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26頁

    一路上走了快三個月,這還是他手握小地圖外掛的情況,效率低下到他甚至懷疑他爹要餓死在前線。還好他爹覺得這是正常速度,留足了時間。

    倪齊不知道竺年心裏面在想什麼,對京城那邊很有信心。

    南地以水軍見長。他們江州水軍是北地用來防範南地最重要的一支水軍,只要消息傳到京城,肯定會立刻引起高度重視。直接大軍壓境不太可能,畢竟大軍調度安排都不是一兩天能夠做到的。但同樣的,南地調度也快不到哪裡去。

    這小子也不知道是膽大心細,還是自以為是,現在的營地里,江州水軍的人數占了快有一半。只要朝廷派兵,天然就是個內外夾擊的局面。到時候竺年想跑都跑不了。他可得盯緊了。要是能夠把這位小王爺抓住,再運作運作,他多少能將功抵過。

    可惜他多年經營,大概率是追不回來了。現在只希望海外島上沒事,那裡才是大頭和捲土重來的根基。只要海外島嶼還在,他就不愁沒有翻身的機會。

    竺年沒去管他想什麼,認真做了一會兒功課,心裏面還犯嘀咕。別人招納人才是三顧茅廬脫衣服送人,怎麼到他這兒就變成做功課了呢?

    難道這是初中生的宿命嗎?

    還是對他上輩子沒好好讀書的懲罰?  

    他低頭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咕噥:「衣服太差?」等他下次穿上超豪華錦袍,再把衣服一脫,送給先生。嘿嘿,先生會不會感動之下,免掉他幾篇小作文?

    倪齊離得近,聽得氣血上涌。

    作為一個十分注重面子工程的將領,普通士兵的衣服確實有湊合的,但是從軍官開始,待遇在全軍都算得上不錯。他看岱州水軍的衣服也沒好到哪裡去,怎麼就太差了?

    竺年埋頭做作業的時候,消息已經傳到了京城。

    御書房內,宋淮的第一反應就是不信:「南王妃隨從不過百餘人,如何攻打軍營?」因為事情太過離譜,他反倒不敢確定真的是假的,追問來人,「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細細道來。」

    宋淮只在宴會上遠遠見過南王妃一眼,談不上什麼了解。但是從她能直接把帝後給綁了帶走,在他心裏面的形象已經和瘋婆子畫上等號。

    一個瘋婆子帶著百來人衝擊軍營,確實離譜,但還真的做得出來。說不定她是冷靜下來之後,發現自己闖下了彌天大禍,直接求死呢?

    但是百來人攻打一個有五萬人的軍營,還打贏了——這種故事連茶館裡的說書先生都不敢編。

    此刻被帶到御書房的一共有三人,都是土生土長的京城人。他們當天是分頭跑的,但是所知信息都差不多。  

    要知道他們之所以能夠快速到京城,不就是因為跑得快嘛。

    三個人的信息拼拼湊湊,最後宋淮只知道南地有一種堪比天雷的武器,威力巨大。

    同在一旁聽的禁軍統領施閒,倒是沒有表現出多少情緒:「早就聽說歷代南王都擅弄奇技淫巧。」

    和太宗是正經世家出身不一樣,南王竺獻是漁民出身,在前朝是個實打實的賤民。

    竺獻打水仗厲害,造船也厲害。後續歷代南王,都喜歡搞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宋淮一聽就明白了:「施統領的意思是,這種武器只是個把戲?」

    施閒沒把話說滿:「下官沒親眼所見,不敢斷定。以下官的判斷,應該是南王妃趁夜偷襲,江州水軍疏於防備,導致不戰而潰。此時,江州水軍應當已經恢復。南王妃總共就百餘人,從時間看,根本就無法及時聯繫南地增援,多半已經趁亂南下。下官請命,只需百人輕騎,往江州去一探虛實。」

    施閒沉著冷靜的態度,讓宋淮穩住心態,正色道:「此行無需施統領親去,只需安排可靠之人前往即可。」不管江州怎麼樣,現在肯定是京城更加重要。他不能讓自己的登基出現任何意外!

    施閒是少數知道真實情況的人,當下就領命而去:「是,下官這就去安排。」  

    他退出去,帶上從江州而來的三人,一張萬年不變的冷臉上看不出喜怒。

    不出一個時辰,一百輕騎就從京中離開。

    御書房內,一批新的奏摺送上。

    輔佐儲君的大學士廉豐,拿著其中一份奏摺遞到宋淮面前:「殿下請看。」

    「江州知府的?他是要匯報江州的軍情……」宋淮打開一看,頓時啞然,「楚江半夜有天雷滾滾,晨起有神龍現世?」

    什麼天雷,什麼神龍,莫說子不語怪力亂神,前後兩件事情聯繫在一起,他還能有什麼不明白的?

    他把奏摺往桌上一扔:「等確立了父皇和母后的安危,我定要撤了他這個江州知府!不,現在就撤!先生,您可有合適的人舉薦?」

    江州水軍被一個小把戲搞得不戰而潰,江州知府只知道以訛傳訛。這樣的酒囊飯袋,怎麼防得住南地的狼子野心?

    廉豐看宋淮的態度,微微一笑,覺得自己的眼光和決心一點沒錯。

    皇長子聰敏,和今上大不同。今上既然無心朝政,就該把權利讓給更加有前途的人。至於皇長子經驗不足也沒關係,這不是還有他們這些經驗豐富的老臣輔佐嘛。

    廉豐沉吟一番之後,說出三個人名:「以臣所見,此三人都可勝任。」

    畢竟是一州知府,而且是頗為富庶的地方,撤立不是小事。宋淮此時也不過是監國,雖然有心直接下令撤換,但還是得在次日的朝會上商議。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26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