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394頁

    李徽立在主院外,回首望向遠處空無一人的重重院落,不由得想起先前越王府人來人往的場景。若論起子嗣來,李衡在一群兄弟姊妹中獨占鰲頭,既不缺嫡子嫡女,更有不少庶子庶女。因李衡不願分家,故而過去無論是成年或是未成年的兒女們都住在府中,幾乎每一座院子裡都住著主子,端的是熱鬧非凡。

    然而,子嗣旺盛又如何?越王府的傾覆,歸根結底便是不曾教養好歸政郡王與郎陵郡王兄弟二人。或許,越王府謀逆案也令許多明眼之人終於幡然醒悟——多子並非多福,教養好的兒女方能帶來福分,教養不好的兒女則只會害人害己。

    已然軟禁多日的王氏、高氏等人亦是身著素衣,滿臉疲憊地迎出來接旨。當聽見敕旨中稱,庶人李環娘自請守昭陵,聖人有感其孝心可嘉,保留其信安縣主的封號,著新安郡王即刻護送她前往昭陵時,王氏與高氏都怔住了。

    信安縣主神情十分平靜地接過敕旨,目光中充滿了堅定:「多謝貴主與堂兄相助。」她曾經羨慕長寧公主能有心悅的少年郎,也曾惋惜他們到底不能在一起。她亦同樣幻想過與自己未來的夫婿舉案齊眉,然而王家的所作所為卻令她再也難以忍受。她是宗室貴女,如何能為了富貴與安穩忍氣吞聲?與一個令她覺得恥辱的男子生活在一起?

    與其未來幾十年一直都痛苦不堪、受盡內心的折磨,倒不如還給自己一份清靜。縱使她蹉跎了青春年華,很難再獲得好姻緣,一生一世過著清清靜靜的日子亦是不錯。更何況,為祖父祖母盡孝原本便是應該的,同時或許也能為毀於謀逆名聲的父兄奪回些許讚譽呢?  

    「環娘……你……你真是個傻孩子……」王氏呆愣著道,瞬間便淚流滿面。此時此刻,她無比懊悔——自己當初為何堅持讓幼女嫁回娘家?又讓幼子娶王家女為妃?阿郎曾數度對她說過,王家一代不如一代,目光太過短淺,不適合進入朝堂。她卻堅持不信,還責怪他不幫著王家謀取高官。便是姑母王太妃數度提醒她,不可被娘家人左右,她亦並未放在心上。

    而今,她的兒女都被王家人羞辱,而她竟還想著委曲求全,讓女兒嫁進去寄人籬下,果然是太過天真了些!!不錯,一個強大的娘家才能讓女人在夫家抬起頭來,但若是娘家不再可信,不再護著她,不再珍惜血脈親情,她又何必因顧及他們而傷了自家人的心?

    「我也只想讓你過得安穩些而已,也罷……」拭去淚後,王氏輕輕一嘆,「留在昭陵應當也不錯,你祖母尚在,悅娘與玄祺也會照拂你……」她應該慶幸,無論是長寧公主或是李徽,都是可信的好孩子。而且,謀逆之事並未牽累王太妃,她定然也會盡力護著自己的孫女。

    「阿娘放心,兒一定會求祖父祖母的在天之靈保佑你們安然到達嶺南,然後早日返回長安。」信安縣主跪倒在她面前,俯首行大禮。而後,她又對憔悴了許多的高氏道:「日後便有勞阿嫂替我孝順阿爺阿娘了。」

    「妹妹儘管放心。」高氏頷首回道,既沒有羨慕亦不曾嫉妒,依舊平靜如常。  

    她從來都不是王氏所喜的兒媳,但如今看來,她看中的幼子媳婦反倒遠遠比不上長媳。而且,她們被軟禁在越王府之後,王家忙不迭地劃清界限,高家明面上默然,暗地裡卻送了來了不少錢財與衣食之物,確實是有情有義的親家。

    「我想將瑩娘帶走。」信安縣主又道。

    高氏雙目微亮,毫不猶豫地回房將不過半歲的女兒抱了出來。她在子息上亦是頗為艱難,與李瑋結縭多年,眼下只得瑩娘一個女兒。得知全家流放嶺南之後,她心中便恐慌起來——女兒年紀實在太幼小,在寒冬臘月千里迢迢跋涉去往嶺南,極有可能半路夭折。原本她想將孩子託付給娘家,或者王太妃,如今信安縣主竟主動提出將侄女帶在身邊,卻是再好不過了。

    見信安縣主小心翼翼地抱著小侄女,王氏本想開口讓她將兩個庶出的孫兒也帶上。然而仔細想想,帶上小孫女或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孫子們卻是太過醒目了。而且,信安縣主對庶出侄兒們的感情很淺,大約也不會答應此事。

    「二世母放心,侄兒必會將環娘和瑩娘平安送到昭陵。」李徽道。接到聖旨之後,他便做足了準備,保證信安縣主在昭陵衣食無缺。

    長寧公主也道:「只要有我在,便絕不會容任何人欺負環娘姊姊和瑩娘。」她已經悄悄藉故將親信宮女放入昭陵之中,日後便能好生照料堂姊與小堂侄女了。  

    其實,在昭陵守陵之人並不少。既有自願守陵者——諸如深深為太宗皇帝所折服,主動辭官的一些低階武官文官;亦有被罰守陵者——諸如荊王幼子李閣等犯過錯的宗室子弟。信安縣主的身份畢竟與他們不同,故而聖人破例讓她住在昭陵外的行宮中。李徽順勢在附近安插了一些眼線,命他們在保護信安縣主與堂侄女的同時,重點監視李閣的動向。

    以李閣此人的「天真」與「愚蠢」,李徽毫不懷疑,只要有機會,他必定會狠狠地坑荊王一回。就算荊王府將所有的漏洞都堵上了,只要李閣尚在,便會給安興長公主及其黨羽帶來可趁之機。

    將一切安置妥當後,李徽便匆匆回了長安,正好趕上送別越王府眾人離開。

    與昔日楚王一脈浩浩蕩蕩地離開長安完全不同,他們看起來更為落魄——因已經被廢為庶人,流放嶺南亦是刑罰,故而每個人都身著素衣,連行李亦是十分寒酸,更別提帶上甚麼錢財之物了。而且,還有約五十來個金吾衛在旁邊虎視眈眈,負責一路將他們「押送」過去。<hr>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394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