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662頁

    還給他派了幾個下人服侍,都是道士模樣,估計也是要跟著學學怎麼煉藥。

    精神力刻畫符陣可不是看一看就能學會的,曹志也不擔心對方偷師,光明正大地開始煉藥,藥材都是各種有滋補功效的,但是煉成之後的效果卻是另外一個樣子。

    第二次煉藥出來之後,皇帝分了兩枚讓御醫去研究,最後的結果很是讓人汗顏,完全不明白其中到底是怎樣的原理,而藥丸一旦被剖開,藥效也就完全沒有了,這也很是讓人奇怪。

    不過這些疑問倒是更切合了夢中仙緣的說法,讓曹志這個道士也在小範圍內出了名,而他的身世,經過朝廷宣揚,不少朝臣都知道了。

    便是之前因為同屬於武將系統而對皇帝對待武安侯的態度多有微詞的,聽到武安侯十幾年前就敢那樣膽大包天,欺上瞞下,對其態度也有了變化,文臣方面更是默默把此事記到心裡。

    如今北邊兒還有外敵要防,自然是動不得武安侯,但是等到替換的人上去了,也就不需要這樣一個暗藏私心的侯爺。

    遠在北邊兒的武安侯根本不知道這些事情,反倒是因為九死一生的兒子終於到了他身邊而感到高興。

    曹光啟沒想到這一趟這麼艱難,好容易到了父親的身邊,也是高興非常,剛一見面就是淚灑衣襟,深刻地表達了自己對父親的思念之情,言辭做派都是投其所好,讓武安侯對這個兒子的印象更鮮明了一些。  

    武安侯常年在外征戰,京中的府邸並沒有住過多長時間,幾個兒子的出生成長都不曾完整參與。既然不曾養在身邊,也就不要期望感情有多麼深厚,如今看到面前兒子還算優秀,便不再去想京中那幾個替換不出來的兒子了。

    在他看來,自己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等到大事成了之後再生兒子都來得及,沒必要緊著救兒子而耽誤大事。

    曹光啟更明白對方的這一點心思,在以後的日子裡,力圖表現的同時也不讓武安侯多費心,無論各方面都爭取做到最好,以便加深自己跟父親的感情。

    也是直到此時,他才終於覺得自己脫離了上一輩子的悲慘結局,心裡有了些放鬆,才能夠真正有時間思考武安侯謀反這件事到底妥當不妥當了。

    曹光啟上輩子就是一個普通的庶出子,因為家中並沒有主母的緣故,父親又常年在外,他和上頭兩個哥哥,無論是嫡出還是庶出,關係都還不錯,下頭的弟弟也是,兄弟間的感情不說多麼親密,至少沒什麼矛盾。

    自己安全之後,再想到其他兄弟都要被殺,心理上就有了些不忍,在派人去打探京中動向的同時,也在想其他的法子看能不能通風報信,別讓他們跟自己上輩子一樣,稀里糊塗就被推到了斷頭台上。  

    他卻不知,他這樣做是犯了武安侯的大忌。

    行事之前最忌不密。

    很快失寵的曹光啟並未察覺到自己做錯了事,他還想著自己這般是為了讓兄弟們都逃回來,哪怕沒有替身吶,只要提前跑,在武安侯謀反消息傳出來之前跑掉,也是可以活命的。

    到時候看到兒子都還在,父親肯定會很高興,至於這樣是否有了一些兄弟跟自己爭寵,曹光啟卻覺得無所謂,他已經占了這般先機,後面肯定會越來越好,便是不能夠,念著他這一份傳遞消息的情誼,他的那些兄弟也不會對他不好的。

    他便是如此,上輩子就沒什麼野心,最大的野心也許就是在學業上一爭高下,這輩子若不是早知那樣的結局,也不會絞盡腦汁千里奔逃,縱然這一路認識到了權力的殘酷,但他卻還是有一顆嚮往安逸的心,向上爭的時候還想著要安排退路,最好也來個狡兔三窟,如此心裡才算安穩。

    現在周圍環境安逸,至少表面上是一片安逸,各種籌備都是私下裡來的,他心裡便再度生了懈怠。

    武安侯很快就發現這個兒子跟自己想要的不一樣,想到還有幾分擔當的嫡子,有些後悔當初沒能堅持到底,那時候,一無所知的嫡子還以為父親對朝廷忠心耿耿,書信來往之間又哪裡有已經知道武安侯不臣之心的曹光啟更為貼心。  

    如今發現曹光啟並不是想像中那般貼心的樣子,武安侯後悔了一下下便很快放下了,京中的防備愈發嚴密,傳遞消息不容易,想要替換也不容易,並不是隨便找個人都能當替身的,若是動作大了,難免被發現。

    武安侯遺憾了一下,便放過了此事,有條不紊地展開自己的籌備工作,只是把曹光啟排除在外,既然覺得對方不合心意,自然不會讓對方多參與一些機密,免得最後因為對方的口風不嚴而壞了事。

    這樣想著的武安侯還不知道他的所謂大事早已經泄了密,卻不是因為曹光啟派人傳遞迴去的消息,而是因為那個從來不曾被他放在眼中只當做替身看的曹志早早便把他的目的泄露了出去。

    以臣謀君本來就是大逆不道,必要有個能夠說得出口的理由,諸如薄待功臣之類的說法才能夠有人追隨,講究一個前因後果,如今這番心思先暴露了,原因如何自然也就不那麼重要了,起碼在很多人的心中,如今皇帝對武安侯還是非常好的,而武安侯先這般,顯然是毫無人臣之心啊!

    這般臣子,自然也就不怪皇帝隨後處置他了。

    先失了“忠義”的武安侯此時已經失去了“人和”分,至於“天時地利”之上,如今的皇帝占據大統,又不曾遇到旱災蝗災水災洪災之類的事情,顯然“天時”也不支持武安侯,至於“地利”,京城多少年的城防,穩固可想而知,再者武安侯若真的謀反,遠道攻伐過來,一路上也必是舉步維艱。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662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