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頁
此話一出,全國六省皆震撼。
【專業學的游泳,從沒覺得這麼熱血過,家人們我沖了!出發!】
【龍舟專業選手請求出戰!】
【人已到H市邊界,我帶著我們W市的希望來了!】
【誰懂啊,上次這麼激動,還是把光借給了迪迦!】
高鐵,飛機,高速。
人潮湧動,朝著H市前進。
他們沒有一個是被逼迫的,全都帶著一顆至誠的心,帶著滿腔的熱血趕來。
有的人開了一夜的車,到了就幫著貨站的工人搬貨。
有的人擅長水性,帶著游泳圈就下了水,直接一背包一背包的給附近的居民送物資。
有的人做不了太多,就默默將自己家的棉被送到了貨站,讓每個從水裡回來的人能保暖。
災難雖大,人雖渺小。
螞蟻一樣的人群逆流而上,一排排竹筏塞滿街道,依舊足夠震撼。
成箱的物資從邊界運到災難的最中心,保證了讓每個人都能喝上乾淨的水,吃上一口乾淨的食物。
就算是下不來樓的八十老翁,也有熱心的青年人,親自敲門去送食物。
這一刻,渺小的人卻戰勝了高高在上的老天爺,嘲笑它的無能。
第52章
災難來了要怎麼應對呢?
這個問題, 胡珍珍交出了一分與眾不同卻又與眾相同的答卷。
齊心協力,共度難關。
這是一早人們就總結下來的經驗。
可人命脆弱,真到災禍面前, 能伸出手給予物質的幫助就已經不容易了。
救災搶險的現場,人總是少的。
因為危險,也因為沒有途徑。
即便有人想去災區的一線幫助他們, 也會因為這兩樣困難止步在牆外。
胡珍珍做的並不多,但她打通了最關鍵的一步。
解決熱心來幫忙的人的困難,保護所有參與救援的人的安全。
救生衣,游泳圈只是標配。
急救醫生和專業的醫療團隊也在隨時待命。
竹筏加急生產, 兩天之內, 就做出了幾百艘竹筏。
有一張最大的,甚至從邊界出發, 遠到H市的另一個鄉鎮去送物資。
就算用上了燒油的螺旋槳, 這一來一回也並不容易。
但做這些的人,沒有一個人叫苦。
每個人忙碌了五六個小時, 就會被人提醒著去休息。
跟白友發出來的那張圖片一樣。
胡珍珍給每個來救援災區的人都配備了一模一樣的福利。
吃好, 住好,是基本的標準。
每天忙碌五六個小時,整個人累卻充實,回到休息站好好吃上一頓飯,躺在床上就是一夜無夢,睡得昏天黑地。
支援的這兩天, 甚至幫許多精神內耗的人治好了失眠。
這事傳上網之後,願意來的人就更多了。
但這一批來的人, 大多都深受失眠的困擾,是主動來挨累, 想睡著覺的。
胡珍珍一視同仁,不管他們來的目的是什麼,只要是來幫忙的,只要是帶著善心來的,都通通接受。
下水道口淤積的垃圾有了專人去清理,雨水有了足夠多的出口,城市的積水高度也慢慢降了。
第5天,雨終於短暫的停了。
這是個好兆頭,說明這場大雨快要結尾了。
出太陽的那三個小時,H市中的人比過年了還要高興。
即便後來又下起了濛濛細雨,也沒能澆滅這股子興奮的情緒。
所有人都清楚,他們快要挺過來了。
第6天,雨徹底停了。
水位退到了成人的小腿高,在城市中行走,終於可以不依靠竹排了。
但水裡的情況看不清楚,樹枝垃圾混雜在一起,隨時可能踩到什麼東西就摔倒。
為了安全,救災物資依舊用竹排進行運送。
超市里常年賣不出去的塑料大盆,有了用處。
在這個時候,它們是最好的水上運輸工具。
從S市運來了一大批撈魚的網子,這些網用來撈水裡的雜物,再合適不過了。
胡珍珍安排了專門的小隊,只負責到水底的垃圾。
將垃圾都撈乾淨不會堵塞下水道,水位才能更快的退下去。
雨停了之後,更多的問題開始浮現。
有人陸陸續續開始生病,著涼感冒的,又或是拉肚子的。
一個兩個還好,成群結隊的出現這樣的情況,都讓人不得不懷疑傳染病的存在了。
災難之中,不是每個人都有耐心等待救援。
在胡珍珍把食物和水送來之前,早有人接了雨水來喝。
雨水帶來了樹枝和垃圾,也帶來了許多沒開封過的速食產品。
有人撈到了這些,在缺少食物的情況下,自然選擇吃掉。
這些都會帶來疾病。
萬幸胡珍珍有一整個醫院的後備力量。
西景門醫院只留了急診室的五個大夫值班,剩下的人全調來災區。
除了她安排來的醫生之外,附近幾個城市的醫院也派出了醫生前來支援。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喝熱水,吃熱食,寧出汗,不貪涼。」<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