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拉閱讀上一章

第499頁

    無用之言,無用之人,不如死去。

    荀子讓朱襄帶魯儒南下,就是用南方的蠻夷去治治他們的腦子,免得他們埋頭在竹簡木簡中,連世界是什麼模樣都不知道。

    哼,孟氏賤儒也就教書的本事稍稍強一些,正好去教化蠻夷。

    若能讓蠻夷學會孟氏賤儒那些軟弱,秦軍南下的時候造成的殺戮就會小許多。

    荀子喝得微醺後,矜持消失,話匣子打開,拉著朱襄的手,罵起孟氏賤儒來。

    秦王柱本來也有點暈乎乎,準備回寢宮睡覺。他一聽到荀子罵人,精神就來了。

    子楚給秦王柱端了一杯加了酸梅汁的水,讓秦王柱醒了醒瞌睡。

    秦王柱捧著水杯,全神貫注聽荀子罵人。

    藺贄從袖口裡摸出一捲紙和毛筆,毛筆在舌尖上點了幾下,無比興奮地將荀子罵人的話記下來。

    這些都會成為他在朝堂上舌戰同僚的素材。

    蔡澤也不由將身體前傾,豎著耳朵聽荀子教導。

    子楚看了看友人,也聚精會神聽了起來。

    朱襄的雙手被荀子抓得緊緊的,聽荀子罵人罵得他耳朵都嗡嗡響,唾沫噴了自己一臉,不由哭笑不得。

    這可真的是……

    原來荀子這麼討厭孟子嗎?怪不得孟子後世的門徒們也這麼討厭荀子。

    朱襄一邊聽荀子罵人,一邊想起自己學儒時,聽到的一些小道消息。

    孟子別看理論很「仁義」,他自己也是個暴脾氣,經常與人對噴,罵人特別難聽。

    孟子比荀子大一輩,是荀子之前統率儒家的人。孟子在稷下學宮的時候,罵遍眾人無敵手,並自詡齊國國君的老師。

    荀子那時候應該在孟子手下求學過。

    孟子和荀子的理論不合,應該在稷下學宮就交鋒過。但孟子的噴子功利十足,身手也不差,還壓了荀子一輩。在很重視輩分的儒門中,荀子天生比孟子弱一頭。

    那時荀子一定被孟子罵過很多次吧?

    朱襄真想看到那一幅畫面。

    孟子荀子他都喜歡。如果孟子和荀子對罵,並且對打起來,他就更喜歡了。

    孟子去世得這麼早,荀子有了地位之後已經不能與孟子直接對噴,只能寫文章遙遙對噴。荀子一定覺得很寂寞吧。

    魯儒基本都是孟子的門徒。現在魯儒來到了咸陽學宮,荀子的精神肯定會好許多。

    聽,荀子現在罵人罵得多有活力,一定能高壽。

    朱襄將荀子的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一副神遊天外的模樣。

    荀子已經喝醉了,都沒發現朱襄敷衍的態度。否則他高低會給朱襄來兩戒尺。

    荀子罵完人之後,就醉倒了。

    朱襄背起荀子,在秦王柱安排的宮殿住下,服侍荀子入寢。

    秦王柱十分滿意這頓飯。他不僅吃到了美味的東西,還看到了不少熱鬧。

    朱襄離開後,他連熱鬧都很少看到了。

    哎,自己當太子的時候,群臣也沒有那麼怕自己啊。怎麼現在他們就一副對自己戰戰兢兢的模樣,連熱鬧都不給自己看了?

    秦王柱晃晃腦袋,那模樣像極了嬴小政。

    嬴小政真是集合了前幾代秦王所有的「優點」。

    荀子第二日醒來時,朱襄已經醒來。

    朱襄打來水,伺候荀子洗漱,一如曾經兩人在家中同住時一樣。

    荀子也不因朱襄的身份改變而彆扭。

    他坦然地接受了朱襄的伺候後,問起朱襄對魯儒的看法。

    荀子雖然醉了,但他在醉時的理智很清醒(自認為),記憶也很清晰。

    朱襄道:「他們沉浸在周禮中,以為周禮就是一切,先賢之語不需要更改,看不到世間的變化,這一點很不好。」

    朱襄想起魯儒與秦始皇在分封制和郡縣制上的爭鬥,以及那幾次明明處於下風卻非要撩撥秦始皇怒氣的「交鋒」。

    秦始皇的名聲在這交鋒中黑透了,但魯儒又得到了什麼?

    他們什麼都沒得到,這個天下也什麼都沒得到。

    他們一味與秦始皇鬥氣,與國與民都沒有任何益處。

    如果一家學說對國對民沒有任何用處,那這家學說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孔子之後,每一代弟子都在孔子思想上有自己的見解。無論後人是否認可這些見解,但至少每一代賢人都認為根據時代而進行改變是正確的事。」朱襄道,「若是孟子還在,也是不會認這群腐儒為門徒的。」

    荀子冷笑:「正因為孟子死了,他們才敢自稱孟子弟子。」

    荀子冷笑後,再次罵道:「這群魯儒,還不如真正的孟氏賤儒!孟氏賤儒至少還有價值存活在這個世間!」

    朱襄無奈地聽荀子又罵那群魯儒如蟲子老鼠,不,連蟲子和老鼠都不如了。

    荀子罵完之後,心情好了許多。

    他道:「陪我走一走。」

    朱襄知道荀子有話要與他說,屏退了僕人,與荀子在空空蕩蕩的宮殿庭院散步。

    為了避免被刺殺,從古至今宮室中就少有栽種樹木,只單獨建了花園。

    國君不喜歡光禿禿的宮室,大多會去別宮居住。

    所以朱襄總覺得這是沒意義的行為。因為宮室里可能被行刺,別宮不也一樣?

    荀子則很喜歡這樣空蕩蕩的宮室。他認為這是國君節省的象徵。<hr>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已經是最後一章了 »

第499頁

你剛剛閱讀到這裏

返回
加入書架

返回首頁

書籍詳情 返回我的書架
01