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頁
這些庶民,才是能入大部分士人眼的真正「庶人」。
朱襄親自見了流民中的「首領」,然後許諾他們會建立流民的村落,讓他們成為村老,重建宗族。
封建時代的生產力,使官府不可能將權力下放到最底層。村鎮一級的秩序,都是庶民以宗族為紐帶自治。
朱襄要儘快讓流民穩定下來,就要迅速重建村鎮一級的秩序。幫助他們重建宗族祠堂,就是最快捷的方法。
無論那些流民首領在南逃途中做過多少不似人的禽獸事,當朱襄告知他們能重建宗祠時,他們立刻就褪去了身上的獸性,全力幫朱襄維持秩序。
流民中的士人迅速集結在朱襄周圍。他們學習秦律和秦話,搖身一變成為秦國的官吏,幫助秦國管理楚國流民。
之後他們中的優秀者就會留任官吏,繼續管理當地已經變成村民的原楚國流民。
在後世,若讓同鄉治理鄉人,會發生貪腐之類的大問題。
但在此時,若不是同鄉治理村鎮一級的鄉人,村民根本不會理睬此人。官吏幾乎難以做成任何一件事。
現在是人情的社會。
秦國也不在乎小吏手腳不乾淨,只要他們能約束鄉人,能收得起來稅就行。
朱襄每日從睜眼開始就不斷面見流民中的士人,手腳不停地將流民安置在已經準備好的地方,迅速在流民中重建秩序,幫他們從逃難的野獸變回人。
在這期間,他對流民中的罪惡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這些人踏上了南秦的土地後沒有做過惡,即便朱襄聽到許多人在途中犯過大罪也閉目塞耳,假裝不知。
因為朱襄若是計較起來,這些流民中大部分人,無論男女老少,都在逃難路上做過害人性命之類的大罪。
那時他們是野獸,為了自己能活下去,撕咬同類很正常。
朱襄不斷告誡自己,那時他們不是人,自己不要用對人的道德觀來評價他們,要對流民一視同仁,要讓他們都有活路。
只有到了秩序社會,有了不害人也能活下去的機會還作惡的人,他才會依照秦律處罰。
朱襄在忙碌過程中,將厚厚的秦律幾乎都刻入了腦海。
下面的官吏只要一詢問,朱襄立刻就能說出適用哪條秦律。
朱襄對秦律的熟練,讓宿吏都驚訝不止。
嬴小政擔心朱襄獨木難支,他在吳郡有李牧幫助,沒有遇到困難的事,便只留下蒙恬,將得力助手李斯和韓非派給了朱襄。
李斯和韓非都自認為是法家弟子,對各國律令瞭然於胸。
但他們給朱襄當了一陣子助手之後,感受到了挫敗。
朱襄公不是法家人,但朱襄公對律令恐怕比他們二人都熟悉得多。
李斯心胸狹窄,很容易嫉妒別人。
現在朱襄在他最擅長的地方把他比了下去,他看著朱襄那布滿血絲的雙眼,卻難以生出嫉妒之心。
韓非心疼道:「朱襄公,這些瑣事交由、交由我和李斯。你、你休息啊。」
李斯壓抑住心中複雜情緒,道:「朱襄公,聽韓非和我一言,快去休息吧。」
朱襄按壓著太陽穴,露出笑容讓他們安心:「我若撐不下去,會去休息。現在我不會倒下。」
見兩人仍舊擔心他,朱襄道:「現在只有我的名聲能壓得住流民首領和當地豪強。」
他半開玩笑道:「只有我能讓他們賣我一個面子,別惹亂子。你們倆的分量不夠,只能給我打下手。不過幸虧有你們在,我輕鬆許多,謝了。」
聽了朱襄的感謝,李斯心中很是酸澀。
他應該高興,但實在是高興不起來。
李斯只能拱手道:「朱襄公請將更多的事交給斯,斯絕對能做好。」
韓非也道:「我也一樣。朱襄公!」
朱襄點頭:「好。」
他或許是太勞累了,讓韓非急得都不結巴了。
只是朱襄有預感,他可能馬上要回咸陽了。在回咸陽之前,他必須給南秦三郡接收流民一事開好頭,讓後來者能夠按照他已經安排好的事做下去。
朱襄沒有料錯。
當楚國的「白頭翁」在追殺中落水生死不知時,秦王的詔令來到了南秦,召長平君朱襄和公子政即刻入秦。
雪姬猶豫了許久,咬牙請求留在南秦。
「這裡需要長平君。」雪姬道,「但良人必須帶著政兒回咸陽,所以長平君夫人就留下來,代替長平君安撫流民。」
朱襄猶豫。嬴小政堅決不許。
「舅母,你知道這裡多危險嗎?我們離開之後,就算有老師護著你,但你也一定會面臨很多困難。這個秦國還有很多賢能之人,不需要舅母獨自在這裡!」嬴小政焦急道,「舅母,和我一同回咸陽,這可能是看大父最後一眼了。」
雪姬撫摸著嬴小政的頭髮道:「政兒,舅母要留下。白頭翁已經去世了,大兄要回到秦國繼續當丞相。現在流民能依靠的人只有長平君。我是長平君夫人,我在這裡就代表著長平君。快回去吧,舅母在這裡幫你和你舅父繼續安頓流民。」
雪姬抬起頭,對朱襄道:「良人,你說這些流民就是我們必須銘記的『代價』,所以我們二人必須有一人留在這裡,來承擔這些『代價』。」
朱襄按住嬴小政的肩膀,點頭道:「好。雪,你保重。」<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