴蹲在院子裡,等著家裡人把好吃的玉米發糕端出來。
許春秀從灶房出來,瞅見幾個蘿蔔頭饞巴巴的小模樣,樂不可支道,「你們幾個不是剛吃了烤地瓜嗎?肚子又餓了?」
「二伯娘,奶奶蒸的發糕香香噠。」
三丫捧著小臉蛋兒。
吳鳳也出了門,看著女兒的樣子也笑。
正好,姜四去後山河裡摸螺絲回來了。
這小子自從吃了螺絲就吃上癮了。
雖然不是大豬肉,但是螺絲肉也很好吃啊。
一有空就到後山的河裡摸螺絲。
村裡的人見了也跟著有樣學樣,河裡的螺絲就少了許多。
姜四也不惱,自個兒顛顛兒背著背簍往山裡頭走,倒也能找到不少螺絲。
這會兒把螺絲背回了家,姜四打了一大盆清水,撒點兒粗鹽,把螺絲泡著水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