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頁
幾人坐著驢車回家了,周六福是跟著她兩個嫂子一起來的,因此沒跟她們一道兒走。倒是傅奶奶,親自把兩個小姑娘送到家門口後,才轉身離開的。
不得不說,在經歷了人販子事件後,鎮上各家各戶的大人們都提高了警惕心,連路邊單獨一個人玩耍的孩子都少了很多,茶館裡也有說書人一遍遍的說著拍花子的下場,還說秋後處斬,一刀兩斷就是好命,千刀萬剮也是活該!
安卉站在鋪面門口,看著姜三娘激動得連比帶畫的跟她奶奶說事兒,沒多會兒,姜奶奶就起身回了後院,換姜三娘看著鋪子。
因為安卉不認為對方有義務告知後續情況,也就沒太在意,轉身回自個兒家去了。
本來嘛,這就是一樁買賣,安父幫人家出殯下葬,再來一套連他自個兒都不清楚有啥意義的儀式,然後就是正式求庇佑,成功與否只在一瞬間。這成功了,當然是收尾款,沒成功也能拿到一筆辛苦費,之後這筆生意就算是了結了。
當然,老錢是特例。
像這種特例,屬於萬中無一的。
不同於安卉的淡定,姜家那邊顯然很氣憤。
且不說感謝不感謝的,家裡的孩子找回來了,發生那麼大的事兒,怎麼能連個招呼都不打呢?這算是什麼意思?打算斷親了嗎?
當天下午,姜奶奶就沖了。
兩家距離屬於不遠不近的,因為並不是在一個鎮上的,但距離又不是特別遠,加上兩邊的道路狀況良好,正常來說,大清早的出門,哪怕是走著去,那也能趕上吃午飯的。
這天傍晚,姜奶奶沒回來。
又隔了一天後,老人家還是沒回來。
薑母直接就跟學堂那邊請了假,又喊上了自家已經出嫁的二女兒,風風火火的往姜姑姑家趕去。
到了這會兒,安卉已經猜到可能真的出了什麼意外。
要麼是姜奶奶在路上發生了什麼意外情況,但這種可能性不大,畢竟那條路人來人往的,沒聽說出啥事兒。要麼就是姜姑姑家發生了什麼事兒,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這大概也是為什麼明明孩子找到了,卻並沒有第一時間通知姜家的原因吧。
好在,幾天後情況就明朗了。
姜奶奶帶著兒媳婦和孫女回來了,面對街坊鄰里的詢問,她滿臉的愁苦。
她倒是沒打算隱瞞什麼,主要是這事兒瞞不住。
但真到了要說的時候,她又是接二連三的嘆氣。
最終,還是姜二姐給其他人解了惑。
「我家那表弟也不知道是命好還是命不好,叫拍花子拐了去,最可憐的就是活祭了,命都得丟。還有一些孩子被打斷了手腳,這輩子算是完蛋了。女娃兒就更可憐了……不過他呀,叫人給養著了,還是當兒子養的。」
被拐當然是壞事兒,但被人收養卻是好事兒。
問題是,眼下姜姑姑一家找到了丟失多年的孩子,自然是希望孩子回家的。可如此一來,被人當兒子養的孩子卻是陷入了為難之中。
安卉也湊在裡頭聽,她身邊就站在胖乎乎的周六福。後者已經知道因為自己的一句話,惹得姜奶奶等人往外跑,一連幾日沒消息,嚇得還以為自己闖了大貨,眼見人回來了才鬆了一口氣。
對於這年頭的人來說,被拐的孩子叫別人當兒子養了,屬實算是一樁新鮮事兒。
這是因為這年頭要比安卉上輩子更在乎血統,沒兒子的話,多半都是選擇從族裡過繼一個孩子的。當然,要是窮得叮噹響,族裡也不願意的話,也會收養一個,但都這麼窮了,咋買得起孩子?還不如去街上撿個孩子呢。
也因此,這年頭孩子一旦丟了,下場會特別悽慘。
姜姑姑的兒子卻是這裡頭極少數的幸運兒,非但叫人當兒子養了,對方的條件居然還不錯,起碼比姜姑姑家要有錢。
再細問,才知道那家原本就有個跟姜姑姑兒子差不多歲數的孩子,結果那孩子得急病死了,那家還算挺有錢的,但家中的獨子已經去世,死去的孩子是他們家獨一個孫子。
當然,孫女還是有的,非但有,且有兩個。
依著正常的做法,他們可以等孫女長大後給孫女找贅婿,也可以從族裡過繼一個孩子。結果他們偏偏選擇了從拍花子手里買一個。
選中姜姑姑兒子的理由很簡單,年歲相近且長得也有幾分相似。
也就是直接來了個替身梗。
對族裡隱瞞了這事兒,甚至對家裡也採取了一些措施。能賣掉的僕從都遠遠的發賣了,不能賣的也都叮囑好說明白了。至於當時已經記事的兩個孫女,則先送到外祖母家養了兩年,等事情過去了,才接回來。
至於姜姑姑兒子本人,丟的時候應該已經記事的,但考慮到時過境遷,小孩子的記憶也是因人而異的,反正他表現出來的就是震驚。
而這事兒最難辦的一點就是,那人是個讀書人。
甭管是哪個時代,都有人在意血緣關係,可也有人覺得養育之恩大於天。既是讀書人,那就不能做出令人詬病的事情,要不然就算律法無法制裁,在道義上一旦有所污點,這輩子都不可能再有前程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