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桂花嬸照舊是一邊高興,一邊責怪她亂花錢,該存起來做嫁妝才是。
第30章 沼氣池
劉李兩家都步入正軌, 成功改換了社會成分,變成工人分子,陳昭也就放下心來。
過完年節, 陳昭即將離開之前, 和劉叔暢談了一番, 主要說的內容便是求穩低調, 萬事不可冒頭激進。還有一點,日後石頭談的對象,家裡最好離什麼資本家、地主之類的遠一些, 儘可能選擇與劉家差不多成分家境的姑娘。
劉叔知道她的消息來源廣, 而且可信度也高, 所以都一一答應下來。
等到說完了劉家人的安排, 劉叔又問陳昭的打算:「你過了這個年,就算是二十歲的人了,個人問題也該多上心。從前在咱家上工的那個謝家小子, 我和你嬸子看著都不錯,別聽虎子和石頭的, 要是覺得合適就多處處也行, 不合適就換其他的。」
陳昭愣了愣, 才低聲道:「叔, 我知道了,只是現在才剛剛畢業呢,總得等兩年立住腳了再說其他。」
劉叔見她不排斥, 點了點頭不再繼續了。
陳昭回到自己屋子後, 想起如今的情況, 也覺得有些棘手。
這輩子和上輩子不同,劉家人待她屬實不錯, 原主也是把劉家叔嬸當做爹娘看待的。若非必要,陳昭實在不想讓他們操心,更不想讓他們傷心。
可一個適齡姑娘不結婚,在這個時代是十分罕見的事情,不提旁的,單是街坊鄰居的閒言碎語,都能讓劉家人顏面無光。
可是結婚,陳昭心中又實在不想。
婚姻是一件太複雜的事情,陳昭自覺沒有能力好生經營,而且也不敢保證能彼此忠誠包容,互相信任扶持。更何況,這個時代又是大變大興之際,國家的變化可用日新月異來表明,陳昭也不喜歡自己被家庭瑣事絆住腳步。
她翻來覆去到半夜,還是想不出個合適的解決方法,只得暫時不去思考這個問題了。
第二天一大早,吃過桂花嬸特意準備的早飯後,陳昭又拎著行禮返校,繼續繁忙的農事工作。
趙老師主攻的農學項目是小麥增產。
小麥是北方地區的主要糧食作物,品種也有好幾十種,可不論是哪一種小麥,畝產量都沒有超過四百斤。如今市面上種植範圍最廣的早麥107號,平均畝產量只在360斤,不過病蟲害較少,也不易倒伏,算是比較穩定的品種了。
這個畝產量在陳昭的認知中,屬於極低的了。
在她第一世的時候,小麥普通產量都在千斤左右,當然里頭也有肥料和農藥的幫助。但是這樣也說明,小麥的品種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他們要走的路還長著呢。
趙老師主攻的是小麥病蟲害預防治療,培育高抗倒伏品種,陳昭也一直在旁邊學習輔助。
另外,陳昭自己自主研發的項目,是有機肥料生產製造。
如果政府百廢待興,許多資源都很缺乏,所以陳昭選用的是沼氣制肥。
第一步,就需要打造一個可用的沼氣池出來。
陳昭對沼氣池的修建只是一知半解,她姥姥家曾經弄過一個,只知道大概的工作原理。所以不得不請建築系的同學幫忙,又請了物理學的學生輔助測算,花了兩個來月的時間,才算弄出來一個八平方米的沼氣池。
就這,都花了陳昭兩百來塊錢,還搭出去許多人情來。
陳昭自己兜里只有五十塊錢,大頭都是趙霽借給她的,所以兩人說定了,等到這個項目真的成了,功勞也要算給趙霽一部分,趙老師作為指導老師,也會在報告上署名的。
這是陳昭想為趙家尋找的庇護,農業的事情關係到千千萬萬戶的飯碗,但凡有所成就,都是能載入史冊的。
在原書中,趙家人的結局實在揪心,陳昭如今和他們一家三口關係都極好,怎麼也無法看著他們落到那個下場。而且若是書中的走向正確,等到秋季開學的時候,「男主」顧辰和「女主」李好就要入學了,會和趙霽之間發生一系列強取豪奪的故事。
等到男女主大四即將畢業的時候,趙老師和唐師母就已經被人舉報濫用職權,被下放到大西北去了。而女主找到工作之後,反手又是一個匿名投訴,把趙霽也送了過去,美其名曰,叫他們一家三口團聚。
一家團聚是一家團聚,但是不能在大西北農場牛棚里頭團聚。
趙唐兩位老師的人品能力,陳昭心知肚明,那所謂的濫用職權,定然是陷害無疑。
閒話少說,自從沼氣池建成之後,學校的廚餘垃圾可算是有地方堆放了,一車一車的傾倒進來,進行二次發酵和深度發酵。還有公廁里的糞肥,也有一部分被倒進沼氣池的發酵間裡,提供甲烷氣體,讓發酵更均勻平衡。
第五天開始,出氣管有氣體排放出來了。
沼氣被導入沼氣池附近的食堂內,可以轉化為電能來照明取暖,也可以直接當做燃料做飯。相較於燒煤或者燒柴火而言,沼氣更加的方便快捷,而且污染少,很快就受到了有關人員的注意和歡迎。
兩個半月後,出氣管的氣體近乎於無,陳昭就知道里頭的沼氣肥差不多快要發酵完成了。<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