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118頁

    算下來,她這一本的稿費都能頂上學校老師一年的工資了。

    而且五百四不一定會是全部稿費,如果連環畫賣得好,有機會再版,出版社肯定會按照再版冊數付版稅。

    當然,出版的連環畫也可能賣得不好,不會再版,但蘇婷畫這本連環畫,加上前期準備時間,滿打滿算也就花了一個月。

    辛苦一個月,收入五百四,很不錯了。

    雖然這本能賺這麼多是因為連環畫火了,如果下本運氣不好過不了稿,可能一毛錢都賺不到,但往好的地方想,一年不開張,開張吃一年也挺好。

    抱著這種想法,本來打算趕稿在月底將新故事寄出的蘇婷,覺得或許她還能再擺爛一段時間。

    於是,蘇婷無視了信件最後的編輯催稿,毫無愧疚感地將工作往後推,理由也冠冕堂皇,她要看讀者來信!

    ……

    這一整天,蘇婷都在看讀者來信,包括睡覺前。

    賀東川上床時往她手上拿著的信紙上瞄了眼,多的沒看出來,就看出寫信的是個毛頭小子,以及他媳婦看信看得特別認真,臉上還一直掛著笑。

    賀東川靠在床頭,不動聲色地抬起手,從蘇婷脖頸後方空隙鑽過去,將她攬在懷裡問:「在看什麼?」  

    「讀者寄來的信啊。」

    蘇婷正好看完,放下信扭頭對賀東川說:「你知道嗎?這個讀者是留城青年,他初中畢業後沒有順應政策下鄉,街道沒有工作安排,家裡又沒關係,所以他這兩年一直沒有工作。在看了我的故事後,他受到鼓舞,打算去支援邊疆了。」

    說著這蘇婷皺了皺眉。

    賀東川問:「怎麼了?」

    蘇婷嘆了口氣說:「我不知道援疆對他來說算不算好事。」

    如果她是這個年代土生土長的人,她可能會和大多數知識青年一樣,認為支援邊疆是正確的決定。

    但她出生於九十年代,接受過信息爆炸的洗禮,她很清楚這年代下鄉的絕大多數人,下鄉後都默默無為。

    一下鄉就大展拳腳,帶著老百姓們走向共同富裕這種事可能存在,但這世上總是平凡人更多,蘇婷不知道對這個讀者而言,援疆是否是好事。

    賀東川問:「他這兩年沒有工作,每天在幹什麼?」

    蘇婷被問得一愣,拿起信快速瀏覽一遍:「應該什麼都沒有干,他說自己很喜歡看連環畫,時間都是在書店或者小人書攤消磨的。」  

    「這就是了,雖然街道沒有給安排工作,家裡也沒有關係,但如果他有想法,接點手工活,或者找地方打零工,日子也不至於過得這麼稀里糊塗。」

    正式工作的確不好找,但很多國營廠會將一些零散的手工活外包出去,還有些單位會招臨時工,不過就算是臨時工,好工作也有一大堆人搶,留下的都是比較辛苦的工作。

    他一個年輕人,好手好腳的能在街上晃蕩兩年,不是怕吃苦,就是沒這個心,不然去街道問一問,總能找到掙錢的辦法,

    在賀東川看來,如果他今天沒有幡然醒悟,繼續這種到處晃蕩的生活,以後也不會有什麼出息。

    倒不如去條件艱苦的地方接受生活的毒打,如果他能熬過去,清醒過來,哪怕現在處境艱難,未來日子也不會太差。如果熬不過去,那不管他在老家還是邊疆,結果都一樣。

    聽完賀東川的話,蘇婷若有所思問:「你覺得這對他來說是好事?」

    賀東川說:「是好事,但結果未必會好。」

    「如果結果不好呢?」

    「如果結果不好,那也是他自己的問題,十七八歲不是小孩子,他該為自己做出的選擇負責。」  

    蘇婷覺得自己可能是被網絡上的論調洗腦了。

    在五十年後,二三十歲的明星犯了錯,都會有粉絲辯解說他們只是個孩子。她有時候也會覺得槽多無口,但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她發現這年代的人的確更成熟。

    論心理年齡,她其實比賀東川要大兩歲,在工作上她早已能獨當一面,但脫離工作環境回到家,她卻總覺得自己是個孩子。

    在五十年後,像她這樣的人並不少。

    蘇婷覺得造成這樣的景象,有兩個原因,一是受教育程度比較高,很多人上完大學都二十二三了,進入社會晚,思想成熟得也比較晚。

    二是結婚生子比較晚,蘇婷一直覺得結婚生子能催熟思想。

    她認識的人中,有些結婚前感覺還是個孩子,以至於當她聽說他們結婚了,有了孩子時很不敢相信,他們自己都是孩子,怎麼能照顧另一個孩子呢?

    可等她再見到已為人父/人母的朋友,往往會發現他們成熟了很多,已經有了為人父母的模樣。

    而很多沒有結婚的人,哪怕已經過了三十歲,她仍會從他們身上發現孩子氣的一面,而他們有時候也會覺得自己很小。

    

    在這種思想下,當蘇婷看到這封信,不免擔心對面的孩子思想不夠成熟,看到她的故事後,一時上頭做出後悔終生的決定。

    賀東川說:「你只是個創作者,你的工作是畫出好看的故事,而不是為每一個讀者的人生負責,那麼做的結果,只可能是你給自己的脖子上了一層層枷鎖。」

    蘇婷覺得,賀東川的話代表著另一種理論。

    很多人覺得創作者應該是感性的,知道眾生疾苦,才能寫出生活百態。但他似乎覺得創作者應該理性,不說教,不勸告,寫自己的故事就好。<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118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