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49頁

    「呵。什麼惡鬼敢鬧到你面前?」尉遲蘭從書房牆上隨意取了一把劍下來,「要不要先生借你一把劍來鎮邪?」

    兵器發展,其實和鑄造冶煉等工藝的發展一脈相承。

    伴隨著技術的提升,劍這種以刺為主的武器已經在軍中被全滅淘汰,改為以劈砍為主殺傷力更大的刀。

    如今,劍的作用主要是某種權利的象徵。

    譬如天子給臣子賜劍,代表的是這位臣子可以使用天子的一部分權利。

    而劍這種武器無論在什麼時候,代表的都是殺戮和暴力。

    惡鬼來了,殺。

    竺年接過劍來,乾脆出門在書房外面的小院裡耍了兩招:「彆扭。要是真有惡鬼,我倒是想見識見識。神佛的塑像我拆了不少,還沒拆過鬼的。」

    長隨2.0聽著這兩位的話,心裏面也很害怕。

    他不知道自己的上任是真瘋還是假瘋,但他知道他一個小嘍囉,若是哪天惹這兩位不痛快,把他一刀砍了,上面不會計較半句。

    這兩位可是真正的殺神。什麼妖魔鬼怪會想不開,往這兩位身邊湊?

    長隨2.0心裏面想法很多,看竺年和尉遲蘭耍了兩手劍之後也沒幹什麼,就回了屋裡,一人抓了一本書看。

    他刻意留心了一下,發現尉遲蘭手上的是府里的帳本,竺年手上的則是一冊話本。

    《三更驚案》,最近京城裡最流行的話本,講的是一名書生晚上替鬼伸冤的故事。

    話本一月一冊,上個月的故事講到書生得到了一名大官人的賞識,馬上就要入朝為官。

    因為京城發生了一點眾所周知的朝代更迭的小意外,所以上個月的話本沒出。沒想到竟然這個月出了新冊子!

    等等,為什麼尉遲小將軍的書房裡會有最新的話本?

    長隨著意觀察了一番,發現書架的一個格子內,放著有著話本有別於其它書籍的淺色書皮。

    這些都是最新的話本嗎?

    姜國也有類似的話本,但是數量不多,要不就是老故事新講,要不就是一些質量不佳的荒野故事,多怪誕荒淫。長隨剛到大月這邊的京城,見識了這邊許多質量上乘的話本,一時間沉迷進去。

    過了一個時辰,竺年把新話本看完,還意猶未盡:「也不知道作者是誰?不知道是不是願意把故事改成戲。請個戲班子來編排一下……」

    他正說著,姜卓邊上伺候的大太監被管事領進來,說道:「尉遲小將軍,正好世子殿下也在,陛下和皇后娘娘請兩位入宮,一起吃個家宴。」

    兩人別無二話,尉遲蘭為表鄭重,去換了一身衣服,才隨著大太監一起進宮。

    等到了皇宮裡,發現果然是個家宴。

    桌子擺在一座姜卓寢宮旁的小殿內。

    在座的除了帝後,就只有尉遲邑。

    奏樂的宮人離得遠,還被屏風擋著,瞧著十分清淨。

    帝後坐在上首,尉遲邑坐在一邊,尉遲蘭和竺年的桌子則擺在另一邊。

    姜卓三人都是一臉喜氣,招呼兩人坐下之後,先叫了舞姬上前跳舞。

    等家宴用完,皇后讓人扯了酒宴,又讓奏樂跳舞的宮人們退下,才一臉慈愛地對竺年和尉遲蘭說道:「早就聽說尉遲小將軍才貌雙全,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倒是配得上我們家糕兒。」

    這種高高在上的選妃語句,十分不討喜。

    竺年聽著都在內心感慨,這家人簡直不放過任何給他們上眼藥的機會,可以說十分努力。

    尉遲蘭的嘴角抽了抽,硬是擠出一句:「皇后娘娘謬讚。」

    皇后又說道:「聽你叔叔說,你願嫁與我們家糕兒為妻。你們倆年歲正好,司天監遞了幾個日子過來,正好把事情儘快辦了。陛下,您也把糕兒的世子之位定下。」

    「朕知道。」姜卓也是一臉慈愛,「糕兒,等接受了冊封,再娶了妻,就不是小孩子了,今後得把門庭立起來。」

    竺年低頭行禮:「侄兒省得。」

    姜卓繼續說道:「即是如此,等婚後就去戶部試試,別整天在家遊手好閒。」

    竺年:啊?我一個當人質的,憑什麼打工?

    作者有話要說:糕兒⊙ω⊙:我要和先生成親,誰贊成,誰反對?

    先生╰(*°▽°*)╯:我贊成。

    糕爹╭(╰_╯) ╮:我反對。

    糕兒⊙ω⊙:好的。

    糕兒⊙ω⊙:反對無效。我們來討論聘禮。

    (完)

    第一百四十章 上房揭瓦 ...

    六部的規劃是姜卓遷都大月後。 照著南王府改的。

    改的初衷倒也不是考慮朝廷職能這樣劃分,會更明確高效之類的問題;就很簡單的一條——六部設置比姜國原有的部門多了許多職位。

    名義上併吞了整個大月之後,姜國原先的架構和人員設置,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於現在的版圖。

    新貴們需要封賞。 除了一次性的土地財貨的賞賜之外。 還有更為實際的權利的分配。

    朝廷需要更多的職位。 來進行一次利益分配。 最關鍵的是擺正未來帝國的權利框架。

    作為和南王府隔著蒙山和楚江兩條南北天塹的姜國,當然是不知道南王府的配置的。之所以這麼改,還是當時在京城的南王給的建議。

    雖然南王的初衷是儘量攤薄姜國各家得到的利益,但在當時的姜卓。 拿來用剛剛好。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4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