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一聽包三兒琢磨東西,老韓頭態度立馬就是一變,不但什麼都不問了,配合度也上升了一大截。
「認識認識,那誰誰誰就在他家隔壁……」
作為這條街上的老人,老韓頭的交際網那是相當的廣闊,腦子都不帶轉的,就報出一串的人名來,聽得包三兒都快暈了。可偏偏這些人裡頭沒一個是木器行裡頭的,全是周邊人群。
「沒有那木器行里的人?」
「這不都能用嘛?想便宜這些人都能說上話。」
這哪兒是說上話的事兒啊,他這是想琢磨人家的車輪呢。算了,還是自己見招拆招吧。
「行吧,我過去看看再說。」
看什麼看,他人一過去,不用任何人介紹,任何人拉關係,立馬就受到了高人一等的待遇。沒別的,就因為他是官啊!親自上門,你說人開鋪子的人能不好好接待著?想看車輪?來,一排都在這兒,隨便看。
「這車輪不錯啊!」
確實不錯,而且車軸都做的相當有水平,兩輪馬車的車架子只要加上前頭一個車輪和自行車的鏈子、三角架,分分鐘變三輪車。
包三兒看著這車架滿臉都是歡喜,有了這個基礎,他做自行車那真是越發的容易了。嗯,就這樣,回去就將鏈子什麼的做出來,然後先搞個木車輪的三輪車,讓大家開開眼,然後再往兩輪的發展,這樣看起來就更順理成章了。
心裡有了成算,包三兒的行動力又上升了一截,轉頭就開始問價,準備買下來一個看著車輪結實的做實驗用。
「這車架子也不錯。師傅,這個多少錢?」
「用不用做車廂?」
「不用。」
「用不用上漆?」
「也不用,就光一個架子就成。」
「若是如此,您給十兩銀子吧。」
十兩?包三兒眼睛都要瞪圓了,這個時期馬約莫80兩,這麼一算,若是帶著車廂的,上漆的,完整的馬車,豈不是要100兩了?這可真是不便宜啊。
「關鍵是這車輪,這一般人可做不了。」
許是包三兒震驚的小眼神太明顯,那跟著看了一溜的師傅立馬忐忑的解釋起來。心下還琢磨,自己是不是報錯了。
沒有啊!他還特意往低了說呢,怎麼這包三爺就這麼吃驚呢?記得他家以前不是也有過車的嘛。難不成以往他家的很便宜?哎呦,那可壞了,要是以為自己宰人可怎麼好。
報價的師傅急的額頭都出汗了,急吼吼的解釋,差點沒將自家成本都背一遍。
「做車廂還能用些個尋常木料,可這車輪和下頭這軸,卻不是隨便什麼木頭都成的,價錢就吃在這裡。」
看著人家這樣,包三兒也有些不好意思了,嗯,那什麼他也沒說什麼啊!
「確實是好料子。看著就穩當。」
趕緊的贊上一句,將這尷尬扯過去,包三兒握著拳頭輕咳一聲,從懷裡掏出錢來往那東家手上一塞,繼續說到:
「麻煩你,一會兒送我家去。」
「唉,您請好吧,保證半個時辰就到。」
總算是沒出岔子。師傅抹著汗彎著腰,臉上終於笑出了模樣。
見著買車的事兒了了,包三兒想起了他在家時的計劃,假裝不動聲色的問到:
「對了,你家木頭用的多,那想來對周圍的樹木也知道的挺清楚。你可知道附近哪兒有杜仲樹?」
「杜仲樹?這東西做家具可不如榆木,就是毛櫸、紅松都比這吃香些。」
這周圍好像沒人家用杜仲做家具的吧,這包三爺想什麼呢?難不成想用這杜仲樹做車子?都是手藝人,怎麼這麼想一出是一出的,太難為人了。
「不做家具,就是聽說杜仲葉子能制茶,想看看和茶葉有什麼不同。」
「若是如此,您往南走,出了城沿著官道走約莫三里路,西面有個小山坡,那邊挺多的。」
很好,具體地點搞定了,尋找杜仲樹的理由、人證都布下了,計劃第二步完成。
包三兒心裡高興,即使人家看他滿滿都是不理解,他依然感覺成果滿滿。
作者有話說:
根據清代資料,一架馬車50兩,而清朝時期,因為蒙古馬大量輸入,馬匹價格很低,拉車的駑馬只要15兩,這麼一算,這車架的價格真的很高啊!
第86章 消息、攤牌
往城南走一圈,在三五個路過人群眼睛刷一把存在感,然後提留上一筐的杜仲樹葉,雜枝回到家裡,包三兒先期布局算是湊了個整。有了這麼一出,他再研究出杜仲膠那叫事兒?
知道杜仲怎麼被《神農本草經》收錄的不?就是因為它枝葉也罷,樹皮也罷,稍稍折斷便能看到黏連的汁液,那好奇的名叫杜仲的大夫這才取了去,實驗出了藥性。大夫能因為那黏連的汁液看出杜仲的藥性,那作為一個手藝人,因為這黏連的汁液想到膠有什麼稀奇的?
包三兒覺得那是妥妥有出處,有理由,有基礎啊!
為自己的機智點了一個贊的包三兒坐在工作室里那真是渾身的通泰,扒拉杜仲葉子的手都舞出節奏感來了。邊盤點自己這次帶回來的數量,邊琢磨著該怎麼發酵,怎麼淘洗,琢磨著等著第一波杜仲膠出來自己該怎麼往車輪上套。琢磨著琢磨著,不自覺的就進入了工作狀態。連著老韓頭引著秦全福過來他都沒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